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纵横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18"
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分析
李江※
摘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维护该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始终允许反对党参与国会议员的竞选,保留了新 加坡原有的精英式行政体系,也积极地吸收社会精英参与政治事务。
人民行动党为吸收更多的人员参与政治 事务,遴选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参与国会事务,推动总统的直接选举和增加总统的实际权力,注重吸收少 数族裔担任国会议员,建立吸收社会民意的政治组织,减少芳林公园民主政治活动的限制因素,为社会民众 构建政治参与的 。
关键词&人民行动党;民主政治发展;国会议员;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73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 2018 )03-0046-07 Analysis on the Role of People s Action Par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 s Democratic Politics
Li Jiang
Abstract: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legal status oE the party’s ruling,People’s Action Party always allows opposition par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lection oE parliamentarians,retains Singapore’s original elite administrative system,and also actively absorbs the social elite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ffairs.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EEairs,People's Action Party select non-constituency senators and oEEicial appointment sena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gress affairs,promoting the president’s direct elections and increasing president’s actual power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bsorp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members of congress,establishing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to absorb public opinions,reducing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activities of fang- lin park,building network platform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or the social citizens.
Key Words:People’s Action Party;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Parliamentarians;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弓l言
新加坡实行议会制政体,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权 也由选民选举产生,但是,从政权控制的角度分析,人民行动党长期严格管控着新加坡反对党的政治 活动,也掌握着国会选举的运作程序;该党还控制 着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多项事务,所以政治学界通常 将新加坡归类为选举型威权主义国家。
所谓选举型 威权主乂是指:存在一'个独大的执政党,反对党受 到限制;虽一人一的选举,但选举受到控制 ;在权 ,独大党国家以分!。
20 80 以来,随着新加坡民众政治参与诉求的增,人民行动党逐增加了反对党人社会
的国会议 ,也
社会民。
新加坡2011 2015的国会议选举
还增加了选举的 ,人民行动党为 该党执政的 ,序 动着新加坡的民主政治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马来西亚)黄进发:《“选举型一党制国家”的打造》,
::政党政治》,吉坡:人事限,2007 。
46
展,新加坡政治体制的威权主义因素逐步减少,民主政治因素逐渐增加。
在政治的实际运作中,选举 型威权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决定着该国的民 主类型、选区制度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社会的控制程 度,所以,从执政党的角度分析由选举型威权主义向 民主主义过渡的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状态,才具有 较强的理论说服力。
本文主要从新加坡民主政治体 制的发展变化、党外人士监督执政党权力的能力变 化以及社会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 变化方
入分析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二、人民行动党建立新加坡式的民主政 治体制
民主政治 人的政治,在政治活动中
的 人的。
因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生力的发展水平各 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 在着 。
人民动党动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
