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的基本打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板的基本打法
第一篇: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有“数来宝”、快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种形式。

“数来宝”是两个人表演的;快板书是一个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场小段以外,主要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一、五功三技
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

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

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二、合成
单项练习熟练之后,进入合成节段。

可按”数来宝〃,”三、三、七〃的板式,基本点儿合成,口诀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节为一拍)
口诀:│ 一二│ 三0 │ 三二│ 一0 │ 节子:│ 嗒嘀│ 嗒0 │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呱0 │ 呱0 │ 呱0 │
口诀:│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0 │ 节子:│ 嗒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呱0 │ 呱0 │ 呱0 │
练习要求:
(1)位置:敲打节奏时,”节子〃与”大板〃侧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过腹部。

在练习的时候,动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自如,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立搧〃、”平撩〃,可进可退,防止一种姿式的倾向。

(2)节奏:以钟表速度做为节拍的标准,”时钟〃、”手表〃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在练习时可采用各种速度,练习节奏的准确性。

(3)音量:要有”强〃、”弱〃的控制,要掌握节子方面的五指
功能。

其功能为:姆指为挡,食指为挑,中指为托,无名指为贴,小指为协。

五指间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三、演唱板
演唱时,为配合各种句式,所采用的『板点』,用来烘托情节,这里称为『演唱板』。

演唱板主要誁『节子』的运用:
1、基本点儿:
是叙述句子时用的板式,也是全段基础。

使用时,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动,先用底板将前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待回来时撞击底板,又发出『嘀』的音,当弟二次推起时,姆指横在节子的腰部碰出『嗒』的音,姆指又借样回撞击底板,又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要求速度均匀,较慢。

2 快板的基本打法嘀× 嘀嗒× 嘀× 嘀嗒×
2、单点儿: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用腕将节子托起时,姆指下按,撞击底板机,发出『嗒』的单点机声音,此节奏适用于『垛板』为1/4节拍,速度较快。

嗒×××××××
3、双点儿:
腕子左右扭动将节子推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挡回,撞击节子的底板机,推起时发出『嘀』的声音,挡回时发出『嗒』的声音,如同钟表的摇声、产生了双点节奏,适用于『俏口』的句式: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4、垫点儿:
用于句子的结尾处。

在演唱肘惟恐节子音量压演唱嗓音,因此,节子的音量要适当,当句子结束时,再加大节子的音量由于上述要求,才产生了『垫点儿』,但速度和演唱时一样,发出『嘀嗒』的声向,大致分为三种。

(1)句尾垫点儿:
○满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嗒○
(2)无板垫点儿:
句子演唱时无拍节,和说话样,使用垫点时再加节奏。

象『山东快书』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后加『铜板』的过门儿。

二武松一听火往上撞。

○嘀嗒嗒○(3)达花垫点儿:
句尾加垫点,发出『嘟』的长音,或句中加垫点机。

○一轮红日东方起,看日出,(嘟.....嗒○)您奔东岳蹬泰山。

5、颠点儿:
将节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姆指按住节子的『顶端』,腕子上下颠动,发出来『嗒』的单点声向,节奏1/4节拍,一字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
6、火车点儿:
与火车行进时发出的节奏相仿。

要求速度均匀,双人快板或数来宝适用此点机,因它节奏鲜明一拍即合。

嗒×× 嗒×× 嗒×× 嗒××
7、晃板:
无有节奏,姆指放在节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动,达续发出『哗』——的声音,表现紧张的情节适用于此点儿。

8、拈花:
将节子平端,用腕颠起发出『嘀』的声音,姆指放在节子的腰部,当颠起后碰出姆指发出『嗒』的音,随即挡回撞击底板机。

姆指与拈花相似。

胳膞可伸、可缩、可前、可后、可长、可短、可上、可下,此节奏适用于配合各种人物的动作,表现快活。

嘀嗒嘀嗒× 嘀嗒嘀嗒×
9、凤点头: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拳至与耳相齐,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齐,发出『嘀』的音,然后,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齐,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由于节子上下舞动如鸡啄碎米,因此称为『凤点头』,此点机适用于『贯口』或『结尾』时使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10、混合点儿:
前边所述各种板式的结合。

