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55b8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c.png)
05
支座设计与构造要求
支座类型及选择依据
支座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要求,常见的支座类型包括固定铰支座 、滑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等。
选择依据
支座的选择需考虑结构的整体刚度、变形要求、荷载传递方 式以及施工便捷性等因素。
支座构造要求及注意事项
支座垫石
应设置于梁底与支座之间,确保荷载 均匀传递。
支座钢板
后产生过大的应力。
计算实例与结果讨论
计算实例
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为例,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 并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计算得到支座的尺寸、刚度等参数,以及锚栓的直径、数量和布
置方式等。
结果讨论
经过计算分析,所选支座类型和设计参数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 通过对比不同支座类型和设计方案的优劣,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经验与启示
总结该工程验收过程中的经验 和启示,为类似工程的验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7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完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截面设计、配筋计算和构造措施,成功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楼盖 结构。
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熟悉了从荷载分析、结构布置到详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钢筋混凝 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 能力。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
荷载计算不够精确,导致结构安 全度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对荷 载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荷载
计算的准确性。
问题二
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存在不足, 影响结构性能。改进措施:加强 对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理论的学 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优化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986b0cb90d6c85ec3ac6c3.png)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1、 某多层厂房,内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2、 荷载1) 水磨石面 0.65kN/m 2; 2) 钢丝网抹面吊顶 0.45kN/m 2; 3) 楼面活荷载 5.5kN/m 3;3、 材料1) 混凝土: C30(c f =14.3N/mm 2 , t f =1.43N/mm 2;) 2) 钢筋:梁钢筋HRB400级(y f =360 N/mm 2),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y f =270N/mm 2)。
二、 楼盖梁格布置草图三、 构件尺寸的确定1、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为2.2m 。
2、 估计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条件:板厚: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不验算挠度的刚度条件,板厚应不小于了L/30=2200/30=73.33mm ,此值小于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b*h : h=o l /18~o l /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初估取h=450mm ,截面宽度b=(1/2~1/3)h ,取b=200mm 。
主梁截面b*h : h=o l /15~o l /12=440~66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四、 板的设计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楼面 0.65 kN/2m ; 80mm 钢筋砼板 0.08×25=2.0kN/2m ; 钢丝网抹灰吊顶 0.45 kN/2m ;恒载标准值 3.1 kN/2m ; 活荷载标准值 5.5 kN/2m ;活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荷载总设计值 g+q=1.2×3.1+1.4×5.5=11.54 kN/2m恒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35,活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系数0.9.荷载总设计值 g+q=1.35×3.1+1.4×0.9×5.5=11.12kN/2m由此可确定为活载控制,即荷载总设计值为11.54kN/2m2、 计算简图由板和次梁尺寸可以得到板的设计简,板的支承情况如下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a5566da26925c52cc5bf2e.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目录1、设计任务书--------------------------------------------------------22、设计计算书--------------------------------------------------------43、平面结构布置-----------------------------------------------------44、板的设计-----------------------------------------------------------4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2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20 附图1、板的配筋图------------------------------------------------21 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22 附图3、主梁配筋图------------------------------------------------2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提出结构计算书一份。
