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

合集下载

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分析

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分析

基础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t he Ground 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分析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罗守占I赵智礼2(1.郑州市地震工程勘察事务所技术部,郑州450006;2•河南鑫联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郑州450000)LUO Shou-zhan1,ZHAO Zhi-li2(1.Technical Department of Z hengzhou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fice,Zhengzhou450006,China;2.Henan Xinlia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Ltd.,Zhengzhou450000,China)【摘要】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然而当前的科学技术在地震预测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难以实现精准的预测。

因此,如何对地震进行精准预测,成为很多研究工作者极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论文结合实践,对地震安全性评价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Abstract]Earthquake is a destructive natural disaster,however,the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still very inadequate,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ccurate prediction.Therefore,how to accurately predict earthquak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many bined with practice,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in detail.【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断层活动性鉴定;地层构造[Keywords]earthquake;safety evaluation;fault activity identification;layered structure【中图分类号】P631.4P【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19)08-0043-02[DOI]ki.gcjsysj.2019.0&2211地震造成危害的成因地震很难进行精准预测,其发生时造成的破坏性相当严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是地壳发生大规模震动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地震安全性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安全性评价可以从建筑物、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对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评价建筑物地震安全性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结构材料、结构形式和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现代建筑物通常会按照地震动力学设计相关参数来施工,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

然而,目前还有很多老旧建筑和违建没有进行地震设计,这些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较低,必须加强检查和改造。

其次,对城市规划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城市规划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评价城市规划的地震安全性需要考虑地震烈度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地壳震动的强度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烈度等级,加强高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到地震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避免将人口密集和重要设施集中在高烈度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设计和建设抗震性能良好的交通道路、桥梁和供水、排水、输电系统等。

最后,对应急管理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

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

评价应急管理的地震安全性需要考虑到地震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指标。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提供逃生和避险的时间,提高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应急救援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和物资储备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抢险援助。

综上所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减灾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建筑物、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地震安全性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地震安全性,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民众的共同参与,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防震减灾体系,提高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豫政(1994)71号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豫政(1994)71号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正文:----------------------------------------------------------------------------------------------------------------------------------------------------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豫政(1994)71号)第一条为了减轻和防御地震对工程设施的设施,合理利用建设投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重点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复核;大、中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地震小区划;重大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抗震设防标准的确认工作。

第三条地震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为城乡建设提供抗震设防标准。

第四条凡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考虑地震安全性问题。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可参照国家地震部门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设防要求高于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或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大中型工程、重要工程、特殊工程、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五条需要做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的具体项目和标准附后。

第六条下列地区的工程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一)位于地震烈度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区域;(二)占地范围较大,跨越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工矿区以及新建开发区。

第七条按本办法规定需要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其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应通过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和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评审通过后报省地震部门审批;未经相应级别评定委员会评审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地震部门不予审批。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明确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参数或地震基本烈度)及其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二篇)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二篇)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建筑物、结构等进行地震影响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地震防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针对建筑物、结构和设备等进行地震影响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破坏程度和损失,为改善抗震性能和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包括预测、评估和预报。

预测是指根据地震活动的历史数据和现象进行地震的预测,预测地震的规模、震源、震源深度等信息,为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供基础。

评估是指对建筑物的地震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抗震设防水平等指标。

预报是指根据地震模型和静态弹性分析方法,预测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破坏程度和损失。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评价方法1. 历史经验法:基于过去地震的破坏数据和经验参数,通过类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数据不准确和对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假设的问题。

2.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地震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或其他数值方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但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数据支持,计算复杂度较高。

3.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分析地震对建筑物的各种因素和系统的影响,确定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损失。

这种方法能够定量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和可靠度。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地震活动与建筑物破坏程度的统计分析,确定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和损失。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的支持。

5. 综合评价法: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应用,通过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

