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0i-0iMateTC实训系统电气控制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0i-0iMateTC实训系统电气控制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系统电气逻辑控制基本原理
2、了解各元器件工作原理及导线的选型
二、实验设备
RS-SX-0iTC数控机床综合实训系统
三、实验必备知识
1、柜内电气回路中基本组件及各自功能说明(详见实验一)。
2、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1)一般要求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应适用于工作条件(如电压、电流、电击的防护、电缆的分组)和可能存在的外界影响(如环境温度、存在水或腐蚀物质和机械)。
·只要可能就应选用有阻燃性能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2)一般情况导线应为铜质的,任何其他材质的导线都应具有承载相同电流的标称截面积,如果用铝导线,截面积应至少为16mm2。
(3)导线绝缘的机械强度和厚度应使得工作时或铺设时,尤其是电缆装入通道时绝缘不受损伤。
(4)为确保适当的机械强度,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下表示出值。
3、配线技术
(1)一般要求
·所有连接,尤其是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
·连接方法应与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及导线的性质相适应。
·只有专门设计的端子,才允许一个端子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
但一个端子只应连接一根保护接地电路导线。
·接线座的安装和接线应使内部和外部配线不跨越端子。
(2)导线和电缆铺设
·导线和电缆的铺设应使两端子之间无接头或拼结点。
·为满足连接和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
·如果导线端部会受到不适当的张力,则多芯电缆端部应夹牢。
(3)导线的标识
·一般要求:导线应在每个端部做出标记。
·保护导线的标识:应依靠形状、位置、标记或颜色使保护导线容易识别。
当只采用色标时,应在导线全长上采用黄/绿双色组合。
保护导线的色标是绝对专用的。
如果保护导线能容
易地从其形状、结构(如编织导线)或位置上识别,或者绝缘导线一时难以购得,则不必
在整个长度上使用颜色代码,而应在端头或易接近位置上清楚地标示或用黄/绿双色组合
标记。
·绝缘单芯导线应使用下列颜色代码:
―黑色:交流和直流动力电路;
―红色:交流控制电路;
―蓝色:直流控制电路;
4、动力电源及控制电源部分说明
(1)伺服系统的供电:
1)三相380V电源(1L1、1L2、1L3)经空气开关QF2到变压器TC1变压为三相AC200V为伺服系统提供动力电源,两相380V电源(1L1、1L2)经空气开关QF5到TC2变压为两相220V(1、10)为开关电源提供控制电源。
2)当伺服系统的MCC准备好后,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伺服驱动器得以同时上电启动。
并为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电源。
(2)变频器的供电:
1)AC220V(1L3、1N)经空气开关QF4由KM3实现逻辑控制给变频器供电。
U、V、W三相给主轴电机供电。
由数控系统的JA40提供模拟电压(4,5)供转速的设定。
主轴正反转通过继电器KA3、KA4的控制实现。
(3)、AC24V的提供:
1 )220V控制电源(1,10)经空气开关QF6,钥匙开关SA4(11,10)给开关电源供电,输出直流DC24V,由接触器控制为数控系统、伺服系统、输入输出信号等提供24V电源。
5、各元气件之间的连接及控制原理
(1)系统的启动与停止(NC ON/OFF)
1)数控系统的启动
按下系统的启动按钮SB4(常开),继电器线圈KA1得电,使得它的一组触点吸合,实现自锁功能。
另一组触点吸合,使线圈KM1得电吸合,数控系统上电。
2)强电回路的接通
待数控系统启动完成后,输出一个信号送至X轴驱动器的MCC,使控制MCC的接触器KM2得电吸合,使所有驱动器同时上电启动。
与此同时数控系统I/O输出端的Y1.7输出一个信号,如下图:继电器线圈KA2得电吸合,使控制变频器电源接通的接触器KM3得电吸合,从而变频器上电。
实现整个强电电源的接通,数控机床得以启动。
3)系统的停止
按下停止按钮SB1(常闭),KA1线圈失电触点断开,控制驱动器电源接通及数控系统上电的线圈KM1失电,触点断开,数控系统断电停止,驱动器断电停止。
所有的输出信号都没有,继电器线圈KA2失电断开,使控制变频器接通的线圈KM3失电,触点断开,变频器断电。
数控机床停止工作。
(2)主轴的正反转控制
当按下机床控制面板上主轴正转按钮或执行M03指令时,I/O口Y1.0输出一个信号,继电器线圈KA3得电吸合,从而接通变频器正转指令,实现主轴的正转。
当按下主轴反转按钮或执行M04指令时,I/O口Y1.1输出一个信号,继电器线圈KA4得电吸合,从而接通变频器反转指令,实现主轴的反转。
(3)刀架换位与紧锁
刀架换刀时,I/O口Y1.2输出一个信号,使控制刀架正转的继电器线圈KA5得电吸合,接触器线圈KM4得电,常开触点吸合,刀架电机正转,刀架换位。
而常闭触点断开,此时反转不可能接通。
当系统检测到刀位后,I/O口Y1.3输出一个信号,使控制刀架反转的继电器KA6得电吸合,接触器线圈KM5得电,常开触点吸合,通过调整电机的相序实现反转使刀架锁紧。
常闭触点断开,正转此时不可能接通。
彼此间形成了互锁。
从而实现了刀架的换位与紧锁控制。
四、实验内容:
1、电气原理图的正确连接
2、了解各元器件逻辑控制及各部件上电时序
五、实验步骤:
1、检验器材质量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或肉眼检查各元器件各触点的分合情况是否良好;检查按钮中的螺丝是否完好,是否滑丝;检查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2、实训板上线路的连接
①按照图纸正确连接实训板上各部件
②把电源进线,所用按钮、指示灯的线号,回参考点线号等引到相应的端子上
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节点不得轻动、露铜不得过长等要求。
其原则:
·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但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在接线端子
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布线和剥线时严禁划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2、实训板与外围电路的连接
①把系统把驱动器通过光纤连接起来
②把系统上JD1A与I/O上JD1B连接起来
③连接驱动器与电机的动力电缆与反馈电缆
④连接变频器与主电机的动力电缆
⑤限位、回参考点等信号线引到相应端子上
3、通电前线路检查
·通电前务必断开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单元、变频器等设备。
·测量各电源输出端对地是否短路。
·通电前,测量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4、系统通电
①按下启动按钮,观察各继电器、接触器的吸合情况及先后顺序
②选择MDA方式,用M03、M04指令实现主轴的正反转控制
六、思考题:
1、在电路部线时,怎样走线更合理、美观
2、当执行MO3指令时,实际主轴为反转,执行M04指令时,实际主轴为正转。
这时该如何处理,
使MO3对应正转,M04对应反转。
3、自锁与互锁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