要求步骤清楚、计算准确、书写工整6、绘制结构施工图:2号图2张,内容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5)、钢筋明细表及必要的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题号:4号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界面尺寸为350mm×35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_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_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bd797eee06eff9aef807c1.png)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系别:建筑工程系班级:11级土木工程1班姓名:叶学号:14指导老师:董吉武2013年6月1日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书目录一、原始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楼盖梁板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单向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次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图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课程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原始资料1.设计题目:设计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2.荷载取值:学号A2(mm) B7(mm)楼面活荷载q114 6600 8400 4.5kN/m2其中纵向尺寸为5×A,横向尺寸为3×B;楼盖尺寸A、B由指导老师给定;其中纵墙厚度为370mm,横墙厚度为240mm;轴线通过各墙体截面中心线。
楼面采用水磨石面层,自重标准值为0.65kN/m2;顶棚为混合砂浆抹灰20mm厚,自重标准值17kN/m3;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按25kN/m3计算。
3.建筑材料:①外围墙体为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③钢筋选取:梁中受力钢筋选用HRB400,其他钢筋全部选用HPB300.④楼面:采用水磨石面层⑤顶棚:混合砂浆抹灰20mm厚4.工程做法:①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②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③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④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 结构施工图:①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②板的配筋图(1:50)③次梁和主梁配筋图纵剖面图(1:50或1:40),要求注明梁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钢筋编号及受力筋的弯起、切断点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横剖面图(1:25或1:20),要求注明截面尺寸及钢筋编号。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2fe4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b.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该结构的设计、分析和计算过程的阐述,展示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结构概述、荷载计算、构件设计与分析、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施工及安装。
2. 结构概述本楼盖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采用跨度均布等截面的预制板肋梁构件。
结构整体均布荷载代表了一般建筑的设计情况,旨在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3. 荷载计算在本设计中,对楼盖结构的荷载进行了详细计算。
荷载包括常用荷载和特殊荷载两部分。
常用荷载主要包括自重、楼面活荷载和雪荷载等,特殊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经过计算,得出了各部分荷载的数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了工况组合,最终得到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组合。
4. 构件设计与分析本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作为承载结构,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构件的设计和分析。
4.1 单向板设计单向板的设计主要包括板的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根据板的受力特点,合理确定板的厚度和跨度,然后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
4.2 肋梁设计肋梁是单向板的主要构件,其设计包括几何尺寸确定、受力分析和钢筋设计。
通过合理确定肋梁的几何参数,进行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受力分析,并进行钢筋配筋设计。
5. 梁板节点及连接设计梁板节点的设计是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节点的设计应满足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并确保节点的可施工性。
本设计中,根据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适当的节点形式,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设计中应考虑节点的承载力、刚度、连接形式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规定进行设计。
6. 施工及安装在这一部分,对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梁板制造、预应力张拉、场地布置、施工步骤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完整word版)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
![(完整word版)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a88782524de518964b7dd6.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1:200)(2)、板的配筋图( 1: 50)(3)、次梁的配筋图( 1: 50; 1: 25)(4)、主梁的配筋图( 1: 40; 1: 20)及弯矩 M、剪力 V 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经查规范资料:板跨≥ 1.2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16.0KN/ ㎡;板跨≥ 2.0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 ㎡;次梁(肋梁)间距≥ 1.2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10.0KN/ ㎡;次梁(肋梁)间距≥ 2.0m 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8.0KN/ ㎡。
数据: Lx=6000, Ly=6300 。
LLL2 楼面构造。
采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
三毡四油防水层,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 厚(平均)炉渣找坡层、 120 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5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 15 厚混合砂浆抹灰。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e419e34afe04a1b071debd.png)
课程设计某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专业课程:指导教师:2014 年 6 月27 日某工业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某工业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屋内。
