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低年资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低年资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孙桂香;公风霞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分院外科低年资护士对安全输血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提高护士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16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与本科学历护士对安全输血认知情况没有差异;各科之间对安全输血认知情况有所不同.结论随着血液制品技术的发展,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外科低年资护理人员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保证输血安全.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5(022)002
【总页数】4页(P106-108,112)
【关键词】输血;护士;外科安全
【作者】孙桂香;公风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普外科,海南三亚5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安全输血是指通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由此引发的并发症。
英国1996年至1998年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有52%是由于给患者输错血造成的,其中6%的患者死亡,而死亡患者中有14%是因输错红细胞[1]。
外科患者需要输血的比例相对内科较高,为了保证其临床输血的安全,而且更好地实现节约用血的目的,作者对海南分院低年资外科护士进行了安全输血知识调查问卷,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海南分院外科低年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工龄1~3年,本科学历52人,专科108人,其中五官科28人、普外科36人、外科监护室32人、骨科22人、妇产12人、神经外科14人、肝胆外科16人,共160人。
2 方法
2.1 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1)科室、年龄、学历;(2)血液的生理知识,5道题;(3)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5道题;(4)输血相关知识操作,20道题。
在
问卷回收后,将所有完成的问卷统一编码,通过EXCELL建立数据库,由双人分别录入数据后,进行一致性比较,并修改错误录入的数据,直到两个数据库达到一致。
各题目中回答正确的计为1分,错误的计为0分,全部正确为30分。
2.2 调查方法统一组织,统一发放,独立填写,统一收回,以正确回答为判断标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3 统计学处理
考试得分采用表示,分别按照科室和学历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学历护士之间得分用t检验,科室之间的比较用的是F检验,所有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60名血液科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关知识相关问题正确答
案正确率(%)血液的生理知识 1.红细胞进入血液后的平均寿命为 120天 71.32.正
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7%~8% 51.33.血液所含的有形成分主要包括
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98.84.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协调、防御、维
护机体稳定 92.55.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男:40%~50%;女:37%~48% 85.0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1.国家自何时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 51.32.国家提倡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8~55周岁 92.5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规定,献血者每次采血量最多不得超过400mL 91.34.《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2条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87.5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规定,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多少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800mL 至
1600mL 65.0输血相关知识及操作 1.全血及红细胞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4±2℃ 80.02.血小板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22±2℃ 73.83.冰冻血浆保存最佳温度应为-20℃以下 16.34.负责《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核准签字的是主治医师 32.55.负责送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的必须是医护人员 98.86.《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规定,血液发出后多长时间可以退血 30min内 85.07.输血过程中,冲洗输血管道的是 0.9氯化钠注射液 95.08.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增强患者的凝血
功能 57.59.血液加热的温度是 35~38℃ 81.310.废弃的血液、血清属于感染性废物 86.311.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应为 5mL/min 72.512.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 50~100mL/min 57.513.年老体弱及有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应为
1mL/min 81.314.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该至少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12h 12.515.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在几小时内输完 4h 71.316.若患者已用肝素治疗,采出的血标本不凝集可向标本中加入鱼精蛋白 80.017.如果患者正在
输液,允许从输液管中抽血,但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并弃去最初抽取的多少mL血液后再采集血标本5mL 90.018.输入多少异型血就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10~15mL 78.819.从血库取回的血液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
30min 82.520.对输血的病情观察,不包括输血后48h内应定期观察病情变化,
并作不规则抗体检测77.5
2 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成绩分布
