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国馆多媒体系统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章系统综述 (2)
项目概述 (2)
系统总体结构 (4)
第2章方案说明 (4)
项目一:(7000平米多功能厅) (4)
2.1.1.概述 (4)
2.1.2.音频系统 (4)
2.1.3.扬声器布置方式 (5)
2.1.4.视频显示系统 (5)
2.1.5.摄像系统 (5)
2.1.6.信号切换系统 (6)
2.1.7.数字会议及同声传译系统 (6)
2.1.8. 智能集中控制系统 (9)
项目二(600平米多功能厅) (9)
2.2.1.概述 (9)
2.2.2.音响扩声系统 (10)
2.2.3.扬声器布置方式 (10)
2.2.4.其他 (10)
项目三、四(贵宾会议室、高级小会议室) (10)
2.3.1.概述 (10)
2.3.2.音响扩声系统 (11)
2.3.3.扬声器布置方式 (11)
项目五(小会议室13间) (11)
2.4.1.概述 (11)
2.4.2.音响扩声系统 (11)
2.4.3.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第3章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12)
混响时间与混响频率特性 (12)
最大声压级(准峰值) (12)
传输频率特性 (13)
传声增益 (13)
声场不均匀度 (13)
总噪声级 (13)
系统失真 (14)
第4章建筑声学设计 (14)
形体设计 (14)
音质设计 (14)
第5章EASE声场模拟图表 (14)
7000平米多功能厅 (15)
第6章EASE声场分析数据图表 (25)
声场图分析说明 (26)
- 1 -
第1章系统综述
1.1项目概述
本方案是为世博中国馆多媒体系统工程而设计。

此多媒体会议系统可用于各种培训、会议、演出、宴会接待来宾等用途。

方案中采用先进的扩声系统设计理念,采用了大量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具有很高性价比的产品,结合成熟的安全管理技术,配合用户的其他信息自动化系统,搭建一个具有数字音频全新概念的会议、信息交流等的扩声平台,做到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化、集成化、数字化。

建设规模
本次工程主要分为7000平米多功能厅、600平米多功能厅、贵宾厅会议室、小型高级会议室、小会议室扩声系统五个项目:
1)项目一,7000平米多功能厅。

2)项目二,600平米多功能厅。

3)项目三,贵宾厅会议室。

4)项目四,高级小会议室。

5)项目五,小会议室(13间)。

建设目标
结合我们公司多年来从事多媒体应用及电声工程设计的经验,我们设计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先进性
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智能化
系统控制采用数字音视频传输方式,并可对系统工作状态通过电脑显示屏进行单点实时监控。

●标准化
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如:采用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图纸所用文字术语、图例、图纸编号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可兼容性
采用开放的标准,避免系统互联或扩展的障碍。

●可扩展性
系统应具备软件升级功能、兼容多种信号接口、预留不同功能需求的线缆输出接口
●稳定性、安全性
采用国际、国内类似场所成功使用的先进技术
●系统中所有设备均采用进口中、高档产品,并遵循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
及灵活性相结合的系统配置设计原则。

●能满足大中型宴会、小型综艺演出、普通会议、多功能会议、大型群众集
会、演讲等功能;
●能满足根据现场需求进行多点操作控制功能;
●能满足不同扩声系统、不同模式在短时间内进行切换备份的功能;
设计原则
传送清晰的声音和视频是设计系统的基本要求,鉴别扩声系统的水平最基本的方法是按国家厅堂扩声标准,扩声效果达到国家标准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它不同于视频系统,同样一个扩声系统,在不同操作者的运用中会有千变万化的结果。

因此,如何选择一套扩声系统中的控制处理界面,是目前扩声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

随着数字技术在扩声系统中的应用,多路音频矩阵处理系统的产生使这些难题也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从业主的需求来讲,所需得到的是一套使用界面简单、多级别控制、自动处理、语音清晰的扩声系统。

满足这些要求的技术保障就是采用全数字化处理的扩声系统!
依据上述的分析,此次参与设计,我们本着系统集成的理念,提出了博众家所长、以应用为本的设计方案——以选用数字化处理的多功能音频系统。

设计依据
●国际电联ITU-T H系统、T系统、G系统相关建议。

●国际GB/T15839-1995《64K-1920Kbit/s会议电视进网技术要求》。

●国家规定TZ-20-95《64K-1920Kbps会议网络技术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033-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全国电子办公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修订本)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B 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
1.2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总体设计将整个会议系统工程按厅室和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设计,力求整个系统功能完善、工程结构紧凑和系统清晰。