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 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图1 建筑平面一、设计资料1.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6 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2.2 m,l02/l01=6.0/2.2=2.7,因此可按单向板设计。
2. 板厚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30=73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80mm。
3. 次梁截面次梁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l0/18~l0/12=6000/18~6000/12=334~500mm。
考虑到楼面的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50mm。
截面面宽度取b=200mm。
4. 主梁截面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
截面面宽度取b=300mm。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板的设计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0.65 kN/m280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m220mm混合砂浆0.02×17=0.34 kN/m2 小计 2.99 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5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m 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3d31c0ad51f01dc281f170.png)
由附表知,支座 B 或 C 的弯矩值为: MB=MC=-0.267x63.28x6.1-0.133x82.68x6.1=-170.17kNm 在第 1 跨以内支座弯矩 MA=0,MB=-170.17kNm 的连线为基线,作 G=63.28kN,Q=82.68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一个集中荷载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1/3(G+Q)l0+MB/3=1/3(63.28+82.68)x6.1-170.17/3=240.1kNm(与前面计算的 M1,max=246.61kNm 接近) 1/3(G+Q)l0+2MB/3=1/3(63.28+82.68)x6.1-2x170.17/3=183.34kNm 在第 2 跨内以支座弯矩 MB=MC=-170.17kNm 的连线为基线,作 G=85kN,Q=0 的简支弯矩图, 得集中荷载作用处的弯矩值: 1/3Gl0+MB=1/3x63.28x6.0-170.17=-43.61kNm ②第 1、2 跨有可变荷载,第 3 跨没有可变荷载 第 1 跨内:在第 1 跨内以支座弯矩 MA=0,MB=-260kNm 的连线为基线,作 G=63.28kN, Q=82.68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一个集中荷载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1/3x(63.28+82.68)x6.1-260/3=210.11kNm 1/3x(63.28+82.68)x6.1-2x260/3=123.45kNm 在第 2 跨内:Mc=-0.267x63.28x6.1-0.089x82.68x6.1=-147.9kNm。所以支座弯矩 MB=-260kNm,Mc=-147.9kNm 的连线为基线,作 G=63.28kN,Q=82.68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 1/3(G+Q)l0+Mc+2/3(MB-Mc) =1/3x(63.28+82.68)x6.1-147.9+2/3x(-260+147.9) =74.15kNm 1/3(G+Q)l0+Mc+1/3(MB-Mc) =1/3x(63.28+82.68)x6.1-147.9+1/3x(-260+147.9) =111.52kNm ③第 2 跨有可变荷载,第 1、3 跨没有可变荷载 MB=MC=-0.267x63.28x6.1-0.133x82.68x6.1=-170.14kNm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015e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8.png)
05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盖设计
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01
工程地点
某城市商业区
02
建筑类型
多层办公楼
03
04
设计要求
安全、经济、适用,满足建筑 功能需求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整 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荷载计算与组合结果展示
恒荷载计算
根据楼板厚度、梁截面 尺寸及材料重度等计算
得
活荷载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包括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强度以及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 等。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涵盖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构造要求等方面。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与特点
阐述该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传力路径以及适用范围。
设计方法与步骤
荷载传递路径
荷载传递路径
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荷载的传递路径清晰明确。首先,楼面上的荷载 通过单向板传递给肋梁;接着,肋梁将荷载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柱子或墙体;最 后,柱子或墙体将荷载传递给基础。
荷载分配
在荷载传递过程中,单向板和肋梁按照各自的刚度比例分配荷载。刚度较大的 构件承担较多的荷载,而刚度较小的构件则承担较少的荷载。这种荷载分配方 式保证了整个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 理课程设计整体式单向 板肋梁楼盖设计
2024-01-25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设计背景与目的 •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概念 • 设计步骤与方法 •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实例分析:某工程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7966e8b8f67c1cfad6b896.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工业建筑楼面如附图所示,层高H(从基础顶面到楼面的距离),计算高度取H0=H,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
2、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 kN/m3),板底为15 mm厚石灰砂浆粉刷(γ=17 kN/m3)。
砌体容重为18kN/m3。
3、材料混凝土:C 30钢筋:板中受力筋及分布筋采用Ⅰ级钢筋;梁中受力筋采用Ⅱ级钢筋;梁中箍筋和架立筋采用Ⅰ级钢筋。