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

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A.0.14 河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第一组:新乡(4 个市辖区),新乡县,安阳(4 个市辖区),安阳县,鹤壁(3 个市辖区),原阳,延津,汤阴,淇县,卫辉,获嘉,范县,辉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第一组:郑州(6 个市辖区),濮阳,濮阳县,长桓,封丘,修武,武陟,内黄,浚县,滑县,台前,南乐,清丰,灵宝,三门峡,陕县,林州*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第一组:洛阳(6 个市辖区),焦作(4 个市辖区),开封(5 个市辖区),南阳(2 个市辖区),开封县,许昌县,沁阳,博爱,孟州,孟津,巩义,偃师,济源,新密,新郑,民权,兰考,长葛,温县,荥阳,中牟,杞县*,许昌*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第一组:商丘(2 个市辖区),信阳(2 个市辖区),漯河,平顶山(4 个市辖区),登封,义马,虞城,夏邑,通许,尉氏,宁陵,柘城,新安,宜阳,嵩县,汝阳,伊川,禹州,郏县,宝丰,襄城,郾城,鄢陵,扶沟,太康,鹿邑,郸城,沈丘,项城,淮阳,周口,商水,上蔡,临颍,西华,西平,栾川,内乡,镇平,唐河,邓州,新野,
社旗,平舆,新县,驻马店,泌阳,汝南,桐柏,淮滨,息县,正阳,遂平,光山,罗山,潢川,商城,固始,南召,舞阳*
第二组:汝州,睢县,永城
第三组:卢氏,洛宁,渑池。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范本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建筑物、结构等进行地震影响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地震防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针对建筑物、结构和设备等进行地震影响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破坏程度和损失,为改善抗震性能和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包括预测、评估和预报。

预测是指根据地震活动的历史数据和现象进行地震的预测,预测地震的规模、震源、震源深度等信息,为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供基础。

评估是指对建筑物的地震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抗震设防水平等指标。

预报是指根据地震模型和静态弹性分析方法,预测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破坏程度和损失。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评价方法1. 历史经验法:基于过去地震的破坏数据和经验参数,通过类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数据不准确和对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假设的问题。

2.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地震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或其他数值方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但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数据支持,计算复杂度较高。

3.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分析地震对建筑物的各种因素和系统的影响,确定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损失。

这种方法能够定量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和可靠度。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地震活动与建筑物破坏程度的统计分析,确定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和损失。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的支持。

5. 综合评价法: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应用,通过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试论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试论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试论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王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很精准的预测,即使有时候对地震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地震对建筑物以及工程设施造成的损害往往也无法避免。

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以期减少地震来临时造成的损失。

本文主要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应用进行简要的论述,希望希望相关部门通过科学的规划,减少地震发生时的损失。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应用中图分类号:P 6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对地震进行科学的安全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震来临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对抗震防灾起到很好的作用。

1地震造成危害的成因1.1地域的土质状况地震发生时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往往都是由建筑物毁坏等原因引起的。

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关键还是在于人们在工程建设时没能对该地区的土质进行详细的考察。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运动时产生震波,引起地球表层发生振动,在人群密集区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所以人们在工程建设时应该对所在地域的土质状况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尽量避免选择在地质活跃的区域。

1.2 地域的不利地形地形对地震发生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有很大的影响。

工程建筑处于不利的地形,当地震来临时,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滑坡,对建筑物造成极大的危害。

建筑物依山就势,工程建设时建筑物的地基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造成土质状况在同一个地基上有较大的差别。

当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时,建筑物很容易毁坏,继而造成人员伤亡。

1.3 地域选择不当根据地质的形成原因,地震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构造地震,与所在底层的地质状况有关,大多数地震都属于这种类型,破坏性特别大,是重点预测对象;火山地震,与火山喷发有着很大的关联,一般震级不是很大;陷落地震与地层下陷有关,像矿坑附近的地形以及喀斯特地形,这种情况引起的地震破坏力很小;诱发地震与地壳的一些外界因素有关,像陨石坠落以及大型水库等。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极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定,从而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地震的响应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只有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结构体系特点,才能准确评价其地震安全性。

