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谈西安事变 对周恩来评价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良晚年谈西安事变对周恩来评价很高
1990年12月9日,因发动西安事变被国民党当局长期监禁的张学良少帅,在台湾接
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采访,他回顾了当年发动兵谏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其他问题。
关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张说:
“那时我不想与共产党党军队作战”
“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对方是谁,我愿意抛弃自己的权力和生命,进行抵制,这就是我的本性”。
他说,他是反对内战的。
“当时部队(东北军)内比较强烈的愿望是回家乡”
“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不愿同共产党作战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
“在那之前,我和蒋介石先生有时也发生意见分歧,但还没有像那次(指发动兵谏)
那么严重”。
当时,日本正在扩大侵华战争,可是蒋介石的基本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说:“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攘外为先),就是对外就能安内。
”他于1936年4月秘密访问
延安,同周恩来会谈,并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呼吁在共产党根据地延安的周恩来到西安商讨
善后事宜。
张学良说,他与周恩来都曾在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以前曾听说过他的名字”。
在延
安事先曾进行过商谈的张学良与周恩来基本达成一致抗战的认识。
张学良说,“尽管我们
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他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他的)反应很快,了解
事情也很深刻”,“说话一针见血,而且对事情看到很清”。
1936年12月24日晚,实现了蒋介石与周恩来的直接会谈。
张说,是他领周恩来去见蒋介石的,他并列席了会议。
张学良没有介绍会谈的详细情况,但他说,这是“一次重要
的会谈”。
在谈到西安事变后护送蒋回南京而遭到监禁时,张学良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他这么
做的,“甚至到机场想把我追回来”。
他说,他知道去南京将被逮捕,但还是去了南京。
“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
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
张学良早年曾去日本参观军事演习。
他说这给他“留下很不好印象,我感到这是日本人在向示威”。
“日本人这么做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促使我反抗日本人”,“日本当年完全是侵略的态度,我们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杀死后,张学良感到“家仇国恨集于一身”,但他说,他“一点都不怕日本军,如果他们在杀死我父亲后再杀死我,我相信一定会有比我更厉害的张学良出现”。
时值张学良90大寿,来自欧美的新闻记者曾争先恐后地要对他进行采访,但是,张学良从“我的一生被日本断送了,我不希望日本的年轻人再犯过去的错误”这一强烈的愿望出发,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的单独采访。
他说,他主要是想对日本青年说明,“不要动用武力,用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教训了我们”。
文章来源:大嘴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