第2章方案说明
2.1项目一:(7000平米多功能厅)
2.1.1.概述
7000平米多功能厅总共有一间,主要用于较大型的宴会、演出、会议、报告、演讲等语言类使用功能的需要,我们在系统配置上考虑了一套性能卓越,结构简单可靠的会议系统。

2.1.2.音频系统
声学特性指标
鉴于多功能会议厅主要用来举办大型的宴会、多媒体电子会议,对于多功能扩声来说,我们将解决音乐丰满度和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作为首要原则,这是我们设计中最重要一点。

因此我们针对各种功能进行不同地声场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其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定义为语言扩声一级标准,故我们设计的系统满足以下要求:依照《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指标一级标准的要求,我们设计音频系统达到以下指标:
●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103dB;
●传输频率特性:63Hz—8000Hz以100Hz~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
内允许+/- 4dB;
●传声增益:125Hz~6300Hz大于或等于-8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小于等于8dB;
总噪声级:小于等于NR20(A)。

(以建声效果为主,再此以人耳觉察不到明显噪声为准)
2.1.
3.扬声器布置方式
在音箱的摆位上采用标准的三声道+辅助音响扩声布置方式既:采用左(L)、中(C)、右(R)三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较强的立体声感觉。

在作为语言用途时我们使用中置音箱和辅助音箱扩声就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演出时加上左右、低音扬声器扩声。

台上返听音箱使台上的人员可以清晰的听到播放的内容。

2.1.4.视频显示系统
该多功能厅采用了丹麦DNP超对比度光学拼接大屏幕(300英寸)结合高亮度多媒体投影机的视频显示方案,在主席台两侧各设一幅300英寸光学正投幕,投影技术采用3片DMD芯片技术,亮度为16000流明,分辨率为1400*1050的美国CHRISTIE S+16K高亮度多媒体投影机,且支持16:9显示,支持HDTV信号输入,支持网络接入,支持画中画功能,支持2路以上信号同时显示在投影屏幕上,不同信号源之间做到无缝切换,并带有特殊的切换效果。

投影机采用天花升降安装方式,不使用时隐藏于天花板内。

2.1.5.摄像系统
在AB区两个多功能厅各安装有一定数量的SONY 3CCD一体化高清晰摄像机,
该系统与数字会议系统实现摄像自动跟踪功能。

2.1.6.信号切换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音视频及计算机视频信号切换设备,根据每个会议室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数量来选配相应的AV及RGB矩阵信号切换器以满足该厅的功能使用需求。

该产品带有断电现场切换记忆保护,4段高亮数码管显示,音视频同步或异步切换的功能,控制方式有面板、红外遥控,并备有RS232通讯接口,可以方便与计算机、遥控系统或各种远程控制设备连接使用。

2.1.7.数字会议及同声传译系统
AB区多功能厅选用TAIDEN手拉手数字会议讨论及1+3同声传译系统,数字化的性能加上操作方便的软件控制,能满足现代会议的管理需求。

