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补习班生物周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补习班
生物周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代谢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B.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不一定是有氧呼吸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2.图T518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过程中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不同
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
C.③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3.植物激素或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香蕉贮存过程中,可通入CO2排出乙烯来延长贮存时间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植物幼嫩的芽、叶合成,能诱导芽的分化和延缓叶片衰老
D.有些需经低温处理才能萌发的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后不需低温处理也可萌发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内环境渗透压的维持只与无机盐离子有关
D.血浆中的各种激素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5.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都属于细胞因子
B.细胞因子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C.细胞因子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细胞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6.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
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
C.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
D.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二、填空题(共54分)
7.(10分)某大学蔬菜研究机构对品种名为雪里红的哈密瓜采用爬地栽培和立架栽培两种方式进行种植,分别测定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节位越低的叶离根越近,节位越高的叶离植物尖端越近。
)
(1)探究雪里红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色素,并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2)图甲中,在爬地栽培方式下,同一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高节位的新生幼叶的净光合速率往往较低,从相关细胞的结构及代谢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高节位幼叶,所以其总光合速率较小;另一方面,高节位幼叶,其呼吸作用更强。
而立架栽培时高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反而比低节位叶片更大,主要原因是低节位叶片
影响了其总光合速率。
(3)两种栽培方式中,栽培可以适当密植以增加产量。
(4)经检测,立架栽培方式下果实重量以及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类)的含量均高于传统爬地栽培,由图乙可知(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高低对果实品质影响更大。
8.(10分)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
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产生抗体。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
实验中自变量为。
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
测定时,将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
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 组和E组相比较,,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
实验中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为证明(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
若,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9.(9分)某二倍体植物甲(2n=24)花艳香浓,被大量引种。
在异地种植的第一年,种群数量速减,几近灭绝,仅有极少量个体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
若干年后种群数量开始增多,且与原产地植物甲在性状上存有很大差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地引种初期,植物甲的种群数量速减,种群的λ 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表明该植物对新的生存环境的_________能力较弱。
(2)异地引种植物甲后,大部分个体死亡、少部分个体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的过程称作________。
从现代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存在着生物与环境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引种后存活下来的个体中,有一类(乙)能与原产地的甲杂交并产生正常后代,但乙比甲的花朵大、色彩类型多;另一类(丙)花朵小而多,分别与甲、乙杂交,都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研究发现甲、丙二者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二者杂交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都能联会,但其中有6对染色体的联会如图所示。
①甲与乙的花形、花色存在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 多样性。
②甲与丙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表明二者间出现了________;
甲与丙杂交的子代细胞中有6对染色体能发生联会,若丙是一新物种,则该事实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设该植物红花对白花显性,受n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间完全显性且独立遗传。
从理论上讲,该植物花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种。
10. (10分)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
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基因工程获得转基因抗盐烟草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SalⅠ、HindⅢ、BamHⅠ表示三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质粒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得到图1中的重组质粒,先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酶,再用酶处理。
(2)感染烟草细胞前,为确保农杆菌中含有目的基因,提高转化成功率,需进行初步筛选,过程如图2。
制备培养基A时,应添加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筛选获得的6个菌落中,可能有些并不含有目的基因,原因是这些农杆菌含有的外源DN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
(3)为判断菌落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影印法,使用绒毡布压在培养基A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然后平移并印压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B上。
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培养基A、B菌落生长情况,则可判断不含有目的基因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菌落。
(4)烟草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 ADCDAD
7.(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纸)层析蓝紫
(2)叶绿体数量少且光合色素含量低(2分)
酶的数量更多、活性更强,代谢旺盛(2分,从“自由水的比例”回答也得分)
因相互遮挡光照不足(2分)
(3)立架
(4)结果中期
8.(10 分)
(1)抗原浆细胞
(2)不同稀释度的减毒活疫苗、疫苗的种类体液下降
(3)乙脑病毒两组血清稀释倍数一致,但A组免疫效果却高于E组 B和E
(4)E、F 存活率靶细胞的存活率F组>E组>A组
9.(9 分)
(l)小于适应 (2)自然选择共同进化
(3)①基因(遗传)②生殖隔离变异的积累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③3n 2n
10. (每空1分,共10分)
(1)(生物)群落分解者物质循环(答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得分)
(2)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灭菌
②高于(或“大于”)杨半分解叶叶片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3)蚯蚓(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11.(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SalⅠ DNA连接
(2)氨苄青霉素自身环化的质粒(质粒)、两两连接的质粒(填1种得1分,填2种得3分)
(3)1、2、3、5 (4)脱分化(或去分化)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