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题)
1、某住宅区项目向一个河流排污,河流排污口上游无污染源汇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水质调查时应选择的参数是()。
A.苯类
B.氟化物
C.磷酸盐
D.挥发性酚
【答案】 C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
B.Ⅰ类建设项目
C.Ⅱ类建设项目
D.Ⅲ类建设项目
【答案】 C
3、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6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80m的
敏感目标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高速路中心线两侧()范围内。
A.35±5m
B.200m
C.260m
D.280m
【答案】 C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
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途径及其可能造成的()。
A.资源利用冲突加剧
B.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C.生态功能丧失
D.人群健康风险
【答案】 D
5、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
锅炉,其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
(2015年)
A.8m
B.15m
C.30m
D.45m
【答案】 A
6、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倍以上。
A.1
B.2
C.3
D.4
【答案】 B
7、调查范围: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中包含氮、磷或有毒污染物且受纳水体为湖泊、水库时,()评价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整个湖泊、水库。
A.一级
B.二级
C.三级A
D.三级B
【答案】 A
8、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计算。
A.逐时或逐次
B.逐日或逐次
C.逐日
D.逐日或逐时
【答案】 A
9、某工厂南侧厂界处设有8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
民住宅。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工厂南侧厂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
设测点
B.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
处另设测点
C.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
D.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
设测点
【答案】 B
10、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取样。
A.水质
B.定深水质
C.潜水层水质
D.地表水
【答案】 B
1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共划分()。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答案】 B
12、(2012年)38.某企业位于2类声功能区,距离厂界200m的敏感目标处昼间为60dB(A).夜间为5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范围应为()
A.厂界外200m范围内
B.距企业声源外200m范围内扩大至满足
C.2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D.扩大至满足3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答案】 C
1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主要评价内容的是()。
A.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B.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中已经或正在造成的影响提出监控要求
C.明确公众对规划实施区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方案
D.对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要求
【答案】 A
14、(2017年)铁路货场边界噪声控制应执行的标准是()。
A.《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C.《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B.重点关注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C.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影响趋势
D.分析项目生态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答案】 B
16、(2016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8计算距离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声源,r>D
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
D.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答案】 C
17、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的范围。
A.500m
B.5000m
C.2000m
D.200m
【答案】 D
18、(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焚烧厂生
活垃圾渗滤液和车辆清洗废水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有()。
A.车辆清洗废水可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B.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C.车辆清洗废水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D.生活垃圾渗滤液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答案】 B
19、(2019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厂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
是()
A.1类场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
流影响区
B.1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
区
C.II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II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答案】 D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的是()。
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
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
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物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答案】 A
2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可不包括()。
A.生态系统组成
B.生态系统结构
C.生态系统功能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D
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
A.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及主要内容和要求
B.公众意见、会商意见的回复和采纳情况
C.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
D.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案】 A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
先采用()。
A.地方标准
B.国际通用标准
C.欧盟标准
D.某跨国企业标准
【答案】 B
24、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一般执行()。
A.《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
B.《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C.《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答案】 B
25、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各种打桩机在城市建筑施
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A.75d
B.禁止施工B85dB禁止施工
C.75dB.65dB
D.85dB.75dB
【答案】 B
2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I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水质影响评价,可采用()进行评价。
A.类比法
B.标准指数法
C.数值分析法
D.对比分析法
【答案】 B
27、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是以连续t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 内以()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A.昼间
B.夜间
C.任意时间间隔
D.等时间间隔
【答案】 D
28、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水泥窖排放的氦氧化物
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
C.铅冶炼装置排放的铅及其化合物
D.石化企业工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
【答案】 B
29、《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不适用于()。
A.耕地
B.园地
C.农村房屋建设用地
D.牧草地
【答案】 C
30、(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要求中,不符合噪声防治措施制定原则的是()。
A.工业项目应针对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制定噪声防治措施
B.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根据铁路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制定噪声防治措
施
C.公路项目应针运营近、中、远期对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噪声
防治措施
D.应从声源降噪、传播途径降噪和敏感目标自身防护等角度制定噪
声防治措施
【答案】 B
31、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
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
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
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水泥窑处理
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答案】 B
3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对规划要素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不符时,
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B.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C.规划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时,应提出明
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D.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
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程度或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时,可不
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 D
33、下列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
B.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C.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
D.溶洞区
【答案】 A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小河可只设1条取样垂线
B.河宽小于50m的大、中河设2条取样垂线
C.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设3条取样垂线
D.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应相等
【答案】 D
35、某新建高速公路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内有工厂4座、仓库3座、居民住宅48处、学校2处。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应预测的声环境敏感目标为()个。
A.50
B.53
C.54
D.57
【答案】 A
3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工业点源颗粒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火电厂碎煤机集尘排气筒
B.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水泥窑排气筒
C.陶瓷隧道窑烟囱
D.水泥厂回转窑排气筒
【答案】 A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是()。
A.节能减排
B.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
C.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D.满足清洁生产
【答案】 A
38、浅水感潮河段和入海河口,可采用()。
