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时检测卷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7.(2018 四川巴中中考)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8.(2018 四川巴中中考)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5.(2019 四川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1)图 1 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导管 a 处 ,若 ,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 a 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 b 处连上尖 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 。 (2)用图 2 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导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 以 。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6.(2019 重庆中考 A 卷)2019 年 3 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
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4.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 1 ;实验
2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15.(2017 四川达州中考)化学பைடு நூலகம்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一、选择题
1.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测试时间:25 分钟
( )
2.(2019 四川自贡中考)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3.(2019 山东青岛中考)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4.(2019 山东德州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二、填空题
13.(2019 浙江衢州中考节选)我国新一代水上飞机“鲲龙”(如图)的一项绝技是森林灭火, 它汲水迅速、投水精准,灭火能力不同凡响。用水灭火的原理是 。 (写出一点)
一、选择题
1.答案 D A 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B 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C 是“可回 收物”标志;D 是“禁止烟火”标志。 2.答案 A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3.答案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A 正确;用煤炭烧锅 炉时不断鼓入空气,能增加氧气的量,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B 正确;实验桌上少量酒精 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 错误;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 树木,隔离可燃物,实现灭火,D 正确。 4.答案 C 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水中白磷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说 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 A 正确;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故 B 正确; 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故 C 错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 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故 D 正确。 5.答案 A A 项,扇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错误;B 项,剪掉 烛芯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正确;C 项,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正确;D 项,水 浇灭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正确。 6.答案 B 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山风带入冷空气,可能使 林火燃烧更旺;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林火 “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7.答案 D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A 错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错误;纯净物包括 化合物和单质,C 错误;D 正确。 8.答案 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集气瓶中 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选 A。 9.答案 C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故选 C。 10.答案 B 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在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当将一支大试管迅 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接触到氧气立即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 B。 11.答案 D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其中燃烧和自燃都需要达到着火点,反应 很剧烈,都会发光、发热;而缓慢氧化不需达到着火点,且不发光,反应缓慢,故选 D。 12.答案 C 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 下,C 错误。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 为 。
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 X 的化学式
16.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
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
探究燃烧的条件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 解 集气瓶中的水:吸
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 释 收放出的热量
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 却溅落熔融物,防
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①加热铜 片,②隔绝空气
9.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
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 80 ℃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 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
A.水 B.氧气 C.可燃物 D.温度达到着火点 11.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发光 C.都很剧烈 D.都属于氧化反应 12.(2019 四川乐山中考)2019 年 3 月 30 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处点燃氢气。
(1)请写出 B 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 (2)用理化知识解释 C 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 因: 。
17.(2019 湖南湘西中考)2019 年 3 月 30 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2019 年 4 月 15 日,法国巴黎 圣母院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 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 。 18.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以下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戴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
物(活性炭)的 性。
(3)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 。
(4)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