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成绩分布如表2所示,完全掌握的护士
比例较低。
表2 外科低年资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成绩分布[n(%)]
≤15(掌握不好)大专组(108 人)26(24.07%) 70(64.82%) 12(11.11%)本科(52 人) 12(23.08%) 32(61.54%) 8(15.38%)分组>25(完全掌握)25~16(部分掌握)
3 不同学历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不同学历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3,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不同学历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分组例数血液生理知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操作专科组108 3.9 ±1.0 3.9 ±1.1 13.9 ±3.2本科 52 4.1 ±1.1 3.9 ±1.2 13.9 ±3.5 P值0.4 0.9 0.9
4 不同科室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不同科室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4,不同科室的护士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不同科室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分组 n例血液生理知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操作五官组28 5.4 ±1.0 3.7 ±1.1 14.1 ±2.6神外 14 5.7 ±1.3 3.0 ±0.6 12.0 ±3.6普外36 5.9 ±1.8 4.8 ±0.6 16.2 ±0.7骨科 22 6.3
±1.0 3.4 ±1.0 10.9 ±4.1肝胆16 4.5 ±1.3 2.1 ±1.3 12.0 ±2.5妇产12 4.8 ±1.3 3.8 ±0.4 14.2 ±2.9 ICU 32 7.1 ±0.7 4.6 ±0.6 15.8 ±0.5 P值<0.05 <0.05 <0.05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低,体现如下:血液的生理知识方面,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多少的正确率只达到51.3%;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国家自何时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正确率仅为51.3%;输血相关知识及操作方面,冰冻血浆保存最佳温度应为多少的正确率只达到16.3%,负责《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核准签字的是谁的正确率只达到32.5%,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什么的正确率只达到57.5%,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该至少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的正确率仅为12.5%。
掌握比较好的只有以下几个方面:负责送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的必须是谁的正确率达到98.8%;输血过程中,冲洗输血管道的是什么的正确率达到95%;血液所含的有形成分主要包括哪些的正确率达到98.8%。
分析原因可能是护士的学习方法、能力及主动性欠缺,对医学和护理基础理论掌握不牢,导致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低。
护士对各种血液成分保存温度的掌握不是很好,例如:血小板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多少的正确率只达到了73.8%,可见当血液从血库取出不能及时输注,血液不能全部按要求储存,这不但影响了血液质量,可能还会增加输血反应的机会。
分析原因可能是科室管理者对血液的发放、储藏、运输、保管重视不够、监督检查不力。
从表2可以看出,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是很好。
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重视不够,大部分护士对输血的操作程序和查对比较重视,认为只要按操作规程正确输血就行了,至于怎样输血才能保证血液质量,使输血达到最佳效果而且不良反应最小,则较少去考虑[2]。
影响输血知识掌握的因素可能由于医院刚刚成立,护士来源社会化,护理队伍年轻化,而且其具有教育相关背景特征不同,知识层次也有较大差异。
加之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临床护士继续教育授课不能得到保障。
从表3可以看出,经t检验不同学历的护士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血液知识、输血相关知识操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4可以看出,经F检验,各科之间对安全输血认知情况有差异(P<0.05),ICU掌握情况比
较好,原因可能是ICU都是重患者,护士的责任心比较强,对于安全输血比较重视。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而随着临床治疗中输血用量逐年攀升,护士作为安全输血一线执行者,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常在外科大手术后,需要以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输血过程中严格落实规章制度,避免护士对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注重对输血过程的监控,经常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增加护士的安全意识[3]。
如果外科护士对安全输血知识缺乏或者模糊,不能科学的进行输血操作,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有可能直接导致重大的输血医疗纠纷。
所以,护士特别是外科护士必须要清楚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必要的输血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达到输血效果,做到有效、合理的节约用血。
安全输血相关性知识随着输血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时常更新、纠错、深化。
而良好的理论基础又是做好临床输血工作、保障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4]。
护理人员应做到加强责任意识,确保输血治疗准确无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输血护理质量;严密观察病情,减少输血反应。
合理的应用各种血液成分,减少库血的用量,节约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Bolton-Maggs P H,Cohen H.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SHOT)haemovigilance and progress is improving transfusionsafety.Br J Haematol,2013,163(3):303-314. [2]王晓红.护士在输血方面的误差与安全.家庭护士,2007,5(2B):68.
[3]朱为,黄叶莉.护士对输血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06,11(6):15-16. [4]周慧盈,邵庆华,罗曼琳.临床输血关键环节监管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