其次,地震安全性评价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

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对其地震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和韧性优于混凝土结构,因此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需要对建筑物所采用的材料和构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地震安全性评价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承载结构,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对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为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地震安全性评价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功能完整性和安全性。

不同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使用性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需要对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为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才能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供一些参考,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区域的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环境评价、断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

概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2001年11月15日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的上述规定进行了细化,对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范围进行了规定。

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4.3条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即地震安全性评价: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以上各条款规定的建设工程、以及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应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各类建设工程,都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认真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相关资料,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提供便利。

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纳入政府建设工程管理程序的其他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第八条下列建设工程(具体项目见附件)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通讯工程;(四)公共设施工程;(五)特殊工程;(六)其他重要工程。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

第十条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工程建设概算。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2024)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2024)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2024)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02•【字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7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7号《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8月20日省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凯2024年9月2日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三条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工作。

第四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四)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其他建设工程,由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省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卫生健康、教育等主管部门确定,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

河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工程治理资质认证公示

河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工程治理资质认证公示
杨晴修、王 琳、杨亚楠、孙秀义、张俊红、孙和平、肖丽丽、陈小东
评估丙级
12.2
勘查、设计人员:许令兵、胡城、张春应、祝志军、肖有初、李运国、严长德、
王全平、贺永绍、杨贺梅、刘学智、陈怀玉、秦 臻、王建铎、
班俊生、刘 强、刘国华、李建领、高金民、田 磊、聂伟平、
王 开、赵铁锋、靳遂道、张燕婕、申 鑫、王 忠、王旭鸿、
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
秦臻
许令兵
评估人员:许令兵、胡城、张春应、祝志军、肖有初、李运国、严长德、王全平、
贺永绍、杨贺梅、刘学智、陈怀玉、秦 臻、王建铎、班俊生、刘 强、
刘国华、李建领、高金民、田 磊、聂伟平、王 开、赵铁锋、靳遂道、
张燕婕、申 鑫、王 忠、王旭鸿、王瑞利、陈华涛、韩文辉、王道山、
陈 显、韩栋材、韩忠立、王红莲、张随龙、黄登科、熊 慧、贾 磊、
李保杰、李旭庆、何伟明、戴红专、白德胜、苏俊亮、王国库、秦婉玲、
李久飞
设计丙级
9.3
施工人员:刘富有、杨书民、张先忠、孙越英、赵鹏飞、王凤云、章秉辰、葛江龙、
陆永红、丁汉铎、陈学林、刘廷顺、王咏梅、高 晓、马 悦、何伟明、
戴红专、李旭庆、郭彦芳、张 岩、游玉华、白 磊、郭可战、耿怡智、
张同中、姚怀宝、成如意、李保杰、贾晓东、刘其军、李合生、王佩钰、
杨国宪、薛云峰、袁江华、王学潮、吴伟功、张瑞怡、牛书安、齐菊梅、
常福庆、王贵军、黄建都、崔志芳、杨 浩、郭 凯、王彦忠、景来红、
戴其祥、付金锐、谢向文、金义德、高慧民、杨世华、林新平、宋智香、
刘孔凡
评估乙级
1.2
设计人员:曹国利、罗国杰、郭平、李德营、韩秋茸、马新平、孔彩粉、李治明、
宋修昌、田华祥、邵 颖、耿 波、王 勇、王惠芹、贺德直、代巧枝、

郑州地震安全评估

郑州地震安全评估

郑州地震安全评估
郑州地震安全评估是指对郑州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确定该地区的地震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应急预案。

地震安全评估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地震烈度评估:通过收集历史地震资料、地震测量数据、构造地质资料等,对郑州地区的地震烈度进行评估,了解不同强度的地震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2.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地震烈度评估结果,结合城市建设、人口分布等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地震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地震灾害风险等级。

3. 脆弱性评估:对地震灾害风险较高的建筑、设施、基础设施等进行评估,了解其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确定可能存在的脆弱环节和隐患。

4. 应急能力评估:评估郑州地区应急机构、救援力量、应急物资等的配备和能力,判断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根据地震安全评估结果,可以确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应急预案。