每一单元具备发言指示灯,采用手拉手连接方式,系统具有语音清晰、操作简便、系统稳定、扩展性好等特点。

系统包括一台主席机,主席机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可管理会议的进程及控制。

主席可以随时取消或暂停代表的发言。

系统具备自由发言、申请发言、轮候发言多种发言模式。

考虑到会议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系统采用双机热备份模式。

会场的发言话筒与摄像机可实现联动的功能,既当某位发言人打开话筒,将要讲话时,该发言人相对应的摄像机能够自动跟踪并拍摄发言人的活动图像。

当另外一个发言人打开话筒时,摄像系统能够在不影响会议进程的情况下,自动转向发言人并拍摄图像,传输到大屏幕显示或异地会场。

数字会议及同声传译系统特点:
●系统包括会议自动签到、会议讨论/发言、摄像跟踪、电子表决、按键签到、有线
/无线同声传译等功能。

●会议自动签到系统,在有效距离内,检测门可自动读取代表身上的IC卡信息。


签到机上显示其头像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姓名、代表团、座位号等。

●控制室显示屏、会务屏和会议主持人席位上的显示屏上能动态显示签到状态,具
有座位模拟图,用不同颜色或状态表示已签到、未签到等状态和动态显示签到人数情况。

会议大屏幕可动态显示签到人数情况。

●支持手工签到管理,当与会人员无法用IC卡进行会议签到时,或重要人员临时到
场时,可通过会议工作人员实施手工签到。

●系统具备多种签到显示类型,可在会场大屏幕上动态显示会人员到场情况。

●代表、委员签到后,可自动开启该代表、委员席位上的表决器,表决器自身液晶
屏显示“已报到”,并显示该代表姓名。

未签到的代表、委员其席位上的表决器不能使用,表决器自身汉字显示“未报到”。

也可通过软件开启表决器。

●系统具备会议表决功能,满足“赞成”、“反对”、“弃权”表决方式;
●可实现脱离电脑情况下由主席单元发起表决功能,表决结果可在带LCD显示屏的
单元上显示出来。

●系统控制电脑与会议控制主机及门禁签到系统之间应采用先进的TCP/IP连接控制
方式,可以实现会议系统的远程集中控制,同时会议资料可以在网络服务器上备份。

●系统具备“会议系统主机双机热备份”功能,当正在运行的系统主机出现故障,
硬连接在系统上的备用主机立刻自动启动,使得会议不会中断。

●系统具备“热插拔”功能,以防止会议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线缆断开而导致
整个系统瘫痪。

●本系统具备报警信号接入口,当安防系统发生报警信号,本系统立刻收到信号,
同时保证会场立刻听到报警广播。

●PC与会议控制主机之间应采用先进的TCP/IP连接控制方式,可以实现会议系统的
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升级。

同时会议资料可以在网络服务器上备份。

●当召开会议的时候,通过会议系统主机的设置,可实现会议讨论、限位发言、发
言申请、排队申请、声控等多种模式;同时,主席单元话筒具有优先功能,当按下主席单元上的优先按钮时,就可关闭或静音正在使用中的代表话筒,从而实现使用主席单元的人对会场的控制。

●系统可通过系统软件设置每一台代表单元的权限,包括设置VIP单元(VIP单元
没有主席单元的会议控制功能,但可以自由开启话筒)。

●会议主机接入的话筒数量可扩展,主机具有级联扩充功能。

●系统具有简体中文管理软件模块。

●系统软件支持多种屏幕语言,软件模块包含会议签到管理、代表信息管理、系统
检测、电子表决、公共信息、表决统计、系统管理、议程管理、文稿提示功能模块、会议进程控制功能模块、信息显示处理等。

可以对会议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管理、控制。

●会议管理计算机和备份管理计算机采用热备份方式,当主控电脑出现死机状况,
备份电脑马上接入系统工作,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

●会议发言单元具有集发言、电子表决、IC卡签到、64通道有线同声传译及LCD
信息显示功能(显示接收的短信息、发言人数等信息,表决信息,提供内部通话、多语种选择操作界面等)。

●系统具有DCS全数字化技术,音频信号采用专用的高性能DSP进行处理,输出音
频能达到接近CD音质的效果,与会代表可以听到清晰流畅的语音,使会议交流将更轻松愉快。

●系统具有内部通话功能,即具有一个从翻译员到主席、发言者到操作员处,或从
操作员到主席或发言者处,传输信息的音频通路。

在会议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例如代表不用话筒就开始发言或其他紧急情况),翻译员应能通过内部通话功能,小心地通知主席或发言人。

●系统具有独立的MIC输出接口,配合会议系统同步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同时开
启的多支话筒分别录音。

●系统具有会议摄像跟踪的功能。

●系统主机留有接入会议扩声系统的接口。

同声传译系统特点:
●发言席采用有线同传。

●旁听席采用红外同声传译系统。

●红外同传应符合IEC61603-BAND4标准,红外传输频率为2.0-6.0MHz,使得红
外同声传译能够很好的避开其他光源的干扰。

●有线同传满足63种外语+1种母语
●每个同声传译通道音质都和原音一样达到CD 级音质(带宽16K)
●每个译员单元都有带背光高亮显示的LCD屏
●译员可通过耳麦进行监听和发言,还可以通过内置扬声器收听发言原声和用可插
拔式柔性麦管进行译员的语音输入。

●具备同一通道互锁功能,确保通道和语种之间一一对应。

●具备间接翻译功能(RELAY),当翻译人员听不懂发言者的语言时,可以通过监
听其他翻译人员的译音进行间接翻译。

●具有自动中继功能,即当间接翻译时,被监听译员在两个输出通道之间切换时,
间接翻译人员不需要手动切换监听通道,就可自动切换到能听懂的语言。

●当代表发言速度过快时,可以按下请求按键(SLOW)要求发言者将讲话速度放
慢。

●具备消咳功能,当翻译人员咳嗽时,可防止咳嗽声音的传出。

●译员单元可以直接连上干路缆线,能方便地接入现有的系统中。

●红外接收机应具备LCD显示,显示当前通道数、信号强度、电池情况等信息。

●红外接收机应具备至少9通道选择。

●红外发射主机应具有测试功能,可产生多种频率声音,方便系统测试
●红外接收机不应受太阳光干扰。

●应有红外接收机防丢失监测系统。

. 智能集中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用来管理控制整个多媒体会议室中的所有智能系统。