砖: MU10砂 浆: M7.5- M 10二、设计要求1、按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要求对楼面梁板进行结构布置,并考虑墙体开窗,窗户的高、宽模数一般是300,即1.2m、1.5m、1.8m、2.1m….;2、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及配筋,并用专业软件对手算结果进行复核;对墙体进行整体(计算简图为单层)及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高厚比验算,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装订顺序: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软件分析结果);3、绘制楼盖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内容包括:楼盖平面布置图;板、次梁配筋施工图;主梁设计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施工图(主梁施工图中应包括钢筋示意图);施工说明。
注:图纸采用铅画纸,不得采用硫酸纸。
三、分组楼盖平面尺寸如附图,具体尺寸按下面分组:1~10号: A=25米,B=21米, q k=5KN/m2,层高H=5m;11~20号:A=27米,B=20米, q k=6KN/m2,层高H=5.5m ;21~号:A=30米,B=19 .8米, q k=5KN/m2,层高H=5m;31~: A=30米,B=21米, q k=6KN/m2。
层高H=5.5m注:以上分组号均为专业方向的序号。
四、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相关课本五、附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6dc80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e.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结构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建筑功能。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一大优点是它的体量小,结构重量轻,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压量,减少了基础钢筋混凝土的用量,并且在施工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很好的满足设计功能。
二、技术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复合板肋梁,它由两个梁组成,一个梁被称为“板肋”,另一个梁被称为“箍”。
板肋梁有两个横向板,它们用一层钢筋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箱型结构的空腔,而箍梁则可以用一层钢筋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管状的箱子。
当两个梁被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形成了一个加强了梁与梁之间的紧密结合,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三、施工性能1.节约材料: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采用复合板肋梁,它可以很好地节约建筑材料,减少了钢筋混凝土梁及其他支撑结构的使用。
2.施工效果好:由于该结构体系的精度很高,施工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效果也很好。
3.施工成本低:由于结构体系的重量轻,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成本。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认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本文对一家公司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顶的施工案例进行了论述。
整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顶有4层,地面面积为8800平方米,层高为4.9米,板肋梁的长度不得小于4.9米,宽度不得小于4.0米,连接板肋之间的钢筋采用的是热轧钢筋,连接箍之间的钢筋则采用的是焊接钢筋。
施工结束后,该结构及其支撑结构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功能要求,同时也为节约建筑物的施工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五、总结从本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采用复合板肋梁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它具有节约施工成本、施工精度高、可靠性高等基本特点,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发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使用效果。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1c54a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e.png)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所用材料质量良好,受力特性稳定,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为主题,总结和分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分析,为建筑结构中此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原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梁、柱、肋板和楼盖组成,中间的梁是支承楼盖的支撑构件,而柱是支承梁的柱,楼盖主要用于形成房屋顶部的屋面,肋板是梁和楼盖之间的平衡器,它们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中,钢筋与混凝土所形成的共同单元,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法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前,应对梁、肋板、楼盖进行满足要求的计算,图纸设计等。
2.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组装梁,焊接完成,加固更加稳定。
4.安装肋板,钻孔,焊接完成。
5.安装楼盖,完成封闭。
6.完成水泥浇筑,形成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力学分析1.算梁的抗弯承载力:采用矩形截面,结合最大弯矩原理和弹性理论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
2.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采用快速分层法计算肋板的抗压及抗拉承载力。
3.算楼盖的抗压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楼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质,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确定其承载能力。
四、结论1.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具有良好的材料质量和受力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质量、构造原理、施工方法以及力学分析等多方面,确保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安全可靠。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力学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更好的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a82c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6.png)
连接构造要求