『单点儿』、『双点儿』、『晃板』,等达环套用,可根据情节变化,起承结合,配合不同的板点机,也许一句当中前半句是『火车点儿』,后半句就改为『风点头』。

总之,变换频繁,适用于一些高难度的情节及人物处理,混合点的创造在人物多变,情节复染的处理上,给快板书演唱表演,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场板
”开场板〃使用于快板书演唱的开端,起到很好的”拢神〃效果(凝聚观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书表演的一大特色。

在前两节的竹板操作基础上,”开场
板〃更重于左右两手,节子与大板的互相搭配,难度也更大。

”开场板〃是由各种不同的板式所组成的,组合则因人而异,可以任意拆组。

由于”快板书〃演唱的派别不一样,”开场板〃的演奏也不同,这里综合几位快板书名家的打法,分类解说,参照如下:
1、基础板:
是开场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种花点儿,转换的扭带。

起着运接的作用,是最基础的点儿,由始至终全用此点儿贯穿。

起板时,节子甩动两下发出”嗒、嗒〃的两声响,规定出节奏,然后大板与节子配合。

节子:│ 嗒0 │ 嗒0 │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0 0 │ 0 0 │ 特0 │ 呱0 │ 呱0 │ 呱0 │
2、鸳鸯点儿:
大板采用”下点上敲〃的板式。

下点时,姆指穿入两块竹板之间,撑住线绳处。

以右手虎口夹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发出”台、台〃像小锣一般的声音。

然后扬起前板,连续板落,发出”呱〃的声音。

由于细声粗声结为一体,故称之为”鸳鸯点儿〃。

3 快板的基本打法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台台│ 0 台│ 0 台│ 台0 │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呱0 │
3、马蹄点儿:
这种板式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勃〃,”得〃的声响。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勃〃的声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得〃的声音。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大板:│ 勃0 │ 得0 │ 勃0 │ 得0 │
4、剃头:托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夹〃的声音。

右手大板扬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两板迭接处,两板平行成一字。

转动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缘,往节子底板的顶端敲击,发出”啪〃的声音。

然后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缘,搭在节子底板的顶端,顺势拉下,在节子的前四块板上端,轻轻括出较长的”聒~〃的声音。

节子:│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大板:│ 0 啪│ 0 聒~│ 0 啪│ 0 聒~│
5、滚板:
衔接在”剃头〃板式之后专用的板点。

由于大板的动作,呈现划弧一般的滚动,所以称为”滚板〃,共有三个碰击点。

当”剃头〃板式收尾时,也就是”聒~〃的声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转,以节子下端,撞击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发出”翻〃的声音。

接着,节子不动,右手腕向上翻转,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击节子下端,发出:”挑〃的声音。

随即,在节子发出两拍”夹、夹〃的声音中间,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横向撞击节子第一块板的中段处,发出”撞〃的声音。

节子:│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大板:│ 0 啪│ 0 聒~│ 翻挑│ 0 撞│ 0 0 │
6、莲花板:
演奏此板式时,节子不再抖动。

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捏住,靠虎用运腕力,将节子快速抖动,发出”嘟~〃的声音;延长两拍后,用
大板将节子的节奏切住,这就是莲花板的打法。

由于”嘟~〃的声音达续两拍,比起其它板式的节奏花样要特殊,因此称为”莲花板〃。

节子:│ 嘟....│....0 │ 嘟....│....0 │ 夹0 │ 嘟....│....0 │
大板:│ 0 0 │ 呱0 │ 0 0 │ 呱呱│ 0 呱│ 0 0 │ 呱0 │
7、连板:
大板高高扬起,达续敲出,节子根据大板的拍节,配合节奏。

此板式在”对口快板〃或”数来宝〃中经常使用。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0 │
大板:│ 呱0 │ 呱0 │ 呱0 │ 呱0 │
8、收尾板:
开场板即将结束时使用,速度缓缓减慢,为起唱做好准备。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呱 0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节子:│大板:│
节子:│大板:│ 嗒0 │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 0 特0 │ 特0 │ 0 呱│ 0 0 │ 呱0 │ 嗒嘀喀│ 嗒嘀│ 嗒0 │
│ 0 0 │ 呱0 │ │

0 0
第二篇:快板的基本打法
快板的基本打法一、五功三技
为了给下一步竹板击节的各种板式创造条件,必须加强”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将五功三技的基本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1、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1)搧功: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姆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
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2)撩功:以”搧功〃为基础,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将上块板”撩〃起,发出”嘀〃的声音,用此功增强腕力。