新加坡政治 的 体 定。
人民 动党执政 ,在 国民在新加坡的会民主制的基上,政治治的,以及 新加坡社会发展 的 新加坡 的会民主政治体制。
(一)允许反对党参与国会议席竞选
1959 新加坡 政治治权国
在着人民动党、工人党、和社会主义自由党政党。
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执政 有
国的对党与该党政治理念 对立的社会主义。
在20 70 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有的政治权威
对党参与国会 的选在新加坡政治体制 的发展上有着 要的义新加坡能以一制度化水及度较的权威主义体制
、动 和社会发展 动政治发展®。
由于人民动党党的在
和发展,所以,目在新加坡注册的政党数量超过 20个对党的选实力逐渐增强。
例如,在新加 坡2015 的国会 选举中对党的候选人首次参与所有选区席的选且 6个国会议席。
政治主体身的要求政治的根本动 力 且 要求的强弱及持续程度直接决定了政治行为的强弱和持续程度®。
人民动党的长期政治 目标 更加公平、公正的政党争,动新加坡的民主政治发展,所以,人民动党始终新加坡国的对党参与国会的选。
在 新加坡的会选举制度下对党有国会议席、争国家执政权的权新加坡的选民有自主选择 表的权对党 的被选举的权社会选民的公民的选举权制度设计 新加坡民主政治的 人民动
党通过会的民主选举新加坡的政治治权,赋予了该党在新加坡执政的 位,人民行动
党能在新加坡有效身的执政理念。
(二)建立精英民主的政治体系
从民众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民主政治理论主 要分限制民众参与的民主理论和注民众参与的民主理论。
主张限制民众政治参与的表一著名 政治 学家熊彼特指出,民主政治不味着也不能味着人民真在治Y人民”和“统治”两 词的任何明显义言),民主政治的思只能e 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 治们的人的机会®。
在社会分工日 化、政治事务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政治成职业,所以,社会的选民只有选择政治家作 表的权但不
能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管理工作;被选举的政治家 才具有管理政治事务的权 被选举的政治家通常社会的精 所谓精 指那在各活动
中指的人$ 具有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理 能有效控政治权力;直接参 与政治权力的运作 民主政治。
熊彼特指出,民主方 那 出政治决定实的制度在中人通过争人民选
决定的权力®。
社会 通过 选民的政 治支持 政治权力,所以精英的政治行为对社
①李路曲:《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社会主义 研究》2008年第1期,第129页。
② 金太、e《论政治的动因及其制约因素》,
社会学》2000第2期,第52页。
③⑤国):熊彼特著e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1999 第415页,第395页。
④国)特著e》,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第2页。
47
会选民负责。
如果精英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 发展的趋势,或者精英的政治行为损害了选民的利 益,精英很可能丧失政治权力,选民也会选举新的社 会精英来重新掌握政治权力。
1. 发展精英式的行政体系
儒家的“人治”思想注重任用有贤能的人来治理 国家。
例如,在《论语•子路篇》中记载,孔子提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其中的“举贤才”
重用才的人,发贤人的质和智
力势。
“贤人”也社会精英,掌握着国家的 政治权力,以形成具有精英性质的领导;“贤人”
中国家的 政,国家的政治发展方 ,也形成了政治的精英民。
体的形成也有利 的“贤人”政治 ,贤人”发 重的政治、政治 用。
人民行 人 、新 国儒家“贤人”治国思想的 ,重选任社会上有才能的精英来理新的政治 。
,
选用 的人权,理国家的能力,政治领和政的英杰和才。
人才新成的!。
为
新 行政体系的有 、新 的政治稳,人民行 政 有 新的行政体系,
用了英国在新 的 体,任用了 有的 ,的民心态进行了改造,促进 的工 态适应新 政治土化和民族化的趋势,这也使得新 行政系统的专业性和现代性水平成为那 期发展国家中最高的®。
人民行 体进行承和发展,以,为新 行政精英的 能够 新的行政,发其行政才能,促进新
构 专业化的行政体系。
2.社会精英 政治
人民行 在干遴选式上也较早地实现了从以政治标准为 以政治标准和专业标准并重的移,从重选政治干重选技术僚转变③。
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人民行
从 的 组织选精英,实 的领导队伍,促进内精英掌国家政权。
20世纪70年代末期 以,人民行 为扩大 的精英来源范围,提高政的合法地位,注重 社会的行业精
英 政治。
例如,新 二任总理吴作栋48曾经担任新 海皇轮船公司董经理;新 前 总统陈庆炎曾经担任东盟银行理会席。
人民行 现任领导人显龙也指,我 任人唯才、唯 贤,选正确的人做正确的工作,最重的工由最能干、最可靠的人去办$。
为证被选人才的能力、政治思想可靠,以社会行业的精英
过人民行 的 、内、心理专家和最高领导人组织的 ,才能被确为正式的选人,代人民行 国会 的 选、得政 公 。
前,新 政 以的 曾经
社会行业的精英,正由在自行业中取
得了显著成绩,在行业内也有较高的社会名望,以人民行 邀 入党组织,组成国会席的选队伍,国家的政权。
人民行动精英遴选范围的变实从内精英民精英民的变,这既有地了社会行业精英 政 政的 、 促进行业精英在 范围内政治、化行业精英与人民行的利益
,也扩大了新 精英民主的范围,了新加政治体的民素。
三、人民行动党促进新加坡民主政治的 有序发展
民政治的有发展指在现有政治体 、政治 的 ,进地 体内的民
素。
如果民政治发展,导政治参的 扩大,现有的政治 和政治利益平 ,新的政治 和,也会 前的民体造成负 。
,发展有的民政治现代化进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较的民主政治发展 。
20世纪80年代,公民民 识的 ,在新 国内 者中 现了 人民行
①平:《论新政党与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92页。
"Carolyn (/++,Singapore : The PAP and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Succession,Selangon Pelanduk Publications,1988,p.82.
