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构成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构成初探
【摘要】在美术作品中构成是精髓,它涉及到构成的形式、构成的内容和构成的形式美感三方面,这三者互为依存,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共同构造出作品。

如何构造,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美感,这就是“构成”问题。

不同的创意者,由于不同的创作目的,其作品中的构成当然也不会相同,整个作品的精神、风格也会随着构成的不同而相异。

作为美术专业的学习者和从事者,在实践过程中,就需要认识什么是构成;分析构成的形式;反复锤炼,锻炼出构成意识,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构成;构成形式;形式美感
美术专业是以培养绘画和设计人才为目标的。

门类广泛,主要为两大块——基础美术和应用型美术,这些美术门类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线条、色彩、笔触的大小虚实等因素,它们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中,表达一定的思想、意境,进一步体现作品的内涵。

而如何将这些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是“构成”问题。

1 构成的概念
什么是构成?怎么理解构成?对构成的概念,不同的角度,表达方式不一。

1.1 基础美术方面,构成是任何形态在平面上按一定的比例、不同的动势安排位置,分割画面。

(图1)画面中窗帘、罐子、桌子为主分割——窗帘一角从中间斜切,水罐摆在主题物的中间,桌子和画面形成斜角感,细节部分则通过盘子和白布分割,桌面上的白布以与水罐的呼应和背景的对比突出了三角形构图。

塞尚将平日可见的立体世界转换到平面上,进行空间配置。

1.2 应用美术方面,构成是研究创造形态的方式方法以及形态和形态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单元更新组合成为新的单元并赋予生命力。

(图2)主题和主要内容凸显,拉伸横向的空间,引起关注;用简单的线条代替文字,形成几块灰面;图与底决定了主要分割与基调。

图中,以点线面的方式构成,明确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构成是分割、是安排、也是组合或重组,其赋予内容生命力和美感。

构成也是作品的精髓所在。

只有构成布局好了,作品才具有灵魂,才能打动读者。

如图3,在这个设计中,点和字母是不同的形态,它们通过一定的形式组合作品,简洁生动,有情趣。

其中,点和字母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构建,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图1 塞尚《有窗帘与花纹水罐的静物》图3
图2
2 构成怎样体现作品
构成主要包括构成形式、构成内容和构成美感等3方面,它们互为依存,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作品。

这种构建,不是随意地将它们拼凑到一起,而是在创意者的思维支配下,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感让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否则展现出来的作品将“词”不达意。

2.1 构成的形式
”构成美术作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形式,一种是外形式,内部结构的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体现事物内在要素的构成关系,形成作品的基本气势。

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称为外形式。

比如形与色,作用是修饰内形式。

外形式是具体的外观,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是组成事物的美的形式的重要因素。

1)在同一种结构形式下,用不同的形态元素进行变化构成,如图4。

图4
两张图,结构形式是内形式,外形式是形态元素,构成形式的变化使观者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

2)固定的图像,不同的“修饰”元素组合构成,如图5。

在此图中的两张小图片,前者是以白为底,为创意和想象留下了空间,后者是以色彩字母I、O为底,给观者心理带来强烈的变化。

主体题材内容相同,但表达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各异,体现了各自的审美趣味。

图5
3)同一元素或近似元素,排列组合方式各异的构成,如图6。

图6
图片中,内外形式相互影响,营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反映了创作者的想法。

当然,构成的形式不单是以上几种。

不同的创意者,为了达到不同的创作目的,构成形式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意大利艺术大师莫迪里阿尼为了强调气氛,运用了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方式;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法国画家勃拉克等大胆地将原有的形式因素从原有的构成状态解体,通过一定的形式重新组合新的形式因素,构成画面。

这种大胆的创意在世界美术发展的历程中还有很多,直到今天,艺术家们依然在进行着广泛的实践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手法,构造作品,表现出意味,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2.2 构成的形式美感
构成的形式存在于任何美术作品中。

“从造型艺术的角度看,形式美感的主要因素是整体构成”。

可见构成的重要性。

优秀的美术作品,整体构成一定是美的,构成的内容和构成的形式因整体构成之美同样具有美感。

在美术作品中,形式美是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如色、形、声)和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如何认识、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是美术专业学生的主食。

”我们就美术教育体系中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构成学来分析构成中的形式美感。

现今的构成学主要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主,其中,以平面为表现手段的称为平面构成,以色彩为表现手段的称为色彩构成,以立体为表现手段的为立体构成。

1)平面构成它不仅是构成的基础之一,也是设计的基础,它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构成规律。

在作品中,元素的不同安排会形成不同的效果(图片A——同样的结构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图片B——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平面构成中的各个形式如和谐、对称、均衡等都融合在了作品中。

2)色彩构成以启发和开拓色彩创意为目的,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表现色彩,通过一定的形式,根据明度、纯度、色相安排色彩,除了形成一定的色彩美感,也使观者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感受(图片C——色彩对比的不同,其视觉作用和情感效果也不相同)。

3)立体构成主要是对三维形态各元素之间的组成形式的探索和研究,培养立体创新意识,注重材料媒介,创造出实用和美观的立体造型。

这就要求设计者全方位的考虑,根据点、线、面、体、空间等形态要素和材料质地,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立体构成学运用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比如
服装设计(图片D——服装设计《纸艺“勇士”服装》综合运用立体构成所学知识,搭配颜色,塑造个性卡通人物)、建筑设计(图片E——悉尼歌剧院“像切开的橘子瓣”通过形状的大小、位置、形态的重复来体现),工业设计(图片F——通过结构与形态的发射、重复、对称等形式来体现具有装饰效果的挂钟)等。

这些作品都是以造型、颜色、材质等要素,通过一定的构成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特意味的作品,体现了创作者的思维,表达了意图。

3 构成意识的培养
看作品主要看构成,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精神。

因而,在任何阶段都需要思考构成、注重实践构成以及构成的各种创新体验。

作为新一代的美术爱好者,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大量优秀的作品、不断分析作品的构成、反复锤炼,从而锻炼出构成意识。

为创作出更具特色和个性风格的作品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吴冠中.吴冠中画语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王力强,文红.平面、色彩构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8.
[3]毛溪.平面构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http:///html/200603/55173.html[OL].
[5]孙建平.现代素描肖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6.
[6]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9.
[7]西洋美术家画廊[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