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标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四、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就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依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在课程目标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完后会做什么。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经验性知识(怎么干)和策略性知识(怎么干更好)为主,以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教学组织实施上,积极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即学习待人接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管理自己。
在教学评价上,教学评价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五、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测高差;能熟练的使用经纬仪测水平角;能熟练的使用测距仪测距离;
2.能自主学习、并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3.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多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强化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方法。
4.能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法;
能根据土方工程施工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
5.能进行换土地基、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等地基处理的施工;会板式基础、伐式基础、箱式基础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
6.能用测量仪器进行桩位的确定;能进行桩机的选择;能确定桩机的行走路线;会预制桩的接桩工作;
(二)能力目标
1. 会使用仪器进行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标高的抄平;
2.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细部轴线测设及标高的控制;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浅基础的模拟施工,掌握地基处理和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4.具有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能进行桩基的检测和验收;能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进的意识;
4.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5.树立安全意识。
六、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项目一建筑工程的定位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
(2)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
(3)测距仪的使用及距离测量;
(4)测设的基本工作;
(5)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6)建筑物的定位方法。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测高差;能熟练的使用经纬仪测水平角;
(2)能熟练的使用测距仪测距离;会使用仪器进行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标高的抄平;
(3)能自主学习、并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通过多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强化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
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
测距仪的使用及距离测量;
测设的基本工作;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方法。
【实验实训】
(三)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
1.知识重点
(1) 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
(2)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方法。
2.技能重点
(1) 能熟练的使用测距仪测距离;会使用仪器进行地面点位的确定和标高的抄平;
(2) 通过多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强化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短时间内掌握各类建筑工程定位测量的方法。
项目二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2)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法;
(3)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细部轴线测设及标高的控制;
2.技能目标
(1)能根据土方工程施工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
(2)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边坡支撑及降水施工;
施工放线及标高控制;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
土方施工的机械选择;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编制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实验实训】
(三)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
1.知识重点
(1)施工放线及标高控制;
(2)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
2.技能重点
(1)通过对大型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学会编制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
(2)具有编制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能力。
项目三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进行换土地基、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等地基处理的施工;
(2)会板式基础、伐式基础、箱式基础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
(3)通过对各类浅基础的模拟施工,使学生尽快掌握地基处理和浅基础的施工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换土,夯实等施工方法
(2)了解浅埋基础的施工方法
(3)掌握常见的一般地基处理方法
3.素质目标
(1)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1)换土地基;
(2)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板式基础施工;
(3)伐式基础施工;箱式基础施工。
【实验实训】
(三)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
1.知识重点
(1)深层搅拌及夯实地基;板式基础施工;
(2)伐式基础施工;箱式基础施工。
2.技能重点
(1)掌握换土,夯实等施工方法
(2)了解浅埋基础的施工方法
项目四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用测量仪器进行桩位的确定;
(2)能进行桩机的选择;能确定桩机的行走路线;会预制桩的接桩工作;(3)具有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
(4)能进行桩基的检测和验收;
(5)能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技能目标
(1)掌握桩位确定的方法;
(2)学会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
