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迹》“同上一堂课”听课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月迹》练习题
一、作者简介:
二、词语理解。
1.悄没声儿:“悄”读作(),意思是(),另一个读音是(),组词()。
2.多音字注音、组词:
累
3.袅袅:意思是(),组词()()。
三、课文理解。
1.边听课边在课本上划出关键词,画一份月迹图。
2.怎样理解奶奶说的“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这句话?
3.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题吗?
24《月迹》练习题(答案)
一、作者简介: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代表作品:《秦腔》《浮躁》《月迹》等。
二、词语理解。
1.悄没声儿:“悄”读作(),意思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另一个读音是(),组词(悄悄话)。
2.多音字注音、组词:
léi(果实累累)(硕果累累)
累lèi(劳累)
Lěi(累记)
4.袅袅:意思是(烟气缭绕上升),组词(余音袅袅)(花香袅袅)。
三、课文理解。
1.边听课边在课本上划出关键词,画一份月迹图。
2.怎样理解奶奶说的“它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这句话?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那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我们美好的愿望,也就会实现了。
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追寻月迹的过程就是寻找美、发现美的过程。
3.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题吗?
月迹就是月亮变化的轨迹,记叙了孩子们寻月的过程,描写了美丽的月色,赞美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寻月的过程,就是人们追寻一切美好事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