基本点使用。

(3)颠功:将节子横握,姆指按在节子的顶端,肘、腕往上推动,使节子颠起,也发出单点”嘀〃的声音,速度与撩功相同。

在王派快板中比较常见。

(4)摇功: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姆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姆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嘀”,后半拍为“嗒”,速度均匀不要快。

单点使用。

(5)抖功: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混合点使用。

2、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握、挑、扬。

(1)握法:右手姆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2)挑法:将姆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姆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3)扬法: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

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

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二、大小板合成单项练习熟练之后,进入合成节段。

可按“数来宝”,三、三、七的板式,基本点儿合成,口诀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节为一拍)
口诀:│ 一二│ 三0│ 三二│ 一0 │
节子
大板
口诀
节子:│ :│ :│ :│ 嗒特一嗒嘀│ 嗒0│ 嗒嘀│ 嗒0 │ 0│ 呱0│ 呱0│ 呱0 │ 二│ 三四│ 五六│ 七0 │ 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呱0│ 呱0│ 呱0 │
练习要求:
(1)位置:敲打节奏时,小板与大板侧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过腹部。

在练习的时候,动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自如,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立搧、平撩,可进可退,防止一种姿式的倾向。

(2)节奏:以钟表速度做为节拍的标准,时钟、手表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在练习时可采用各种速度,练习节奏的准确性。

(3)音量:要有强、弱的控制,要掌握节子方面的五指功能。

其功能为:姆指为挡,食指为挑,中指为托,无名指为贴,小指为协。

五指间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三、演唱板
演唱时,为配合各种句式,所采用的板点,用来烘托情节,这里称为演唱板。

演唱板主要讲节子的运用:
1、基本点儿(必须掌握):
腕子左右扭动将节子推动,推起时发出『嘀』的声音,节子回来撞击底板时发出『嗒』的声音,如同钟表的摇声、产生了单点节奏,1拍2个音,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2、单点儿:
使用时,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动,先用底板将前
四块板推起,发出『嘀』的声音,姆指横在节子的腰部碰出『滴』的音,节子回来撞击底板时发出『嗒』的声音,如此反复,1拍3个音。

嘀嘀嗒嘀嘀嗒
3、双点儿:
是叙述句子时用的板式,快板书的主要伴奏点,也是全段基础,由一个单点和一个基本点组成。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李派的方法) 梁厚民老师说双点是在单点的基础上,前面加上一个点,后面加上一个点。

4、混合点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用腕将节子托起时,姆指下按,撞击底板机,发出『嗒』的单点机声音,此节奏适用于『垛板』为1/4节拍,速度较快。

嗒×××××××
4、垫点儿:
用于句子的结尾处。

在演唱肘惟恐节子音量压演唱嗓音,因此,节子的音量要适当,当句子结束时,再加大节子的音量由于上述要求,才产生了『垫点儿』,但速度和演唱时一样,发出『嘀嗒』的声向,大致分为三种。

(1)句尾垫点儿:
○满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嗒○
(2)无板垫点儿:
句子演唱时无拍节,和说话样,使用垫点时再加节奏。

象『山东快书』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后加『铜板』的过门儿。

二武松一听火往上撞。

○嘀嗒嗒○(3)达花垫点儿:
句尾加垫点,发出『嘟』的长音,或句中加垫点机。

○一轮红日东方起,看日出,(嘟.....嗒○)您奔东岳蹬泰山。

5、颠点儿:
将节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姆指按住节子的『顶端』,腕子上下颠动,发出来『嗒』的单点声向,节奏1/4节拍,一字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
6、火车点儿:
与火车行进时发出的节奏相仿。

要求速度均匀,双人快板或数来宝适用此点机,因它节奏鲜明一拍即合。

嗒×× 嗒×× 嗒×× 嗒××
7、晃板:
无有节奏,姆指放在节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动,达续发出『哗』——的声音,表现紧张的情节适用于此点儿。