③ 李路:《新政治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1期,130 。
④(新高:《中国体人专总理:新政式能用“高” 》,《合早报》2014 年 11 11 。
党“一党专政”统治的抨击,人民行动党也希望党外 人员能够有效地监督党的执政,所以,人民行动党在 维护新加坡既有议会民主体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发 展国家的民主政治,促进新加坡民主政治的多样化 和有序化发展。
(一)构建权力制约的政治体系
1. 非选区议员参与国会事务
1968~1980年,人民行动党一直占据着新加坡 国会的所有议席,党外人员难以参与国会的权力运 作。
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指出:“老一辈的国家领袖,要是继续支配政,党 国会门外,以以在要的目标上面,这将不符
合新加坡在$0年的。
”!所以,人民行动党
执政的新加坡在1984年 非选区议员的《国会选 ,国会
有3非选区议员,是不能 6非选区议员。
党 民选 的议席 3 ,3议席。
具体的 是根据反党选人的进行增选,是,当选的非选区议员在国会选 的选 不能低的15%。
2010年,人民行动党执政的新加 坡 国会选 ,将非选区议员的人上 6人加9人。
,在新加坡2015年 选,党 的国会议席 9 ,所以,人 民行动党 人党的 和 松作 国会的非选区议员。
人民行动党 非选 区议员的目的是在“一党独大”的体制下,能够
多 党议员的政 ,政党 的
与合作;促进 党在制 ,党 力 参与政治事务。
新加坡
的非选区议员有与民选议员致相同的政治权力,是,非选区议员 财政 宪以及不'投的表决只有发+权,没有决权"。
3于
非选区议员不是选民选产生的,所以,非选区 议员不有能影响国计民生以及新加坡国家领导权 的重要权力。
是,党的非选区议员还是能使 人民行动党议员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政治行为 受社会舆论的批评和国家律的制裁,避免人民 行动党议员恣意的政治行损害新加坡多数民众的。
2. 官议员参与国会事务
人民行动党吸收社会的非党派人员参与国会的政治事务,在1990年 官委议员制。
国会议长和 7名国会议员组成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在社会群众的推荐单,遴选在新加坡的工 业、商业、科学、文化、劳工组织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做 出突出贡献或是新加坡赢国际荣誉的人员作为官议员的选人,国会特别遴选员会在提出正 选人单前常会征国会议员的意
,最后官议员新加坡统产生。
国会的官议员最多是9 ,期为两年半。
源自非党派的官议员以不受党派识的约束,地阐述国会政策的解,这既能弱化人民行动党政 的己性质,也能促进该党的政 多地 社会民众的。
官议员常有较的专业技能,的专业识能够人民行动党政的专业
和科学程,有效地避免政策的片面化和 化。
官议员的期较,社会上 有作的人员也
有机会与人民行动党同商国会的事务,国会的民主。
官议员有较多的政治权力,是不能参与 宪 财政 不信投 和免#的投 决。
官委议员是人民行动党产生的,所以,官委议员也不
具有影响选民要的权力。
3.统的直选和总统职权的扩大
在20 90年 前,新加坡的统候选人提,通过国会的选产生。
统的职权也 非常有,主要括据提 命政府的部长、出席国外的礼仪活动等。
作 征性国家元的新加坡统没有际的权力,也难以有效监督人民 行动党执政的新加坡政府的作。
人民行动党加统政府权力的制约作政府政策的 新加坡成的影响,1991年
统选 。
选 统新加坡选民直
选产生,任期 6年。
1993年,新加坡举行
统直选,前 新加坡一民
选总统。
年,新加坡的统选,如
①(新加坡)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年,191 。
②:《1980年以来新加坡权主政治的新发展》,学学论文,2008年,19 。
③长:《新加坡的年》,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2006年版,第158页。
49
2011年%月,新加坡总统选举第一次出现了多角 战,选民情绪高涨,选情激烈,时任总统陈庆炎仅以 35.19%的得票率当选®。
新加坡的总统由选民选举 产生,总统的职位有较强的合法性基础,总统的政治 权力也能在新加坡有效地实施。
目前,新加坡总统 拥有否决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权力以及批准或否决 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官和司法委员、总检察长、公共 服务委员会主和委员、总 长、会总长、
会员、总长、察总、查局 局长等®要职权任命的权力,此外,总统还拥有
新加坡重要法实施和的权力。
,
了政府 权力,总统有法、和法和查局查权的重要责任#。
总统实权的 加使总统能够有效地监督和
新加坡政府的 政 ,政府政 的 。
,新加坡的法也当地了总统的 权力。
,总统在否决政府的年度预算和重要人 任 前,总统 会的意见。
