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爸爸”张小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鼓捣出的微信,诞生仅两年多,目前注册用户就突破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很多网友称他为“中国的乔布斯”,他就是张小龙,被誉为“微信爸爸”。

曾是“无业游民”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读书期间,系里几台当时比较罕见的电脑成了他的最爱。

他还是系里最早学习C 语言的人,当时C 语言才刚刚诞生。

除了软件之外,张小龙对硬件也很在行,
曾特地买了一本香港出版的《无线电技术》,和同学一起做电子线路测试,参加很多比赛。

有同学这样说:“如果后来他没有做软件,而从事硬件的话,也会很厉害。


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张小龙在广州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当程序员,当起了“IT 民工”。

利用业余时间他一个人写代码,开发了处女作Foxmail 。

那是拨号上网非常昂贵的年代,一小时高达8元。

这个当时不到1M 的免费邮箱软件,可以在连上线时一次性地集中收取邮件,用户随后可以下线慢慢阅读。

因为习惯于晚上写程序,白天睡觉,这期间张小龙一度辞职,当了“自由软件写作者”,成了人们眼中的“无业游民”。

1998年,刚出任金山软件CEO 的雷军联系张小龙,问他愿不愿意把Foxmail 卖给金山。

张小龙开价15万元,当时Foxmail 并没有一分钱的收益,维护让他越来越不堪重负,全靠兴趣支撑,他也想干脆一“卖”了之。

但金山的谈判人员认为Foxmail 金山自己也能做,收购没有达成。

到2000年时,官方统计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只有650万台,Foxmail 却拥有了200万用户,占据将近三分之一的上网用户规模!2000年秋季,张小龙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机出现了,博大软件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 ,随后他进入博大任副总裁兼CTO 。

此时的张小龙已被认为是国内第二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

5年打拼成腾讯公司副总裁
2005年3月16日,上市不久的互联网新贵腾讯宣布,整体收购Foxmail 。

张小龙再次成为自己作品的“陪嫁”,进入腾讯广州研发部。

马化腾对张小龙寄予厚望:拯救日益没落的QQ 邮箱,在这一领域与MSN 、GMAIL 等抗衡。

张小龙不再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踏上了产品经理人的新征程,但走得并不顺利。

他接手后陷入对MSN 的疯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产品面世,它无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没有操作的价值。

直到2006年底,转机终于出现。

张小龙放弃之前的做法,用精简、轻便的思路打造新版本。

第二年春天,QQ 邮箱速度问题得到解决并上线,用户量开始缓慢增长。

随后,张小龙的应用创新陆续面世。

其中一个让QQ 邮箱获得高人气的创新,是发送大容量附件功能———与其他邮箱通常只能发送5M 左右的附件不同,QQ 邮箱将附件容量扩大到了1G 。

到2008年,QQ 邮箱已从濒死状态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在张小龙的领导下,QQ 邮箱的创新点
◎文/王丽
“微信爸爸”
张小龙
职场精英
AREER
C

本文主人公
48
.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智慧︼
★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

★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与发现一颗新星相比,发现一款新菜肴对于人类的幸福更有好处。

★人类是所有动物中唯一能够在不感到饥渴的情况下享受吃喝的快乐的物种。

★牲畜吃饲料,人吃饭,可是只有聪明人才懂进餐的艺术。

★饭菜可能对语言的产生也有影响,至少它对语言的精密化起到了作用。

这不仅因为它永远是人们聚会的理由,而且因为吃饭时与吃饭后的轻松气氛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自信与口才。

★美食学的使命注定是让我们过得更舒适,它使爱情更甜蜜,使友谊更牢固,它化解仇恨,
使事情办得更好。

在我们有生之年,它为我们提供了唯一不会引起厌倦的享乐方式。

多达400多个,作为产品经理人,他再成翘楚。

2010年8月2日,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具体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

用微信改变3亿人生活
把QQ 邮箱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张小龙已有些意兴阑珊了。

2010年10月,当他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及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 、Kik 、Whatsapp 等不断出现,直觉告诉他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

他给马化腾发邮件建议,马化腾很快回复同意,并给产品取名“微信”。

按照张小龙的想法,如果能让大家用手机体验到免费短信,那么微信肯定就会被大家接受。

所以在微信1.0版本,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

于是他的团队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贪欲”。

微信第一个转折点是对讲功能的加入;在2011年1月,微信又推出“寻找身边的人”功能,用户数量增长曲线出现了一个陡峭的上升;而当“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与千里之外同样在摇晃手机的人配对聊天时,微信真正引爆了。

2012年8月,微信推出4.2版本,用户可以视频通话
了。

一年后的8月5日,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的微信5.0正式面世。

中国的乔布斯
诞生仅两年多,微信就已经成为同类软件中的霸者,让移动运营商都备感压力。

宿敌奇虎360CEO 周鸿祎坦承:
“自己50个产品加起来比不过一个微信,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只有马化腾拿到了
‘船票’”。

张小龙不喜欢冷冰冰的技术语言,尽管他对产品的执着已经精确到了像素级别。

人们喜欢把他和乔布斯联想在一起,性格同样偏执刚愎、追求完美,将个人风格投射于产品中。

凡是想在他的产品上,动商业脑筋的想法,如果他认为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就会像遇袭的刺猬,不会有丝毫让步。

他往往会收到很多来自公司高层的意见,便会解释为什么不能加商业信息、为什么不合适,坚持自己的想法。

如果对方一定要加,张小龙会说:“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在公众平台上线后,为了防止出现微博上的水军泛滥、频繁刷屏的局面,他硬性规定每个账号每天只能广播一条信息,即使是通过认证的加V 账号,一天的上限也只有3条。

在发现有些网站利用病毒式传播诱使用户扩散信息后,他更是毫不犹豫地砍掉了公众账号内的页面直接读取功能,代之以不那么方便的微信中间页,这样可避免类病毒脚本运行。

面对叫苦连天的营销账号,他只是冷冷地在“朋友圈”里扔下一句话:“从现在开始,微信安静了。


张小龙是广州研发部的“精神领袖”,他提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号。

在他看来,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观察到最人性化的需求;做产品要了解人性,满足用户的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执着。


当你半夜在腾讯微博上抱怨邮箱或是微信的不足时,也许很快就有一名叫Allen 的网友帮你解惑答疑,那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张小龙;如果你尝试下载新出现的移动网络应用产品,那遇到张小龙的机会更大了,只是他可能会沉默不语。



厨房
职场精英
REERA
49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