它将复杂的会议切换、设备控制集中到一起,使得原来的十分繁杂的设备控制变得简单易用,并且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就可以掌握,就可以灵活自如地去控制任何复杂的智能设备。

系统通过无线和有线彩色触摸屏来进行控制。

要求采用全中文的图形化控制界面,可控制所有会议设备。

实现如设备电源开关、投影信号的选择和切换、扩声信号的选择和切换、电动幕的升降等等。

真正实现系统的简便控制。

无线触摸屏:具有高分辨率的无线具64,000 真色彩的显示屏,可以呈现出鲜艳夺目的高清昕画面,有视频显示窗口,提供便捷的 " 一触式 " 控制。

采用新的长寿) 可充电电池组,,用户不需要直接指示任何设备,也可以随时控制各种设备。

有线触摸屏:具超薄,时尚,别具一格的外观,具65,000 真色彩,超大显示画面,800X600像素分辨率,具有亮度感应及红外感应功能,通过以太网接口直接与电脑通讯,工程下载速度更快。

支持更完美的3D按键效果,画中画视频显示。

桌面式,更贴进生活。

2.2项目二(600平米多功能厅)
2.2.1.概述
600平米多功能厅共有1间。

我们在系统配置上考虑到该厅主要是作为中小型多功能扩声用途,所以在配置上减少了音响数量已满足需要的原则设计整个系统。

2.2.2.音响扩声系统
声学特性指标
鉴于多功能厅主要用来举办大中型的宴会、多媒体电子会议,对于多功能扩声来说,我们将解决音乐丰满度和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作为首要原则,这是我们设计中最重要一点。

因此我们针对各种功能进行不同地声场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其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定义为语言扩声一级标准,故我们设计的系统满足以下要求:依照《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指标一级标准的要求,我们设计音频系统达到以下指标:
●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103dB;
●传输频率特性:63Hz—8000Hz以100Hz~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
内允许+/- 4dB;
●传声增益:125Hz~6300Hz大于或等于-8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小于等于8dB,;
总噪声级:小于等于NR20(A)。

(以建声效果为主,再此以人耳觉察不到明显噪声为准)
2.2.
3.扬声器布置方式
同7000平米多功能厅。

2.2.4.其他
该厅的其他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采用了中部一幅250英寸大屏幕与主席台两侧各一幅150英寸大屏幕光学正投影系统的显示方案。

信号切换系统、数字会议及同声传译系统、智能中央几种控制系统与7000平米多功能厅基本相同。

2.3项目三、四(贵宾会议室、高级小会议室)
2.3.1.概述
贵宾会议室、高级会议室各1间,这两间会议室可用于日常的各种中小型会议等。

系统设计上主要考虑简单可靠,操作容易。

2.3.2.音响扩声系统
声学特性指标
依照《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指标一级标准的要求,我们设计音频系统达到以下指标:
●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98dB;
●传输频率特性:125Hz—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内允许-6dB~+
4dB;
●传声增益:125Hz~4000Hz大于或等于-10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小于等于+8dB,;
总噪声级:小于等于NR20(A)。

(以建声效果为主,再此以人耳觉察不到明显噪声为准)
2.3.3.扬声器布置方式
使用2只壁挂柱型扬声器分别安装在墙壁主席台两侧,四只全频辅助音箱安装在后场墙壁两侧既保证声场均匀度、语言清晰度也不影响装修效果。

2.4项目五(小会议室13间)
2.4.1.概述
小型会议室共有13间,主要用来召开一般性会议,系统功能要求简单。

2.4.2.音响扩声系统
声学特性指标
依照《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指标一级标准的要求,我们设计音频系统达到以下指标:
●最大声压级:大于等于98dB;
●传输频率特性:125Hz—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范围内允许-6dB~+
4dB;
●传声增益:125Hz~4000Hz大于或等于-10dB;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1000Hz、4000Hz小于等于+8dB,;
总噪声级:小于等于NR20(A)。