例如,对于高风险区域,可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加强地震疏散通道的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等。

对于脆弱建筑和设施,可以进行加固或者拆除重建。

同时,还需要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一切为了群众安全——河南省地质研究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纪实

一切为了群众安全——河南省地质研究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纪实

矿业纵横“目前,我们完成地质灾害重点调查点数298个面积218平方千米,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在方城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论证会上,说起项目取得的成果,河南省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张古彬介绍。

方城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是2021年度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由河南省地质研究院负责实施,目的是进一步摸清方城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防灾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组建团队 摸清底数方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易发县,再加上矿山开采、山丘地带削坡建房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调查摸清地质灾害底数责任重大。

“与以往地质灾害调查相比,此次调查突出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理念。

”张古彬介绍。

为此,河南省地质研究院全面加强人力、资金、技术保障,专门成立由20人组成的项目团队,团队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9人、注册测绘师1人,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野外调查阶段是整个项目最重要的一部分。

”项目负责人牛然介绍说。

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2月,春节假期后刚复工,项目组成员就立即投入野外调查工作中,他们爬坡下沟、跨河翻山,坚持拿到最准确的第一手资起伏度、地质构造、植被覆盖等信息,为野外调查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

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还完成工程地质钻探孔10个、槽探6个、样品测试151件等,查明方城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3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5处,为当地政府做好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评价 精准预防为更好发挥成果作用,项目团队围绕方城县全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开展大量工作。

项目组采用统计模型方法,重点调查区以斜坡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一般调查区以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对方城县全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动态数据库。

其中,动态数据库是方城县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的重要数据基础,为方城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及社会公益性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编号: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资质证书申请表
申请等级:
申请单位:
申请日期:
河南省地震局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单位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行政性单位。

二、资质申报条件,请查阅《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中国地震局令第8号),申请单位应根据该办法的具体规定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填写登记表。

三、表达要准确、严谨,字迹要清晰。

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四、申请表一式三份。

五、注释:
1、申请单位签章栏所签印章须与申请单位名称相符。

2、申请单位意见为申请单位的申请及自荐意见。

3、主管部门意见为申请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及推荐意见。

(从事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人员详细情况)
科研设备情况(含计算机软件)
(从事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或研究项目情况)。

河 南 省 物 价 局

河 南 省 物 价 局

河南省物价局文件河南省地震局豫震发防(2000)12号关于印发《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地物价局、地震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减灾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GB17741-19999),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399号文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豫政【1994】71号文件)等有关规定。

特制定《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管理办法附件二: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河南省物价局河南省地震局二000年五月十日附件一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管理办法一、为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行为,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河南省境内按规定应进行地震安全评价收费行为,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是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受工程建设单位委托进行技术咨询、鉴定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应体现“自愿互利,有偿服务,合理收费”的原则。

四、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或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贫发的许可证书,并按证书级别及规定的评价范围开展工作,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地震行政主定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

五、地震安全评价工作根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要求为分为四级,Ⅰ级工作适于地震安全性要求高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Ⅱ级工作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烈度值Ⅵ度及Ⅵ以上地区的大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以及覆盖区域较大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中的主要工程。