口总统 会的多 员 总统的否决行为,政府人员以情 会,只要得会的员,能 总统的否决 。
在新加坡的实政治,长 会多的民也能 地否决总统的政治。
新加坡法总统职权的有的 ,目的总统权力的过度膨胀,的会民主政。
(二)建立民主的选区制度
1.与国会务
减 群的矛盾和冲突、护新加坡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 注重新加坡各群的地位平等。
在华 口多的新加坡,通常华会的多 。
民加 的会员量,于1988年通t〈6法修正》,法案 定新加坡在实单选区度的基础上也集选区度。
所谓集选区制度指每个政党提出3+6名候选 加会员的选举,其1马来和印度等的代表,选民对政提出的一组候选 投票,得票率最高的一组候选人共当选会员。
,目前新加坡实的4+6 的集选区度。
集选区度建立后,新加坡实行 小选区和大选区混合的度,新加坡政治包含更 多的多元种族主义因素®。
在1988年的新加坡会50选举,13个集选区有8个马来人集选区,规 定至要有8名马来候选,另外5个集选区必 至少有5名印度人或其他 选人%。
届会通集选区选举产生了 13名 的员。
2015年的新加坡会选举有16个集选区,所以
届会有16名 通 加集选区的选举来得会议员的资格。
人民 通设置集选区
度,当选 会 员的 加。
的员在会阐述代表本益的言论,使新加坡的政能护群的益,增强新加坡 政的群益均衡性。
的员也
能在会华 员的政治,减少华裔议 员执政失误的现象。
2.加选区选举的竞争因素
由于人民 长掌握着新加坡的政权,所以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致反很难才以建有竞争力的选举,个的候选 有 力,集选区 度反 其 选举
队中其他候选的&,因此,反 通常难以在集选区得会。
,1988+2006年,民行得 次 会选举集选区的所有 ,反
只能在单选区得量的。
反 也多次
集选区量多、年 员 车”会、集选区 员的民意代表性足等现象。
近年来,民回应反 集选区度弊端的批评,强了选举的竞争性,提高反 候选人当选会员的率,主 加单选区的量,减大选区的量。
,新加坡2006年会选举共设置了 9个单选 区,集选区总 在14个,其中9个 5人
①、《“新加坡民主”新论》,《吉林大学社会》2016年第5 ,第75 。
②高《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大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G arry Rodan,Singapore Changes Guard: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Directions in the 1990s,New Yor^ ST. Martin' s Press,1993,p.8.
④:《新加坡国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4 。
⑤、:《新加坡集选区制度初探》,《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第1 ,第49 。
⑥:《集选区度: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制度创设》,《社会》2012年3月23 。
集选区,5个为6人集选区①。
2011年国会选举共设 置了 12个单选区、15个集选区,其中4人集选区2 个、5人集选区11个、6人集选区2个②。
与2006 年国会选举的选区数量相比,单选区增加3个、4人 集选区增加2个、5人集选区增加2个、6人集选 区减少3个,该届国会选举的6人集选区的数量减 少较多。
新加坡2015年国会选举共设置了 13个单 选区、6个4人集选区、8个5人集选区、2个6人 集选区③,与2011年国会选举的选区数量相比,单选 区增加1个、4人集选区增加4个、5人集选区减少 3个、6人集选区数量相同,该届国会选举的5人集 选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2011年和2015年国会选举 的5人及以上集选区数量的显著减少有利于候选人 人数较少的反对党集中参与胜算率较大的选区的议 员竞选,因此,新加坡的反对党工人党在2011年和 2015年的大选中都获得6个国会议席。
人民行动党 通过增加选区选举的竞争因素,使反对党有机会获 得更多的国会议席、参与国会的政治事务,也保证了 新加坡的民主选举制度的有序发展。
(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1.民的
1981年,新加坡 选区选国会议席,工人 党 获得该议席,打破了人民行动党长期独占国会议席的局;1984年的新加坡国会选 中,反对党也获得2个议席,通过大选获得国会 议席。
反对党候选人的 选使人民行动党会上的 民众对该党的执政 了
,于,人民行动党 民意的组,使民也参与政的制定与,增 会 民对人民行动党政的度。
1985年,人民 行动党 加 政 与民 的民 ,会民 以通过该 对政 政 的 ,人民行动党 民的 及 政 的政。
1988年,人民行动党政的新加坡设了
员会、政 中,使会上有更多民有机会对 共事务 和 议,民的更多
