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实验高中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莘县实验高中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生物试题
说明:1、本试题共分两卷,i 卷为选择题,共
60分,n 卷为简答题,共 40分。
2、i 卷涂在答题卡上,n 卷做在答案页上。
再生第 4 只小羊,其毛色 (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 一定是黑色的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 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
子 第I 卷 选择题(60分,1 — 40每题1分,41 — 50每题2分)
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
3 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
C 1/2
D 1/5
DNA 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 )
B 细胞可能刚好有丝分裂完成 B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B 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50〜100次,统计小
A 细胞中DNA
7、 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局限性的是(
A 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B
C 不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两个个体杂交得到 1/8 的 aabb 个体,则这两个
个体的基因型为(
A Aabb x aabb
B Aabb x Aabb
C 10、某生物的肝细胞分裂后期有 40 条染色体,
细胞内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目依次是(
20、 20 C
8、 9、 A . 20、 40 )
.接受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从个体水平解释生物的进化
)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①②③ D. ④⑤⑥
④减数第二次分 ) Aabb x AaBb D . AaBbx AaBb 则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期, ) . 40、 20 . 40、 40
5、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同时分别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
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1/3 B .1/4
6、A和B是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B. 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
C. A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
D. 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64 条,公驴的体细胞有染色体62 条。
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骡11、母马的体细胞有染色体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A.61 B .62 C .63 D .64
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基因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 .细胞多样性
1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蓝藻④豌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④D.①②④
14、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
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 TtBb 禾口ttBb
B. TtBb 禾口Ttbb C . TtBB 禾口ttBb D . TtBb 禾口ttBB
1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
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 4 和9
B . 4 和27 C. 8 和27 D. 32 和81
16、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 去雄后人工授粉
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A. ①④⑦
B.②④⑥ C .③⑤⑥D
.①⑤⑥
17、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 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 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 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 3 : 1,则甲为杂合子
1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
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 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 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 2: 1
19、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 1 : 1 : 1 :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
2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2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 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③着丝点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①③⑤ D .①②④ )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
⑦
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 分子数目不变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2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分裂间期D减数分裂末期
23、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
表示次
24、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
体数目依次是()
A 4、4、2、2
B . 4、4、4、2
C . 8、8、4、4
D . 8、16、8、4
2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
A.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26、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中小鼠死亡的是()
A. S型菌的DNA^ DNA酶T加入R型菌宀注射入小鼠
B. R型菌的DNA^ DNA酶T加入S型菌T注射入小鼠
C. R型菌+ DNA酶T高温加热后冷却T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D. S型菌+ DNA酶T高温加热后冷却T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27、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5%嘧啶占55%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
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A. 蓝藻、变形虫B . 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
C.硝化细菌、SARS病毒 D . 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
28、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通常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 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段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29、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30、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
A.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D. mRNA分子中的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
31、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 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
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 330 B . 660 C. 990 D . 1320
32、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
B .每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tRNA
C .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
33、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 、噬菌体的DNA 和氨基酸 B
34、在氮源为14N 和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 其DNA 分子分别为14N — DNA 相对分子
质量为a )和15N — 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b )。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上,再 连续繁殖两代(I 和H ),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实验的叙 述不正
确的是(
)
A. I 代细菌DNA 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
B. H 代细菌含 15N 的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1/4
C. 预计川代细菌 DNA 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为
(7a + b )/8
D.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5、 下列哪项不是可遗传的变异?(
)
A •经生长素处理的未受精的番茄果实无种子
B •紫外线照射后的青霉素菌株产量大大提高
C •三倍体的菜不能产生后代
D.花药离体培养出的水稻植株出现高度不育
36、 中国返回式卫星所搭载的水稻种子, 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
600kg , 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 10天,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
A.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37、小黑麦的精子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用这种小黑麦的茎尖细胞、花药分别进行离体培养,
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八倍体、单倍体 B. 四倍体、 单倍体 .氨基酸由mRN 嶠码子决定
)
、噬菌体的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DNA 和氨基酸
D
、细菌的DNA 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AAC 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 A. 一定有害的 B. 一定是有利的
C.四倍体、二倍体
D.单倍
体、单倍体
38、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UU UUG CUU CUA CUG当某基因片段中的GA C突变为
40、右图为果蝇染色体图,若要对此果蝇进行染色体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测定,那么需要测 42、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 ;基因型6种 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
;基因型9种
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43、 某雄性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4对同源染色体,它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精子中的染色
体都来自父方的可能性是( )
A . 1/2
B . 1/4
C . 1/8
D . 1/16
44、 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A 和a 、
B 和b 、
C 和c ,下列四个精子来自于
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
A . aBc 、AbC aBc 、AbC
B . Ab
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45、 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 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子是一个新物种
D.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46、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XX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
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
A. 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 4〜10个家系调查
B. 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 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47、 用15N 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个,该DNA 分子在14N 的培 养基
中连续复制5次。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含有15N 的DNA 分子有两个
B. 只含有14N 的DNA 分子占15/16
C.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2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 32个DNA 分子
48、 一个碱基对可加到 DNA 分子上或从DNA 分子上除去,这种 DNA 碱基顺序的变化是(
)
41、
定的染色体是( ) A . n 川、 w
Y B . n 川、 w X
C. n 川、 w X 、Y
D. n n 川、
川、w 、
X 、Y 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
A.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1)
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2) 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也_
(12分)下图为甲病(A -a )和乙病(B-b )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
C.染色体的变化
D. 不遗传的变异 49、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
DNA 用32P 标记,让其中一个已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 98个噬菌体的DNA 含 32P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环境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 明显的优
势。
这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A
B C D 50、 B. D.
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选择题(40分,每空2 分)
(6分)假设一对等位基因
a 的频率为 A=0. 9, a =0 . 1,那么 AA 、Aa 、aa 三种基因
型的频率分别是
52. (8分)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密码 子
GC A
AC U CG U
GC
G AC C CG C GC
C AC A CG A GC U
AC
G
CG
G
53.
一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目 口 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___________
答下列问题:
(1 )甲病属于___________ ,乙病属于______________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 伴Y染色体遗传病
(2) n -5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 -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出
-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川-10和川-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亲本组合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
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410042
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
54. ( 14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
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
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 ________________ 根据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 。
1110 •□
9 10 11
d
6
5
12
O
8
飞
口正常另
0正常女
■甲摘务
•甲病坎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
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
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
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蟠桃树种自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__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莘县实验高中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第卷选择题(60分,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
第卷选择题(40分,每空2 分)
51、0. 81, 0 . 18, 0 . 01
52、⑴翻译;[3]信使RNA ⑵转运RNA丙氨酸
53、(1) A D
(2)n -5的基因型为aaX'X B或aaX吠n -6的基因型为aaXY
m-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8号
(3)1/8
54、 ( 1)乙,乔化 (2) DdHh、ddhh (3) 4, 1: 1 : 1: 1
(4)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蟠桃与圆桃之比为2: 1
②蟠桃与圆桃之比为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