连接处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避免产生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同时,连接构造还应便于施工和 检查。
连接钢筋的配置
在板与梁的连接处,应配置足够 的连接钢筋,以保证连接的可靠 性。钢筋的直径、间距和锚固长 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梁与柱连接构造
梁与柱的连接方式
通常采用刚性连接或铰接连接。刚性连接能够保证梁与柱之间的整 体刚度,而铰接连接则允许梁与柱之间有一定的相对转动。
具有广泛应用。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是常 见的楼盖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 承载力和刚度,适用于多种建筑
场景。
掌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过程对于土木
工程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对材料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的设定存在一定误差, 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改进,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01
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 楼盖的结构性能,提高其抗震、 抗风等性能。
02
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02
考虑梁的受力性能和构造要求,对初步选定的截面尺寸进行调
整和优化。
根据最终确定的截面尺寸,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惯性矩等几何
03
特性。
配筋设计与计算
根据荷载条件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肋梁所需 的纵向受力钢筋面积。
根据梁的构造要求和钢筋的布置方式,确定箍筋 和弯起钢筋的数量和规格。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_(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_(1)](https://img.taocdn.com/s3/m/77a028e280eb6294dd886ce6.png)
截面
边跨中
支座
中间跨中
383.42
-420.44
216.69
-
-197.83×0.4/2=-39.57
-
383.42
-380.87
216.69
或
0.041
0.413
0.023
0.042
0.583
0.023
2041
2892
1130
选用钢筋
2B28+2B25
2B28+2B25+2B20
图7主梁计算简图
(
1、弯矩计算
(其中, 、 可由相关资料查取)
主梁弯矩的计算如表7所示。
表7主梁弯矩计算
项次
荷载简图
边跨跨中
支座B
中间跨中
支座C
①
②
③
④
组合项次
①+②
①+④
①+③
①+④
组合值
384.08
-420.44
216.73
-217.97
弯矩包络图:
1)第1、3跨有活荷载,第2跨没有活荷载
支座 或 的弯矩值为 。
梯段板的厚度为
,取
2、荷载计算(取 板宽进行计算)
楼梯斜板的倾斜角 ,
恒荷载踏步重
斜板重
20mm厚混合砂浆找平层
小计
3、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跨中弯矩
4、配筋计算
选A12@125 ,分布钢筋A8@250。
(二)
1、荷载计算(取1m板带计算)
按构造要求,取平台板厚为70mm
恒荷载平台板自重
20mm厚找平层
恒荷载标准值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76270204a1b0717ed5dd92.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土木匠程系2011 级学号932014年3月17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纳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计算内容1、结构平面部署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部署-计算书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散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散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设计资料1、题号—第xx题.活载题L1*L2 号m)× 1 朴权日12 洪光海23 赵俊答34 曹宏强45 孟非凡56 张力中× 2 金俊赫13 金永春24 任贤文35 陈斌46 董文明57 陈斌斌× 3 胡东方14 朱洪剑25 李雪松36 龙奋略47 程万强58 王波× 4 周奕良15 金真辉26 黄政翔37 曾鹏48 陈鹏59 朴元泉× 5 李海龙16 李晶琳27 吴尧38 任晓光49 曾亮友60 朴健× 6 戴金柱17 白云峰28 吴毅39 郝拂晓50 黄远宁61 邱俊达×7 韩兵18 李文秀29 舒万岑40 陈明月51 乔盼盼62 李睿英×8 鉴学全19 程帅峰30 张玮41 周显海52 刘继宏63 柳文叶×9 柳秀铉20 王野31 岳壮壮42 杨厚锋53 韩光64 周芮淼×10 崔国斌21 付金婷32 张勇勇43 何兵兵54 李松清65 王博×11 瞿志禹22 施持续33 王聪44 康熙日55 姜玮峰2、生产车间的周围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 350mm×350mm。
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kn / m2 (见表一)(2)、楼面面层: 20mm 厚水泥沙浆面层,容重20kn / m3(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 / m 3(4)、天棚抹灰: 20mm 厚混淆沙浆抹灰,容重17kn / m3 4、资料:(1)、混凝土: C2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余钢筋能够采纳Ⅰ级 .三、相关制图的一些说明1、图纸:采纳2#图纸,1张2、图标:3、字体及图线:图纸上所有字体一律采纳仿宋字,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明均须切合制图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经查规范资料:板跨≥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6.0KN/㎡;板跨≥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0KN/㎡。
数据:Lx=6000, Ly=6300。
LLL2 楼面构造。
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
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平均)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
5 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 ,次梁的跨度为6.3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 ≥l/40=2000/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80㎜,所以板厚取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1/18 ~ 1/12)l=(1/18 ~ 1/12)×6300=350 ~525mm ,取h=500mm ,截面宽b=(1/3 ~ 1/2)h=(1/3 ~ 1/2) ×500=167 ~250mm ,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4 ~ 1/8 )l=(1/14 ~ 1/8) ×6000=429~75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b=(1/3 ~ 1/2)h=(1/3 ~ 1/2) ×650=217 ~ 325mm,取b=300mm 。
