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操作过程异常情况或偏差的识别及处理程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样操作过程异常情况或偏差识别及处理程序
1.目的:
取样是检验的开始,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批产品的检验结果,因此,取样过程是否正确,对检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对取样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偏差进行识别并加以处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确保检验结果确能体现批产品的性质,同时避免取样过程中对原辅料/包装材料造成污染或交叉污染。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实验室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取样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偏差识别及处理。
3. 责任:
原辅料取样员、化验员、理化检验室技术负责人、质检部长对执行本规程负责。
4. 规程:
4.1原辅料、包装材料:
4.1.1原辅料、包装材料取样流程图:
见附件1.
4.1.2原辅料、包装材料取样岗位产生偏差或异常情况的来源分析:
见附件2.
4.2成品:
4.2.1成品取样流程:
见附件3
4.2.2成品取样偏差及异常情况来源分析:
见附件4
5. 制定、修改与废止:
本细则的制定由质检部负责,修改与废止由质检部技术负责人负责,质检部长批准。
附件1
取样操作流程图:
附件2
原辅料、包装材料取样岗位产生偏差或异常情况的来源分析因果图:
附件3
成品取样流程图:
附件4:
成品取样偏差及异常情况来源分析因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