新加坡政 的 过 中。
20
90年,新加坡政 制会的政治。
,1994年,新加坡政 会民 政治 的 民相,会的 、和新 的年人员在或批评事政治。
人民行动党政的新加坡政的民主政治组 以及该党 会 的民主 为会民探国家的方针政、政党的政治行为提供了 有效的平台,此,人民行动党也 有效感知社会民的,并且在制或修国家政
充考虑民有益的议,减少人民行动党与会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增 会民对人民行动党的信任程度。
2.促进芳林公园的民主参与
为扩大新加坡的民主政治范围,人民行动党为 会民提供更多的、评政治事务的渠道。
2000年9月,人民行动党执政的新加坡在芳林 园设了一个民发政治解的演说角,规只有新加坡民才在芳林园发演说;在准备演说之前,演说者必须向警方登记备案;演说者 的言 涉及宗教内容,也 引起族群的矛盾和纠纷。
新加坡政设演说角,扩大了民的言论自权,国民以在一度上自发自己的观点,这为新加坡民主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自2008年9月1日起,新加坡民需获得警方的同,就以在演说角开展示威活动,但,示 威活动的人员必须在芳林公园的官方网站上登记个 人信息、示威的起止 和示威的目的内容。
人民行动党设立示威活动场的目的 新加坡民 年选民扩大集会自由、拥有共示威权利的 ,这 增 了新加坡的民主政治围、扩大了民政治参与的,也有助于人民行动党更多了解会民对该党的政的,及 该党的有政,使该党的政新加坡民主政治的发展。
目前,芳林园示威活动的内容 涉及新加坡的族群和宗教等,在芳林园演说角以外的方举行示威活动仍然被%。
,人民行动党在逐步扩大民众
①②韦红、谢伟明:《新加坡集选区制度初探》,《南洋
2012 年 1 期,49 。
③2015年新加坡大选—没有李光耀的狮城 再出发》,观察者网,/shenshiwei/2015_09 _13_334003.shtml,2015 年 9 月13 日。
④新加坡民主,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3页。
⑤角下的新加坡民主模式研究》,河南师范大,2011年,第33页。
51
政治参与范围的过程中,仍然注重维护新加坡的族 群关系和谐,维持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
(四)创建民主政治的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新加坡的民众也日益 希望能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政治见解、反映利益诉求。
从20世90年 ,民党
社会民众互联网的制。
1999年,人民
党执政的新加坡成立名为“思想中 的政治 ,
社会民众 互联网 政府的政。
2005年,民党民众,新加坡政
政治的制,社会民众 会选
通过 和 表达政治 ,也
制和政治 。
新加坡立的12
名人民 党的会2006年成立(“P65”为网名的博客,日表达
的 ,网民也能 的 。
网民的 中的 见,,
网民的见。
2011年,新加坡的会
通过网络参与 ,民也能通过 (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网站与现任
新加坡总 。
人民
立新网,民众 能
并联络,人民 党该党 新的手机应用软,以方便民获知最新的 信息®。
民党立民众参与政治的网络平台,既增加了社会民众参与政治
的途径,也促社会民众快捷掌握政治信息、了解 新加坡政治的发展变化。
人民 党也能通过网络 平台收集社会民,及时反馈社会民众的利益诉求,社会民众与政府 的利益冲突降到最低程度,增强该党新加坡执政的民众基础。
四、结语
从传统社会社会转型的里,执政 党的执政念深刻响着 民主政治发展的进 程。
20世80年 ,人民 党为维护新
加坡的社会稳定、加快 该的化设,加强 新加坡内政治活的制。
,人民
党为维护该党执政的合法位,继续沿用英殖民时的会制度,反党也能够参加会席的。
人民 党为维持新加坡政体系的高效 运,沿用了西方的文官体制,原有的政治精英能够继续参与该的政,因此,该时的新加坡也存着民主政治的因素。
20世80年 ,人民党为满足新加坡公民日益强烈的政治参与诉 求、提高该党政的效程度,新加坡民主政治 发展。
非 制度和官委 制度的立更多的反党和社会业精英能够参与 会的权力运作当中;总统实权的增加总统能够效监督民党的政权力;集 制度的立使更多非华裔的能够担 会 ,维护新加坡族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人民 党
社会民众 政治、参与社会政治活,既增加了社会民众利益表达的 ,也增强了新加坡民主政治的围。
因此,该时期新加坡民主政治的
因素 增加。
与 民主政治发展程中的,新加坡民主政治的 主要体 新加坡 民党的主下立了非制度、官委 制度和集 制度,这些 制度的设置既扩大了新加坡政治参与者的范围,也更多的社会民众有机会参与 的治中。
(责任编辑:罗梅)
①(新加坡)黄伟曼:《各政党纷纷壮大网络力量》,《联合 早报》2015年8月14日。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