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沙浆面层:0.02 ×20=0.4 KN/㎡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15mm 厚混合沙浆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小计 2.655 KN/㎡活荷载标准值: 10.0 KN/㎡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2kN/m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3.1, 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载设计值:q=10×1.3=13.0KN/㎡荷载设计总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宽为b=2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mm 120,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l 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 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1820mm中间跨:l02=ln=2000-200=1800mm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弯矩设计值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资料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a1=1.0,fc=11.9N/ mm2,HPB235钢筋,fy=210 N/mm2。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10@19010@190 8@180 8@16010@19010@190 8@1808@180)(5)板的配筋图绘制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
板的配筋图如图所示。
Array4、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板传来的荷载:3.186×2.0=6.372KN/m次梁自重:0.2×(0.5-0.08)×25×1.2=2.52 KN/m次梁粉刷: 2×0.015×(0.5-0.08)×17×1.2=0.257 KN/m小计g=9.149 KN/m活荷载设计值: q=13×2.0=26 KN/m荷载总设计值: q+g=26+9.149=35.149 KN/m 近似取荷载35.15 KN/m (2)、计算简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主梁宽度为b=300mm。
次梁的边跨的计算跨度按以下二项的较小值确定:l01=ln+h/2=(6300-120-300/2)+240/2=6150mml011=1.025ln=1.025×6300=6181mm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6150mm中间跨:l02=ln=6300-300=6000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6150-6000)/6000=2.5%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M α和剪力系数V α。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4)配筋计算①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 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二项的较小值:b ’f =lo/3=6000/3=2000mmb ’f =b+Sn=200+2000-2000=2000mm 故取b ’f =2000mmC25混凝土a1=1.0, fc=11.9 N/ mm2, ft=1.27 N/ mm2 ;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fy=300 N/ mm2 ,箍筋采用HPB235,fyv=210 N/ mm2 ,ho=500-35=465mm。
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复核截面尺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复核截面尺寸:h w =ho- b’f=465-80=385mm且h w/b=465/200=1.93<4,故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0.25b c f c bh o=0.25x1.0x11.9x200x465=276.7KN > V max =127.17KN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5)施工图的绘制次梁配筋图如图所示,其中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伸入墙支座时,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式确定:l=l a =a f y d/f t=0.14×300×22/1.27=727.6,取750mm.伸入墙支座时,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确定:l=12d=12⨯18=216mm,取250mm.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应满足l>12d=12⨯22=264mm,取300mm.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 l=ln/5+20d=6022/5+20x22=1644.4mm, 取1650mm.5、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荷载:9.149×6.3=57.64KN主梁自重(含粉刷):[(0.65-0.08)×0.3×2.0×25+2×(0.65-0.08)×0.015×17×2.0] ×1.2 =10.958KN恒荷载设计值: G=57.64+10.958=68.6KN活荷载设计值: Q=26×100.86.3=163.8 KN(2)计算简图主梁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主梁端部支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按以下方法确定:边跨: lo1= ln+a/2+b/2=(6000-200-120)+400/2+400/2=6080mmLo1=1.025ln+b/2=(600-200-120)+200=6022mm故lo1取6022mm中跨lo2=6000mm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①弯矩值计算:Ql k Gl k M 21:+=弯矩,式中k 1和k 2由附表1查得-0.2674 ———— -110.3-0.133 ———— -130.95-0.089,B 荷载G+Q=68.6+163.8=232.4KN 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则第一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值为1/3(G+Q) l 01 -1/3×M B =386.1 KN . m ≈ M max , 第二集中荷载作用下弯矩值为1/3(G+Q) l 01 -2/3×M B =305.7 KN ·m 。
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小时,两个支座弯矩值均为-241.25KN ·m ,以此支座弯矩连线叠加集中荷载。
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为1/3 G l 02 - M B =-104.05 KN ·m.荷载组合①+④时支座最大负弯矩M B =-416.5 KN ·m 其它两个支座的弯矩为M A =0, M C =-197.9 KN ·m ,在这三个支座弯矩间连线,以此连线为基线,于第一跨、第二跨分别叠加集中荷在G+Q 时的简支梁弯矩图: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依次为327.7kN ·m ,188.8k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