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摘要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思想
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要更具有知识性、灵活性、创造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不断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
构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因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从教条件,
这将直接影响到政治教学的质量,影响政治课程改革进程。
本论文的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并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路径和方法。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了教师知识结构在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概况,以及国内对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已经给
予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国内对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还没
入研究。
第二部分首先对知识结构、教师知识结构和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当前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展开研究,重点考察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并给予详细的描述,为下文的政
治教师知识结构现状分析和完善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三部分采用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成果,把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的同时,将它分为四部分,即:政治学科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
和政治教学实践性知识。
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
现状,发现了政治教师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
因。
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发现的各方面问题,笔者一一对应的提出了完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建议,分别为:加强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加强条件性知识的
理解与应用、加强背景性知识的涉猎和了解、加强实践性知识的总结和内化、
建合理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
?
结论部分简述了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对全文下了一个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
究的角度和思考。
?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知识结构教师知识教师知识结构
I?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rapidly,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put forward the new higher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hould focus o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gh school st udents’ growing need, which requires the politics
teacher's teaching is more flexibility, creativity and knowledgeable. The politics
teachers only improv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quality just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Because the perfect knowledge
structure is the basic teaching conditions for each teacher,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olitics teaching, affect political course reform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ason for the research and
significance, and illustrat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methodsThe first part literature review, mainly elaborated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n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bout domestic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Pointing out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research of knowledge structure have add ressed, and have achieved some
research results, but at present domestic to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is
not in-depth researchThe second part, first to discuss the basic concepts, includ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Then taking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launch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focusing o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o gi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This
provides practice foundation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belowThe third part, tak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materi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require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bout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thinking of the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II?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structure as a organic whol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namely: the
political discipline ontology knowledge, conditional knowledg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knowledge.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 e structure, found that the
politics teachers in this aspect exists some problems, and expounds the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these problemsThe four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third chapter on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one-to-one advice in order to complete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namely: to strengthen ontology knowledge’s learning and
research,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nditional knowledge, to
strengthen the dabbl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strengthen
practical knowledge’s summary and internalization, construct reasonable politic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orking content, drew a
conclusion for this paper, and put forward the further research angles and thinksKey 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nowledge structure; teachers’
knowledge;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III?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II
目录 IV
导言. 1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1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一.文献综述2
(一)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综述. 2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综述 6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概念讨论与现状描述. 7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概念讨论. 7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构成的现状描述. 9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分析. 14
(一)政治学科本体性知识14
(二)条件性知识. 17
(三)背景性知识. 20
(四)政治教学实践性知识22
(五)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24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25
(一)加强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25
(二)加强条件性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27
(三)加强背景性知识的涉猎和了解 28
(四)加强实践性知识的总结和内化 28
(五)构建合理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 30
结论 30
参考文献32
附录1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现状的调查问卷 34
附录2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访谈提纲 38
致谢 39
IV?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导言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成功与否与教师素质息息相关。
而教师知识恰恰是教师素质中最基本的构成,研究教师知识结构对新
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师知识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
关注。
在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中,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去年 9 月份,我到上海市向明中学进行教育实习。