8、拈花:
将节子平端,用腕颠起发出『嘀』的声音,姆指放在节子的腰部,当颠起后碰出姆指发出『嗒』的音,随即挡回撞击底板机。

姆指与拈花相似。

胳膞可伸、可缩、可前、可后、可长、可短、可上、可下,此节奏适用于配合各种人物的动作,表现快活。

嘀嗒嘀嗒× 嘀嗒嘀嗒×
9、凤点头:
姆指将节子的顶端按住,拳至与耳相齐,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齐,发出『嘀』的音,然后,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齐,发出『嗒』的音,如此反复,由于节子上下舞动如鸡啄碎米,因此称为『凤点头』,此点机适用于『贯口』或『结尾』时使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10、混合点儿:
前边所述各种板式的结合。

『单点儿』、『双点儿』、『晃板』,等达环套用,可根据情节变化,起承结合,配合不同的板点机,也许一句当中前半句是『火车点儿』,后半句就改为『风点
头』。

总之,变换频繁,适用于一些高难度的情节及人物处理,混合点的创造在人物多变,情节复染的处理上,给快板书演唱表演,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场板
”开场板〃使用于快板书演唱的开端,起到很好的”拢神〃效果(凝聚观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书表演的一大特色。

在前两节的竹
板操作基础上,”开场
板〃更重于左右两手,节子与大板的互相搭配,难度也更大。

”开场板〃是由各种不同的板式所组成的,组合则因人而异,可以任意拆组。

由于”快板书〃演唱的派别不一样,”开场板〃的演奏也不同,这里综合几位快板书名家的打法,分类解说,参照如下:
1、基础板:
是开场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种花点儿,转换的扭带。

起着运接的作用,是最基础的点儿,由始至终全用此点儿贯穿。

起板时,节子甩动两下发出”嗒、嗒〃的两声响,规定出节奏,然后大板与节子配合。

节子:│ 嗒0 │ 嗒0 │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0 0 │ 0 0 │ 特0 │ 呱0 │ 呱0 │ 呱0 │
2、鸳鸯点儿:
大板采用”下点上敲〃的板式。

下点时,姆指穿入两块竹板之间,撑住线绳处。

以右手虎口夹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发出”台、台〃像小锣一般的声音。

然后扬起前板,连续板落,发出”呱〃的声音。

由于细声粗声结为一体,故称之为”鸳鸯点儿〃。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台台│ 0 台│ 0 台│ 台0 │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呱0 │
3、马蹄点儿:
这种板式酷似马蹄行走的声音,发出”勃〃,”得〃的声响。

演奏时,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横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线处,其余四指弯在底板前面侧边;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垄处(凹面),形成”共鸣箱〃。

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勃〃的声音。

然后掌心动作不变,用姆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余三指张开;手腕转动,用底板敲击前板,发出”得〃的声音。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大板:│ 勃0 │ 得0 │ 勃0 │ 得0 │
4、剃头:托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夹〃的声音。

右手大板扬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两板迭接处,两板平行成一字。

转动手腕,以大板前
板的前缘,往节子底板的顶端敲击,发出”啪〃的声音。

然后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缘,搭在节子底板的顶端,顺势拉下,在节子的前四块板上端,轻轻括出较长的”聒~〃的声音。

节子:│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大板:│ 0 啪│ 0 聒~│ 0 啪│ 0 聒~│
5、滚板:
衔接在”剃头〃板式之后专用的板点。

由于大板的动作,呈现划弧一般的滚动,所以称为”滚板〃,共有三个碰击点。

当”剃头〃板式收尾时,也就是”聒~〃的声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转,以节子下端,撞击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发出”翻〃的声音。

接着,节子不动,右手腕向上翻转,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击节子下端,发出:”挑〃的声音。

随即,在节子发出两拍”夹、夹〃的声音中间,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横向撞击节子第一块板的中段处,发出”撞〃的声音。

节子:│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夹0 │
大板:│ 0 啪│ 0 聒~│ 翻挑│ 0 撞│ 0 0 │
6、莲花板:
演奏此板式时,节子不再抖动。

用姆指将节子的腰部捏住,靠虎用运腕力,将节子快速抖动,发出”嘟~〃的声音;延长两拍后,用大板将节子的节奏切住,这就是莲花板的打法。

由于”嘟~〃的声音达续两拍,比起其它板式的节奏花样要特殊,因此称为”莲花板〃。

节子:│ 嘟....│....0│ 嘟....│....0 │ 夹0 │ 嘟....│....0 │
大板:│ 0 0 │ 呱0 │ 0 0 │ 呱呱│ 0 呱│ 0 0 │ 呱0 │
7、连板:
大板高高扬起,达续敲出,节子根据大板的拍节,配合节奏。