Ⅲ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

Ⅳ级工作适用于Ⅰ、Ⅱ、Ⅲ级工作以外,需要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的工程。

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

河南省抗震设防烈度

A.0.14xx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第一组:
新乡(4个市辖区),新乡县,安阳(4个市辖区),安阳县,鹤壁(3个市辖区),原阳,延津,汤阴,淇县,卫辉,获嘉,范县,辉县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第一组:
郑州(6个市辖区),濮阳,濮阳县,长桓,封丘,修武,武陟,内黄,浚县,滑县,台前,南乐,清丰,灵宝,三门峡,陕县,林州*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第一组:
洛阳(6个市辖区),焦作(4个市辖区),开封(5个市辖区),南阳(2个市辖区),开封县,许昌县,沁阳,博爱,孟州,孟津,巩义,偃师,济源,新密,新郑,民权,兰考,长葛,温县,荥阳,中牟,杞县*,许昌*
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第一组:
商丘(2个市辖区),信阳(2个市辖区),漯河,平顶山(4个市辖区),登封,义马,虞城,夏邑,通许,尉氏,宁陵,柘城,新安,宜阳,嵩县,汝阳,伊川,禹州,郏县,宝丰,襄城,郾城,鄢陵,扶沟,太康,鹿
1/ 2
邑,郸城,沈丘,项城,淮阳,周口,商水,上蔡,临颍,西华,西平,栾川,内乡,镇平,唐河,邓州,新野,社旗,平舆,新县,驻马店,泌阳,汝南,桐柏,淮滨,息县,正阳,遂平,光山,罗山,潢川,商城,固始,南召,舞阳*第二组:
xx,xx,xx
第三组:
xx,xx,xx
2/ 2。

河南安全风险评估

河南安全风险评估

河南安全风险评估
河南省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强度等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

2.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系统的安全风险,包括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严重程度、交通拥堵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工业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主要工业企业、化工园区、矿山等场所的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等可能发生的风险,以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

4. 河道治理与防洪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河道的水位、水流速度、河床变化等情况,以确定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洪措施。

5.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的情况,包括火灾风险较高的公共场所、居民区等地方的消防安全状况,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通过对上述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河南省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郭庚茂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相关资料,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提供便利。

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纳入政府建设工程管理程序的其他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第八条下列建设工程(具体项目见附件)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通讯工程;(四)公共设施工程;(五)特殊工程;(六)其他重要工程。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

第十条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工程建设概算。

第十一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不得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第十二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建设单位应当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

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必须重新评价,并承担所需费用。

未经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不得使用。

第十三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采用的资料和有关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全面;
(三)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标准收取评价费用,不得扩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或者停工的建议。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参与验收。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民房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城乡结合部村(居)民建房的管
理,引导村(居)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等工程时,应当保证工程及相关村民房屋建设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和标准。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办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在办理行政许可或者实施监督检查时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三)发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严重失实或者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有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国家工作人员在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附件: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交通工程
1﹒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轻轨、地下铁路和中长以上隧道,高架桥、立交桥,公路与铁路干线的大桥、特大桥;
2﹒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铁路干线的车站、铁路枢纽的主要建筑,机场航空站楼、航管楼、机库。

能源工程
1﹒蓄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和位于城市市区内或者
上游的Ⅰ级挡水坝;
2﹒抽水蓄能发电,风力发电,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或者规划容量8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项目和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水
电项目;
3﹒省、省辖市的电力调度中心,330千伏以上的变电所和220千伏枢纽变电所的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

通讯工程
1﹒功率2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发射台、电视台(包括电视差转台、电视播控中心、电视发射塔等);
2﹒省辖市以上长途电信枢纽、邮政枢纽工程及其相关设施。

公共设施工程
1﹒供水、供热、供电、供气、贮油项目的干线和主要设施,长线输油、输气管道及输送设施工程;
2﹒大中型粮油加工厂、冷库和15万吨以上粮库;
3﹒县级或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县
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和防疫、检疫设施工程。

特殊工程
1﹒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重要军事设施以及易燃、易爆物质生产车间和仓库等工程;
2﹒研制、生产、存放剧毒物品、放射性物质和天然、人工细
菌与病毒的设施工程。

其他重要工程
1﹒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用房、学生公寓楼,县以上人民政府及所属各类救灾应急(含公安、消防等)和指挥机构办公用
房;
2﹒人员集中的大型影剧院、体育场馆(中心)、展览馆、大型商场和宾馆等场所,存放国家一、二级文物的博物馆等公共建筑;
3﹒高层建筑(坚硬、中硬场地,高度80米以上;中软、软弱场地,高度60米以上);
4﹒各类大型企业的生产用房和主要设施,占地范围较大、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新建大型工矿企业、开发区和移民安置区;
5﹒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区域或者第四纪活动断层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研究程度及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地区的重要建设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