听了两周的课后,指导
老师开始安排我上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感觉到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很多知识,
我现有的知识储备完全不够。
每次都要查找和重新学习许多知识,这让我感觉十
分吃力。
不禁怀疑:我这么多年学习的专业知识都哪里去了?之后,和实习的同
学们交流了这种情况,他们也反映在教学中使用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高中政治老
师所传授的知识。
这激起了我对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欲望,最终促成本篇论
文的完成。
研究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是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要
促进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使政治教师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
其次,政治
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是提高政治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学生获得的知识很大
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传授,所以政治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于提高政治教
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最后,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
改革的题中之义。
新课程提出六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有四条目标与教
①
着密切的关系。
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政治教师起到关键性的作
用。
而政治教师知识结构正是教师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
另外,政治教师尤其是
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范教育,因此,本研究对于师范院校中思
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专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一,笔者利用校园网络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可以收集到比较全面的相关资料,确保文献的充分。
其二,笔者本科专业是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阶段的同学有很多成为一线政治教师,有的则与我一样,通
过考研进入了新的师范院校。
无论是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个案访谈还是收集各师①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能为我提供很多隐性资源,确保我获得
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其三,2011 年下半年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使我
接
触了许多一线政治教师,从他们那里也可以获得本研究的所需信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主要关注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力图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厘清并完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
具体来说,要解决这
样几个问题:第一,当前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当前政治教师知
识结构存在哪些变化和缺陷。
第三,当前政治教师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并且如何
完善。
为此,本文分四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综述了教师知识结构和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在对主要概念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描述了调查研究的
情况;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了政治教师知识构成各部分的内容
并分析了调查研究的结果,找出当前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缺陷以及产生这些缺陷
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缺陷及分析,提出了完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
对策。
本论文涉及政治学、政治学科教育学、认知心理学、教师教育等内容,也涉
及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等多个复杂的领域。
主要通过两个路径进行研究:其一,
通过对一线政治教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总结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情况。
其二,
通过收集和查阅材料,总结当前政治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
核心课程,来分析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研究中采用了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一)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综述
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都非常重视。
但是,教师教育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的新高潮。
教师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备受关注,国内外都获得了一
些成果。
1.国外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概况
2?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逐渐兴起。
教师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领域随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研
论。
总体上看,学界对“教师知识”研究主要有两条线索:其一是沿着舒尔曼提
出的教师知识基础而进行的研究;其二是教师实践知识研究。
今天,这两种研究
①
思路有走向综合的趋势。
(1)教师的知识基础研究
教师的知识基础研究线索是指同社会上其他专业教育如医生、律师教育一样,教师教育也要探索构成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基础”。
在西方,最早对教师
知识进行系统探讨的是艾尔贝兹,而对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并影响深
远的人物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他当时任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提出了包含
七种成分的教师知识基础模式。
继舒尔曼之后,格罗斯曼、伯利纳、普特南和博
克等人也提出了教师知识的分类。
舒尔曼在对专家和新手比较研究以及教学行为研究的分析基础之上,认为教学需要七种知识的支撑,即:①学科内容知识;②一般教学法知识,这包括组织
和管理课堂的一般性策略;③课程的知识;④学科教学法知识,包括学科知识
呈现知识和学生关于特定学科的前知识或已有知识;⑤学生知识;⑥教育环境的
②
知识,包括小组、班级、社区等的知识;⑦有关教育宗旨、目的的知识。
舒尔曼强调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够将该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及具有学科教学法知识,它表现为教师知道如何针对学习者的能力
与兴趣及其理解难点,使用讲解、演示、举例、类比等方法呈现学科内容。
在舒尔曼的教师基础知识模式的基础上,格罗斯曼把教师的基础知识分为:
①学科内容知识,包括学科的内容知识和学科的教学法知识;②学习者与学习的
知识;③一般教学法知识,包括管理与组织课堂的知识和教学的一般策略方法;
④课程知识,这是指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与发展及各年级课程发展的知识;⑤教育
③
情境知识,包括学生、班级、家庭及社区的知识;⑥自我的知识。
格罗斯曼还把舒尔曼所强调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扩展为学科教学总体目标与内容、学科教学手段与策略、学生的学科理解、学科课程与教材等四个方面。
①
张敏.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②Shulman, L.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vol.15,no2,pp.4-14
Shulman, L.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7,vol57,nol.p.1,?
③Grossman, P.L. Teachers’knowledge. In T. Husen &T.N. Postlethwaite Eds.,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ed.New York:Pergamon,1994.pp6117-6122?
3?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除此之外,关于教师知识基础的分类研究,其他学者还持有相似但有区别的观点(见表1):
研究者教师知识分类
①学科知识;②课程知识;③教学法知识;④关于自我的
①
艾尔贝兹
知识;⑤关于学校背景的知识
伯利纳①学科专长;②课堂管理专长;③教学专长;④诊断专长
②
普特南和博克①一般教学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学科教学法知识
克若博和凯瑞顿①教育的知识;②教学法的知识;③课程的知识
表 1 美国不同学者对教师知识基础分类的不同观点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无论研究者如何对教师的基础知识进行划分,基本上都包含了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教学环境知识、学习者及特点知识等。
(2)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
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线索是要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性知识”
的内容与性质。
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教师知识研究的人物有施瓦布、舍恩、波兰尼、
艾尔贝兹等人,他们认为教师拥有的知识是一种独特的知识,只能在长时间的教
学实践中才能形成,具有情境性、个人性、实践性、模糊性的特点。
施瓦布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
③
舍恩于20世纪70年代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关注“专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的关
系。
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对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反思性实
践者”的专有名词,取代了过去“技术熟练者”的说法。
而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
波兰尼在《人的研究》(1957)一
④
书中明确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显性知识” ,一种是“默会知识”。
这
些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为以后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最早正式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的是艾尔贝兹。
1983年,她使
用跟踪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教师个案研究,归纳出教师实践知识的五个方
面,即:①有关自我的实践知识;②有关教学环境的实践知识;③有关学科内容①Elbaz F. Teacher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London:Croom Helm,1983,pp.216?