A.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B.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C.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
D.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答案】 C
3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
A.近岸海域
B.处理后的城市污水
C.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D.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
【答案】 C
4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可能影响程度
B.可能影响范围
C.排污特征
D.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答案】 B
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关
于正常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源强的确定方法正确的有()。
A.应结合工程分析和相关设计规范确定
B.应结合地下水环境保护设施或工艺设备的系统老化
C.应结合地下水环境保护设施或工艺设备的腐蚀程度
D.应以工程分析确定
【答案】 A
42、某企业车间外墙安装甲、乙两台风机,其中甲风机昼间运行
8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6dB(A);乙风机昼间
运行16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A)。
关于
该居民点处甲、乙风机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大小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甲风机Ld大于乙风机Ld
B.甲风机Ld等于乙风机Ld
C.甲风机Ld小于乙风机Ld
D.甲、乙风机L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 B
43、(2017年)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
定的控制项目是()。
A.氨
B.苯乙烯
C.氯乙烯
D.二硫化碳
【答案】 C
44、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重点考虑()、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以及废水排放的优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选择。
A.污水计量系统
B.污水集中处理
C.后期雨水系统
D.污水净化系统
【答案】 B
45、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单位排放(包括泄露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位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A.月平均监测值
B.监测总数平均监测值
C.一次最大监测值
D.日平均监测值
【答案】 C
46、(2017年)受条件限制,某企业拟建的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2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15m高度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该企业排气筒二甲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kg/h。
A.0.32
B.0.40
C.0.64
D.0.80
【答案】 A
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m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 A
48、(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液体物料成分等进行识别
B.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
识别
C.地下水环境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的工程
特征进行识别
D.对于随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运营期的变化特征分初、中、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答案】 C
49、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明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社会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提出降低影响
的对策与措施。
A.评价因子
B.危险因素
C.社会变化因素
D.评价标准
【答案】 A
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地下水水质特征
B.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C.边界条件
D.参数类型
【答案】 D
51、(2014年)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离高速公路中心线28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高速公路中心线390m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距离高速公路中心线()范围内
A.100m
B.200m
C.280m
D.390m
【答案】 C
52、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
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
【答案】 D
53、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次的连续观测资料。
A.6
B.12
C.24
D.36
【答案】 C
54、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设计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兼容
B.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C.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缝隙
D.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3
【答案】 D
55、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
A.昼间60dB(A),夜间50dB(A)
B.昼间65dB(A),夜间55dB(A)
C.昼间70dB(A),夜间55dB(A)
D.昼间75dB(A),夜间55dB(A)
【答案】 C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A.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
B.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
C.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答案】 C
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三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飞机噪声测点。
A.1~4个
B.9~14个
C.12~18个
D.3~9个
【答案】 C
58、(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答案】 D
59、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答案】 A
60、对某铅锌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该矿区附近农田应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标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B
多选题(共50题)
1、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依据。
A.应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等综合确定
B.评价范围外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需延伸至所关心的目标
C.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确定
D.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答案】 ABCD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分析判定项目()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
A.选址
B.选线
C.规模
D.性质和工艺路线
【答案】 ABCD
3、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包括()。
A.规划协调性论证
B.环境合理性论证
C.可持续发展论证
D.目标可行性论证
【答案】 BC
4、根据GB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不得在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的有().
A.医院集中收集的废输液袋
B.检测机构收集的含有机溶剂废液
C.核工业废料
D.废铅渣
【答案】 ABC
5、下列有关乡村声环境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B.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C.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D.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答案】 ABCD
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调查、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和()等。
A.风险识别
B.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C.风险预测与评价
D.环境风险管理
【答案】 ABCD
7、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海域功能区的()。
A.海水水质
B.浮游生物
C.海域底质结构
D.鱼类洄游通道
【答案】 AD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专项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有()。
A.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特征进行适当调整
B.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幅度可以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C.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D.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答案】 ACD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不同深度的评价
B.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必要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
C.给出推荐方案,并结合比选结果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D.给出推荐方案,无需再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 BC
10、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目标说法正确的有()。
A.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设定
B.由实施环境现状监测单位的监测能力确定
C.拟在相应规划期限内达到的环境质量
D.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答案】 ACD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规定,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分为()类。
A.源头控制措施
B.过程防控措施
C.期满防控措施
D.综合防控措施
【答案】 AB
12、土壤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主要包括()。
A.皮肤接触土壤
B.经口摄入土壤
C.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D.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E.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上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答案】 ABCD
13、声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是()。
A.声源的类别
B.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
C.声源种类
D.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的地域
【答案】 AB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B.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
C.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D.对新建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答案】 BD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不同深度的评价
B.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必要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
C.给出推荐方案,并结合比选结果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D.给出推荐方案,无需再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 BC
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是()
A.突出重点
B.科学评价
C.早期介入
D.依法评价
【答案】 ABD
17、下列方法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的是()。
A.类比分析法
B.收集资料法
C.专业判断法
D.现场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