(以建声效果为主,再此以人耳觉察不到明显噪声为准)
2.4.
3.扬声器布置方式
使用2只全频音箱安装在主席台墙壁两侧保证声像一致。

第3章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本厅堂按一级多功能系统功能定位,依据标准具体建筑声学指标如下:
3.1混响时间与混响频率特性
根据《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标准的有关条款,如下表:
为使本厅堂声音有一定的语言清晰度,其混响频率特性尽可能达到国家本标准要求。

混响频率特性(相对于500HZ~1000HZ混响时间的比值)
3.2最大声压级(准峰值)
最大声压级决定听音动态范围的上限,而总噪声决定其下限。

实际上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噪声一般低于厅堂内的背景噪声,故听音动态范围的下限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受背景噪声所限制的。

本标准对演出性扩声系统规定的最大声压级,并未采用国外推荐值中的较高者做为标准,而是以对国外一些厅堂调查所得的实测值和使用效果为依据。

而所制订的语言扩声系统最大声压级指标,不论从国内调查和国外实验结果看,都是相当适合的。

3.3传输频率特性
由国内外一些厅堂扩声系统的使用效果、传输频率特性的实测值以及国外有关实践结果,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语言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低于250HZ以下降为宜,250~4000HZ保持平直的传输频率特性很重要,特别是在2000HZ以内的频率特性,其中频范围不得有明显的下降,4000HZ以上开始下降,对语言清晰度几乎无损伤,8000HZ以上对语言音质已无妨了
2、演出性扩声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至少需要向低频延伸到63HZ,高频已扩展到12500HZ为好,至少也要到10000HZ。

3、传输频率特性不均匀度的峰值,在用1/3倍频程宽度粉红噪声测量时,相邻1/3倍频程之间以下不超过+4DB为宜。

4、传输频率特性的谷值远比峰值不易察觉出。

在低频和高频两端,容许比中频区下降12DB。

3.4传声增益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扩声系统应在产生反馈自激临界啸叫殿下—6db运行,即系统的稳定度至少为6db。

因此,本标准所取值可以认为是合适的。

3.5声场不均匀度
扩声系统的声场不均匀度多以高频来衡量,实践证明在台口两端较低的位置,或在伸到观众厅前排位置的顶棚上,安装低频响应较好的扬声器系统,则对其附近或下面座位上的听众,由于低频过强,其主观感受是不好受的,因此,声场不均匀度只用高频来衡量尚嫌不够。

国内外厅堂扩声系统声场不均匀度,较好的可以在以一些中听众席上仍超过次值。

因此,本标准的所取职为8~10db。

3.6总噪声级
国内外一些厅堂背景噪声级的实测值,好在能做到NC—20,一般能做到NC—25~NC—30,差的也只能做到NC—35。

我国目前以选取NR25~NR30为允许总噪声级为宜。

3.7系统失真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85中所规定的测量系统失真均为噪声法,但系统中的设备,如功率放大器测量方法GB1983—80中规定为纯音法,电子工业部部标扬声器系统测量方法中,把纯音法和噪声法并列,目前尚不能给出纯音法和噪声法所测得数值的对应关系。

在厅堂内用纯音测量扩声特性的失真方法也在研究。

在此过渡时期,建议目前暂以自由声场测量纯音失真做为参考。

第4章建筑声学设计
4.1形体设计
为了使厅内声场均匀、无回声、声聚集等声学缺陷,结合本厅堂的建筑结构,运用几何声学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馆内各界面的空间定位和声学表面性质。

本厅堂室内装修应属声学装修,故体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声学原理作好扩散设计,使观众席有足够强和覆盖面大的早期反射声,使这些声程差控制在30ms以内的早期反射声分布均匀。

利用各界面扩散与反射错列分布的方式,既提高了扩散均匀度,又使得观众厅形体丰富、美观实用。

4.2音质设计
混响设计计算时,严格控制并利用各类不同材料与构造进行组合,使混响频率特性均衡、平滑,尽可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第5章EASE声场模拟图表
EASE(Electo Acoustic Simulator for Engieer)软件是一款计算机辅助设计声学软件,在国际上得到最广泛的认可,具有非常好的可信度。

如果我们根据厅堂的长宽高尺寸建立好一个场地的模型,再输入有关的墙面吸音量和扬声器数据,EASE软件可计算出声场声学参数,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其计算数据与最后的电声实测结果比较,误差可控制在1dB以内,对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性,这在以往的工程中得到广泛的验证。

因此,我们的设计采用现在最新的EASE4.1版本来验证。

我们对音响扩声系统应符合《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指标一级标准,我们用EASE软件对体育馆扩声系统的以下指标进行验证。

技术参数如下:
多用途类的扩声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