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氧、硫及其化合物(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氧、硫及其化合物(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 . 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
C . 使用可降解塑料
D . 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2. (2分)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能溶于水
B . 是一种白色固体
C .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 . 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
B . 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C . 核素指一种原子,而元素是指一类原子;核素间互称同位素,元素包含同位素
D . 40 18Ar、40 19K、40 20Ca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是互为同位素
4. (2分) (2016高一下·南沙月考) 向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 . 小于0.45mol
B . 等于0.45mol
C . 在0.45mol和0.90mol之间
D . 大于0.90mol
5. (2分) (2015高一上·兴国月考) 下列几种情况都有白色物质生成,其中生成物化学成分相同的是:①块状纯碱久置于空气中生成的白色粉末;②盛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附着的白色物质;③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生成的白色物质;④Na2SiO3水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中出现的白色浑浊物()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6. (2分) (2019高一上·抚顺期末) 下列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相符的是()
A . Na2O2 淡黄色固体、供氧剂
B . Fe2O3红棕色粉末、炼铁原料
C . Cl2 浅绿色气体、自来水消毒
D . SO2 无色气体、工业制硫酸
7. (2分)在热的稀硫酸中投入铜片,然后通入空气,实验现象为()
①无明显现象,因为不发生反应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③铜片上有气体
④铜片溶解,有SO2生成⑤铜片变黑,有H2放出
A . ④⑤
B . ②④
C . ②
D . ③④
8.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 H2O和H2O2
B . 12C和14C
C . O2和O3
D . SO2和SO3
9. (2分) (2017高一上·西城期末)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A . N2
B . CO
C . NO2
D . NH3
10. (2分)(2017·宁波模拟) 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然界的硫元索主要以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
B . 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
C .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其具有漂白性
D . 浓硫酸中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常温下就能和铜片剧烈反应
1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D将一小块钠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收集气体,点燃
产生爆鸣声
生成的气体是H2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会提倡低碳、节能、环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合金
B . 制作快餐饭盒的可降解“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是纯净物
C . 英国馆﹣﹣“种子圣殿”,由多根亚克力[分子式(C5H8O2)]杆构建而成,亚克力属于烃
D . 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材料﹣﹣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
13. (2分)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 后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 Fe3+
B . SO42﹣
C . NO3﹣
D . Cl﹣
14. (2分) (2016高二下·营口期中)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A . 用50mL 12 mol•L﹣1的氯化氢水溶液与足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 . 向100mL 3 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C . 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 mol•L﹣1的硫酸中
D . 常温常压下,0.1mol氯气通入1L水中反应
15. (2分)在一定条件下,将70ml硫化氢气体和90ml氧气混合,点燃并使其反应,再恢复到原来的条件,则生成的SO2气体的体积为()
A . 70mL
B . 60mL
C . 50mL
D . 55mL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3分)
16. (5分)在室温下101kPa条件下饱和的H2S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此溶液的pH为4,向此溶液中滴入甲基橙.现用此溶液分别进行以下各实验:
(1)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溶液的pH值变________(大或小),溶液的颜色可能由________色变________色.
(2)向此溶液中通入足量的O2 ,溶液的pH值变________(大或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晶体,溶液的pH值变________
17. (4分)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释放出SO2造成的.
(1)写出SO2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分析酸雨的p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________
18. (4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⑴ CH3﹣CH2﹣CH2﹣CH2﹣CH3 ⑵
⑶ ⑷ ⑸(CH3)2CH﹣CH2﹣CH2﹣CH3 .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6分)
19. (5分) (2017高一上·德州期中) 为研究浓硫酸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铁和碳固体混合物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取89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该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③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________.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
20. (5分) (2015高二下·常德期中) 根据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1)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
(2)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
(3)浓硫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________.
21. (8分) (2016高二上·社旗开学考)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0mL 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________;
打开活塞a之后________.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作配制100mL溶液,再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________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________;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若耗去a mol/L氢氧化钠溶液b mL,则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22. (8分) (2019高一上·太原期末) 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H2SO4时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反应Ⅱ为歧化反应,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

(4)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5)上述过程中有________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此过程中可能造成一种环境问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3分)
16-1、
17-1、
18-1、
三、综合题 (共4题;共26分) 19-1、
19-2、
20-1、
20-2、
20-3、
21-1、
21-2、
22-1、
22-2、
22-3、
22-4、
22-5、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