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无敌——德川家康的成功之路(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忍”者无敌——德川家康的成功之路(二)
泰明导读:首先跟大家说声对不起,因为对篇幅预估错误,本来想分成上中下三篇,发现字数太多,所以还是多分几次,昨天的上篇为第一篇,今天为第二篇。
敬请谅解。
3、落荒三方原
孙悟空在如来手中撒完尿后,很快被压在的五指山下,封建势力的反弹是如此的强烈。
信长烧毁比叡山,激怒了战国时代首屈一指的名将武田信玄。
信玄是虔诚的佛教徒。
当他听说信长这一令人发指的恶行后,气得咬牙切齿,再加上足利义昭的挑唆,信玄决定起兵讨伐信长。
虽然信长勇冠三军,但是在信玄面前,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相反他总是极力避免与信玄交战,而是尽量讨好他。
以前信玄被信长糊弄得服服贴贴,倒也没有正面交锋的必要。
这次信长亵渎佛教圣地,在理念上与信玄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眼看信长就要像孙猴子一般被信玄压到五指山下,而最先倒霉的正是处在信玄讨伐信长必经之路上的德川家康。
1572年10月,信玄亲率25000大军上京讨伐信长,一路沿东海道西进。
家康的领地首当其冲,成为信玄讨伐的第一个目标。
当时家康可以动用的兵力只有8000,于是修书向信长借兵一万。
可是信长此时正处于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难以调出这么多兵力,只给了3000兵力打发家康。
当年姊川之战中家康倾尽全力帮助信长击败与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北国联军,这次信长居然见死不救,家康内心无比凄凉。
织田德川联军只不过11000,还不到武田军的一半。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信长建议家康离开远江,退守三河,再图良策。
但是家康不愿放弃新领地远江,执意留守远江滨松城。
数月间,信玄通过外交方式从内部瓦解德川的家臣团,然后再实施军事打击。
信玄一路凯歌,很快即将打到滨松城。
当时人们都认为信玄会直接攻打滨松城,但是滨松城却是一座坚城,如若强攻,至少要打一个月。
如果在消灭德川的时候消耗过多时间,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北国雪地消融,越后的上杉谦信便有可能从背后袭扰武田领地。
事实上德川和上杉此前已经缔结了盟约,只是处于冬季的上杉无法出兵相助。
这也正是信玄在冬季用兵的重要原因。
攻城战势必迁延日久,信玄打算诱敌野战。
12月22日,武田军在接近滨松城时向西北调转行军方向,一副不把家康放在眼里的架势。
家康见状怒不可遏。
虽然众将极力反对出战,家康驳斥道:“侵我国土之辈,不论兵力如何,怎可视若无睹?”于是家康率军尾随武田军。
家康一定没听说过中国有句俗话“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人称“甲斐之虎”的信玄既然以行军队列的背后示人,必定事先有十足的准备。
家康军尾随信玄军至三方原,岂料信玄突然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一副与家康决战的架势。
双方对峙于三方原,谁先动手就容易露出破绽。
最终德川方的织田援军最先出现动摇,旌旗散乱,斗志全无。
信玄毅然决定首先击溃织田军,战斗由此开打。
最终家康惨败,好不容易逃回滨松城。
江户时代的《武德大成记》这样描绘合战的场景:“信玄军阵列俨然,起鼓扬旗,威风凛凛,大山之势,静压敌阵。
”此战中信玄的谋略影响了家康一生。
事后,信长在书信中以上级的口吻怒斥家康“不成体统”。
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家康从此行事谨慎,不再意气用事。
逃回滨松城的家康唤来画师,当场画下自己愁苦的样子,这张画像至今留存,名为“颦像”。
画上的家康干瘦得眼睛突出,颧骨高耸,下巴又尖又长,也许由于惊吓之故,面容扭曲变形。
人生丑态,莫过于此。
一般的成功人士都希望画师美化自己的形象,尽量把自己的威武形象流传后世。
而家康却没有这些心思和忌讳,偏偏在自己经历一生中最大惨败后,要求画师把自己最难堪的形象描绘下来,以此提醒自己今后谨慎行事。
家康晚年回忆起此战时,如此说道:“我在三方原一败涂地,那次失败对于后来的人生,却是何等有益的教训。
”此为后话。
游戏中的德川家康
4、筑山殿事件
三方原之战后,信玄继续西进。
但是在野田城之战后由于病重,突然折返,不久病死于征途。
病魔帮助家康战胜了无法战胜的敌人,德川家就此躲过一劫。
信玄死后,其子胜赖有勇无谋,只知道四处征战,不懂得打理内政,也听不进家臣的劝谏,逐渐失去向心力。
在1575年的长筱之战中织田德川联军利用火枪配合有利地形消灭了武田的骑兵主力,自此武田家一蹶不振。
但就在长筱之战后数年,发生了一件几乎可以导致织田德川联盟破裂的事件。
这便是1579年的“筑山殿事件”。
“筑山”是冈崎城内的一个地名,由于家康的正室居住在此,于是人们尊称夫人为“筑山殿”。
出身名门的筑山夫人看不起土里土气的乡下武士家康,经常对家康颐指气使。
虽然两人生有一子一女,但是感情谈不上和睦。
家康获得新领地远江后更是跑到远江滨松城,把夫人留在了三河冈崎城。
受到冷落的筑山夫人开始联络武田家,阴谋杀死家康,立儿子信康为新的家督,但是信康本人对此毫不知情。
筑山夫人还给信康纳了一个小妾,此女是武田旧臣的女儿。
其目的大概是借此让信康对武田家产生好感,也可以离间信康和妻子德姬的关系。
信康沉迷于女色,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一起政治风波,大祸即将临头。
筑山夫人办事不周密,很快阴谋败露。
于是德川家的重臣酒井忠次到织田信长处打小报告,说筑山母子私通武田家,阴谋杀死信长和家康两位大人。
信长久闻信康勇冠三军,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所以早就将女儿德姬嫁给了信康。
但是邻国的猛将就像隔山的猛虎,迟早要对自己不利。
信长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和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们,不禁悲喜交加。
喜的是女儿嫁了一个好婆家,悲的是儿子多了一个大难题。
将来自己的儿子们哪里是信康的对手,恐怕好不容易得来的天下将会拱手让人。
信长一直想找借口除掉信康,这回终于来了机会。
于是信长以私通武田为名,要求家康赐死筑山母子。
家康听闻后顿时两腿发软,几近昏厥。
同盟国居然要求自己杀妻灭子!真是闻所未闻!即使筑山母子真的私通武田,也并非只有赐死一条路,还可以软禁起来,只要不再有威胁就行。
何况长子信康完全是被冤枉的。
不过此时武田家已经衰落,德川只有与织田联盟才有生路,否则信长便会以背盟为由,大军袭来,所到之处,定然寸草不生。
到时候非但筑山母子性命不保,还要搭上无数家臣妻儿的性命。
如果信玄尚在,家康此时一定会断然拒绝信长的无理要求,转而与武田结盟。
但是武田家今非昔比,家督胜赖不得人心,骑兵主力和宿老家臣已经在长筱之战中损失惨重。
话又说回来,如果信玄尚在,信长需要家康作为炮灰抵御武田家,绝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兔死狗烹,既然现在家康的利用价值已经所剩无几,信长企图干脆把家康逼反,趁机夺取家康的
领地。
作为一个合格的男人,一定要首先保全妻儿的性命;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必须首先考虑部下的安危。
做一个合格的男人,还是做一个合格的领导?经过几近崩溃的心理斗争后,家康终于决定选择后者,无奈地赐死了筑山母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