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
摘要: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
河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让不同
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上世纪
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许多知名学者提倡普及白话文而使文言文的地位一落千丈。

时至今日,文言文已消失于日常生活之间,基本只存在在经典书籍之中。

而与众
多著有文言文字句的书籍有别,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来教给
学生。

因此,如何选择教材书中的文言文是成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
就此对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材;文言文;研究
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一直是高中教材选材的重点之重,虽然文言文很早就与人
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学生就不用去学习文言文,文言文
能让中国的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的古文化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

因此,选择
高中教材的文言文变得尤为重要,选好了教材中的文言文能帮助到教师们更好的
教授课业,也能帮助到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文言文,运用文言文。

在笔者看来,人
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选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教版的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文言文的数量各不相同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有七个版本:分别是语文版、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粤教版及鄂教版。

各个版本的数量各不相同,沪教版66 篇;鄂教版 36 篇;而人教版则是47篇。

现行语文大纲要求,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数不能少
于56 篇。

根据这个要求,只有沪教版达到要求,而人教版离这个要求相去甚远。

二、人教版的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文言文的排列顺序也各不相同
在七个版本的教材中,每个版本的教材选取的时代都不相同。

从先秦两汉到
清末民初,各版本的文言文选取范围基本概括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但是,有些
版本选取的文言文是按照朝代顺序,有些按照文言文内容主题排列,人教版则是
按照难易程度。

对此,文言文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各有看法,争论不休。

那种排列
方式更为合理,至今没有一个定论。

三、人教版的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文言文趣味性上略有欠缺
高中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进程中应“使学生遭到优秀文化
的熏陶,塑造酷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构成健康美
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从这个角度上看,语文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所以文言文教学除了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中国古文化和经典传统之外,也强调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和思想认识,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因此,人
教版的高中教材的文言文选文大多是思想性和说理性比较强的作品,相对来讲缺
少一定的趣味性。

十六至十八岁的高中生普遍处于叛逆期,经常说理和灌输深度
思想或许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们产生一定逆反的心里而丧失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很多学生抱怨文言文枯燥乏味,一提到就头疼。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以为,适当的在教材里增加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文言文也许会让学生们增加学习文言
文的兴趣。

四、人教版的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题材范围的涵盖面上并不平衡
在人教版教材里的47篇文言文中,散文,诗歌,词这类占了大多数,其中
散文占40.6%,而诗歌占24.2%。

但是曲只有1篇,小说两篇。

也就是说人教版
教材在文言文题材的覆盖面上及其不平衡。

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题材覆盖面积应该
是相当广泛的,但人教教材上选文的侧重点不同可能会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误导,让学生以为我国文言文的经典主要集中在散文、诗歌和词上,其它文体的文
言文却没有获得很大的成绩。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要选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
性文章,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能够为学生的仿写提
供案例。

但是,目前人教版高中教材的文言文选文主要是每一个时期的具有代表
性的文学经典作品,比如先秦时期社会政治大变革,各类思想家盛行,因此这一
事情散文占了大多数,而人教教材中有关先秦时期的文言文作品基本都是经典性
的散文作品;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略带浮华,所以文人雅客居大多数,所以这一时期,诗歌和词比较盛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这两个朝代的的诗歌和词也就成批出现,并且这些诗词的作者也都集中在诸如唐宋八大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才
女李清照这些人人皆知的大家上。

这也使很多学生对于先秦,唐宋文化如数家珍,而对于元杂曲这类偏冷门的文言文就知道的很少。

因此也导致很多学生对中国古
代的文化了解的并不全面,常常以偏概全。

对于这个现象,笔者以为,对于这个
现象,我们可以试着增加文言文题材的种类,让学生接触的越多,他们也能更好
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五、人教版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文言文选文的衔接上落差略大
高中语文课标指出,高中生应当“浏览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
用法,重视在浏览实践及举一反三”;而初中语文课标指明,初中生“浏览浅显文
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便可。

对照初中
和高中语文课标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理解并
背诵一些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就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是高中生却需要构成能够独
立浏览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且要对文言文中的词、句的用法和意义掌握于心,
同时还要做到运用自如的能力。

因此,文言文的学习上对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要
求差别很大,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材的选文上要注意与初中的教材有一定衔接性,学生们才不会刚进入高中发现文言文难度增加的太大而产生厌恶深入学习文
言文的态度。

比如,人教版高一的《鸿门宴》一文,里面涵盖了大量的文言文知
识点,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难度之大超过高一学生的平均水平。

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会产生望而生畏的心态,这不是积极的现象。

笔者以为,在处理文
言文衔接的问题上,首先要安排故事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文章,且篇幅和难度都适
中的文章。

让学生先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他们才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

文言文的本身的多样性增加了选文的一些难度,在人教版的教材上,一些选
文的不合理导致很多人觉得人教版略难。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们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对应的策略。

比如,增加和学生们的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知识
单纯的扮演授课者,应该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和辅导才能增加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
兴趣,也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参考文献
[1]易建平.当代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王春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古代散文选文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叶贤志.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5,02:30.
作者简介:卢宇艺(1983.07-),男,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