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优质说课
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
众所周知,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为了让学生领略这黄山的美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安排了课文《黄山奇石》,这正是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
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丽景色的赞美。
二、说学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研究,并与他
人合作探究。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究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并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3、通过观察丹青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课本的理解,我以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精美词句,睁开合理的想象,激起学生热爱故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读、想、议、演等形式自读自悟、自学探究。
作为教师,我只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六、说教学流程
(一)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用课件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石的特点?“奇”是什么意思?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在本环节中,“奇”字吸引了学生,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于是,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课文,感知奇石
首先,由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课件播放黄山的美丽风光,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
孩子们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
在学生惊叹于黄山美景之时,马上让他们带着要求去自读课文,然后利用课件,通过认读、齐读、开战车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准本课生字,认熟课文新词。
接着,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述的几种奇石,并完成这个练习。
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该让他们去品词酌句,感悟黄山奇石的美了。
(三)品词酌句,感悟奇石
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裕变更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挑选自己以为最奇、最有趣的石头,结合书上的插图想象它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小组协作进行深入地探究,教师相机指导。
如许的设计,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行为,体现了学生进修的自主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艰巨。
因此,在反馈自学成果时,我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并从词句的比较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
比如:当学生汇报“仙桃石”时,让他们寓目大屏幕上的图片,并分析图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捉住“飞”和“落”两个字来理解想象的办法和作用。
当学生汇报“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时,按照一样的办法引导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描述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黄山奇石的美丽神奇。
同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由此,本课的重点得到落实,难点得到了突破,第四环节想象奇石便水到渠成。
(四)大胆创新,想象奇石
朗读了第6自然段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黄山的其它岩石睁开丰富的想象,动手画一画“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仿照课文,用一两句话描述。
也能够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再进行介绍。
本环节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把这节课对课文的研究感悟最终生成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课内涵伸,情感升华
我赖通过本课的进修,孩子们肯定感遭到了黄山奇石的美,有了想要去黄山看看的希望。
我顺势告诉他们,黄山奇石仅是黄山“四绝”之一,那里的奇松、云海和温泉都是美不可言的,同时,课件播放图片,孩子们将更加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将更加热爱故国的大好国土。
最后,在一幅幅黄山美景图中,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布置今天的作业,结束本课的研究。
下面,说说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