此板式在”对口快板〃或”数来宝〃中经常使用。

节子:│ 嗒嘀喀│ 嗒嘀喀│ 嗒嘀喀│ 嗒0 │
大板:│ 呱0 │ 呱0 │ 呱0 │ 呱0 │
8、收尾板:
开场板即将结束时使用,速度缓缓减慢,为起唱做好准备。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呱 0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0 呱│ 0 0 │
节子:│ 嗒0 │ 嗒嘀喀│ 嗒嘀│ 嗒嘀│ 嗒0 │ 大板:│ 特0 │ 特0 │ 0 呱│ 0 0 │ 呱0 │
节子:│ 嗒嘀喀│ 嗒嘀│ 嗒0 │
大板:│ 0 0 │ 0 0 │ 呱0 │ │
第三篇:20度打法
【20度打法】
距离力度距离力度10 11 5719 12 6025 13 6330 14 66
【30度打法】
距离力度距离力度14 1120 12
1036 15 6940 16 7244 17 7448 18 7651 19 7854 20 80
24.7 28.7 32.3 35.7 38.8 41.8 44.7 47.5 13
1517 18 19 20
50.2 52.8 55.3 57.9 60.3 62.7 65.7 67.5 69.8 72.1
【50度打法】
距离力度距离力度2 3 4 5 6 7 8 9 10
14.1 20.1 24.8 28.8 32.5 35.9 39.0 42.0 44.9 48.3 11
15【65度打法】
右侧可3+2埋人(大炮效果最佳,须在右侧)
50.5 53.0 55.5 58.0 60.5 63.0 65.5 68.0 70.0 72.5
距离力度距离力度2 3 4 5 6 7 8 9 10
13.0 21.0 26.0 31.5 37.0 41.0 44.0 48.5 53.0 56.0 11
58.0 61.0 64.0 67.0 70.0 73.0 76.0 79.0 82.0 85.0
【半抛打法】
所谓半抛,也就是不用尽全力的抛射打法。

半抛的基本角度是90
度,根据距离减角度,力度始终是60。

基本公式:90-(距离乘2)+-(风力乘2)=角度(风力顺+逆-)打个比方,距离是7,逆风1.9,那么角度就是90-7*2-1.9*2=73(小数忽略不计),力度始终是60。

【高抛打法】
高抛实际上是游戏中一种常见打法,也是高手必备的打法。

高抛的基本角度是90度,根据距离减角度,力度始终是95。

基本公式90-距离+-(风力乘2)=角度(风力顺+逆-)
打个比方,距离15,逆风2.7,那么角度应该是90-15-5.4=70(小数可以忽略不计),力度始终是95。

第四篇:台球打法
击打侧旋球的方法
侧旋转是击打主球中心垂线以外的其他部位,使主球产生侧旋。

它的击打方法与击打正常的高中低杆在身体动作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瞄准过程有区别于普通杆法。

由于击打的不是主球的中心垂线,因而不能用主球球心直接瞄准入球点。

如果不考虑侧旋转会使主球改变运行方向这一因素,那瞄准就可以看作在普通瞄准的基础上,将球杆整体平行移动到侧旋球的击球点上。

(如图1)
侧旋转的瞄准并非上文假设那么简单,上图的瞄准方法只是在主球与目标球距离很近或侧旋转不强烈时才适用。

由于主球的侧旋与台面会产生摩擦,摩擦力方向与主球运行方向不一致也不相反,两个力产生的合力作用在主球上,会使主球改变方向,因而与台面的摩擦力会使主球在本来运行方向的同时逐步向侧旋方向偏离。

(如图2)主球偏离的多少取决于侧旋的强度,偏离大小与侧旋强度成正比,也就是侧旋越强偏离越大。

因此,在瞄准时要考虑到主球运行到目标球这段距离会产生多大的偏离,在(图1)的基础上向偏离的反方向让出一点距离瞄准,这个距离的大小就是主球在这段距离偏离的大小,击球后使主球运行小弧线击打到入球点。

(如图3)这一瞄准方法称为“让点”。

侧旋转技术的作用
1、对主球运行方向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