②Borko, H. & Putnam, R.T. Learning to teach ,In David C. Berliner & Robert C. Calfee
Eds.,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Macnmillan, 1966.pp.637-709③(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88④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4?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的实践知识;④有关教材的实践知识;⑤有关教法的实践知识。
她认为实践知识
“突出了教师情境的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知识理解
①
为教师对该情境反映的一个函数”。
显然,艾尔贝兹认为教师知识是动态的,
种变化是随课堂实施环境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后来也有一大批教师个人知识研究问世,渐渐与教师知识分类研究走向综合。
比如,美国学者斯滕伯格认为,教师知识应包含有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的
②
知识、实践的知识。
2.国内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概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相当薄弱,专门详细研究教师知识结构的著作还没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教育学》、《教学论》等著作都
会涉及到教师知识结构这一概念,但多为概要提出,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论证和分
③
析。
总的来说,国内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有以下四种取向。
(1)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取向
南京师大《教育学》编写组把教师的知识分为:各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④
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李秉德、李定仁认为教师的知识有:专业知识、
⑤
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等人的研究突破了教师知
究的平面化限制,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多层复合的。
主要有三层:最基础层面,
包括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基础和技能;第二层,1
2门学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第三层,教育学科类,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
开展教学活动的专门知识构成。
这三个层面的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结
⑥
合。
(2)功能取向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些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等人从知识功能出发,把教师的知
⑦
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这种研究取
向注重研究教师知识的性质、组织和内容。
①Elbaz F. Teacher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London:Croom Helm,1983②[美]斯滕伯格,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
第1期?
③
朱晓民,张德斌.近二十年来教师知识结构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④
南京师大《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⑤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⑥
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⑦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5?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3)学科教学取向
这是我国一些年轻学者借鉴西方关于教师知识研究的成果,从侧重学科教学的角度提出的观点。
白益民把教师的知识结构划分为五部分:普通文化知识、专
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个人实践知识。
而刘清华认为
教师知识结构由八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性教学知识、学生
①
知识、教师自身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目的及价值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4)实践取向
陈向明根据教师知识的实际存在方式,把教师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大类。
前者呈外显状态,后者呈内隐状态。
实践性知识包括教育信念、人
②
际知识、自我知识、情景知识、策略性知识与批判反思知识。
我国这四种研究取向,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都属于教师知识
基础研究,即西方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第一种线索。
但是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
我国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比较注重更广泛的文化背景,普通文化常识是教师知识
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强调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普通文化常识是对教师知识“博”
与“专”的辩证认识。
在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才能成为
有源之水。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综述
正如前文所述,国内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非常薄弱。
加之一些现实性的原因,学者们对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截至2012年3月,通
过中国知网搜索到的关于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文章仅为6篇,刊登于《思想政治
③
课研究》的仅有2篇。
总体来说,目前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
个方面: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构成和完善。
分别有5篇和2篇专门的研究文章。
在这些研究之中,有的研究者从理论层面阐述,如万荣斌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作者以林崇德等学者提出的及教师知识结构理
论为依据,结合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构建了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而《上海
市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改进》一文则从实践调查出发,通过考察
中学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①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②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③《思想政治课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的一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类
双月刊,主要栏目有: 《思想政治》教材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研究、高考改革研究、教学研究心
得等栏目。
国内统一刊号:CN31-1771/G4。
?
6?华东师范大学 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
但是,学者们提出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更大程度上是出于研究者的理想,也就是说他们提出的政治教师知识结构倾向于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而不是实际拥
有的。
尽管有些实证调查的研究试图揭示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实然”状态,但
还是没能深入分析与论证。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概念讨论与现状描述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概念讨论
在描述政治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之前,笔者先对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等基本概念进行简单讨论。
这样既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坚实
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的知识结构(1)知识结构
关于知识结构的概念,目前存在许多说法。
《辞海》把它高度概括为“知识
①
系统诸要素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而百度百科把知识结构解释为“一个人经过
②
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
”
国内一些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知识结构就是由不同的知识类别组成的,这些知识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
③
形成一个以恰当比例关系组成的整体。
也有人认为知识结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
需要,对人类知识体系作一定的选择,并对其动态的组合,形成个体特定的结构。
④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家对知识结构这一概念的说法不同,但
基本上都认为知识结构具有两种特性:
第一,具有整体性。
一切事物都是有机的整体,知识结构与其他事物一样, 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要素组成,并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
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具有有序性。
知识结构这一整体各部分之间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有序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如从低到高、由核心到外围等层次。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1953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