(3)懂得桩基的检测和验收;
(4)具有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素质目标
(1)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1)桩基础的组成、特点、分类;
(2)静力压桩的施工;
(3)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
(4)沉管灌注桩施工;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
(5)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实验实训】
(三)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
1.知识重点
(1)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
(2)沉管灌注桩施工;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
(3)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2.技能重点
(1)学会编制桩基施工方案的能力;
(2)懂得桩基的检测和验收;
项目五建筑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正确选择地基回填土的填方土料;
(2)能根据填土压实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填筑压实方法及选择压实机械;
(3)会进行填土压实质量的检查。
2.技能目标
(1)掌握土方回填方法;
(2)掌握填土压实质量检查方法。
3.素质目标
(二)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1)基坑(槽)土方回填;
(2)室内土方回填;
(3)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编制。
【实验实训】
(三)教学重点(含知识、技能)
1.知识重点
(1)基坑(槽)土方回填;
(2)室内土方回填;
2.技能重点
(1)掌握土方回填方法;
(2)掌握填土压实质量检查方法。
七、教学实施建议
1.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以行动为导向,强化学生是行动的主体;
2.以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
3.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单元)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
4.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5.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不应是传统的指导;
6.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
7.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
8.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如工具材料摆放、完工清理、保管责任、书写打印要求及行为语言等。
(一)教学实施方案
(二)教材及参考书选用
1.教材应体现指导作用,避免写成资料作用的倾向;
2.紧紧围绕学习情境、具体的任务形成内容主线,再适当扩展内容;
3.编写体力格式统一,不可各自为战。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在“2+1”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校内教学阶段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经过校外一年的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在初步具有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学生置身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中,结合实际工
作任务,完成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全面形成职业行动能力。
八、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为平时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由两部分成绩加和确定。
普通话导游服务和英语导游服务是两个独立的赛项。
每赛项分别包括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文化知识测试和才艺展示五部分。
其中,导游讲解占60%;即兴演讲占10%;现场知识问答占5%;文化知识测试占15%;才艺展示占10%。
1.导游讲解:主要考察选手的导游讲解能力。
选手根据自选主题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并要求准备和讲解内容吻合的PPT。
选手要运用相应组别的语种进行比赛。
2.即兴演讲:主要考察选手的临场反应、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该项目安排在导游讲解结束后,由选手现场抽签决定即兴演讲主题,无准备时间。
选手要运用相应组别的语种进行比赛。
3.现场知识问答:主要考察选手导游知识积累与现场反应能力。
该项目安排在即兴演讲结束后,选手抽选题号进行回答。
题型为判断题2题、单项选择题2题,多项选择题1题。
选手要运用相应组别的语种进行比赛。
4.文化知识测试:主要考察选手的深度文化知识积累。
该项目独立进行,参赛选手统一进行笔试考核,用中文作答。
题型为简答题,共15题。
5.才艺展示:主要考察选手的才艺能力。
选手根据范围选择才艺形式,独立完成表演,不限语种,不允许助演。
二、竞赛方式
个人赛。
每个院校每赛项限报2名选手,每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
每名选手独立完成所有赛项。
赛项流程:文化知识测试→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才艺展示→公布竞赛总成绩。
具体分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文化知识测试,选手统一进行笔试考核。
该环节选手自带水笔答题。
环节二: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三项同场按序完成。
此环节普通话组、英语组在两个赛场同时进行。
由领队提前一天抽签决定选手出场顺序,按序编制比赛场次。
该环节主要设备(PPT播放工具、话筒等)由主办方提供。
环节三:才艺展示,此环节普通话组、英语组选手在同一场地根据环节二的比赛场次错时进行。
该环节所需服装、道具自备,主办方提供音频播放、话筒及钢琴。
环节四:公布竞赛总成绩。
三、竞赛时量
文化知识测试时间为60分钟。
导游讲解时间为5分钟。
即兴演讲时间为2分钟。
现场知识问答时间为2分钟。
才艺展示时间为3分钟。
四、名次确定办法
(一)评分方式
赛项总分为100分。
其中导游讲解60分;即兴演讲10分;现场知识问答5分;文化知识测试15分;才艺展示10分。
(二)竞赛试题
1.文化知识测试题库公开,共120题,普通话和英文组共用一套题库(另行公布)。
2.导游讲解环节选手自选主题,选手自己准备讲解内容和PPT。
3.即兴演讲环节共30题(题库另行公布),分中英文版本,其中中文版适用普通话组,英文版适用英语组。
4.现场问答环节题库公开,共600题,其中判断题240题,单选240题,多选120题,普通话和英文组共用一套题库(另行公布)。
5.才艺表演不规定试题,由选手根据竞赛内容从歌舞或戏曲、乐器、相声、小品、口技、朗诵、魔术、武术、讲故事等选择才艺形式进行表演。
(三)评分方法
1.导游讲解、即兴演讲两部分:普通话导游服务组和英语导游服务组根据相应竞赛内容的评分标准为每名选手评分,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取平均分为每名选手最后得分,选手最后得分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现场知识问答部分由湖南省导游员资格考试评分系统及时公布标准答案并赋分,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回答不得分。
现场裁判员确认无异议后确定成绩。
现场公布成绩并张榜公布。
2.才艺展示部分:根据相应竞赛内容的评分标准为每名选手评分,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取平均分为每名选手最后得分,选手最后得分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现场公布成绩并张榜公布。
3.文化知识测试部分:根据标准答案进行统一阅卷、打分。
阅卷完成后及时公布成绩。
(四)得分排序原则
本比赛只设个人成绩,参赛选手名次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当总分相等时,按照“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得分→文化知识测试得分→才艺展示得分高低依次排序。
五、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一)导游讲解(60分)
时间:4—5分钟,4分钟计时器提醒。
不足4分钟,每30秒扣2分,不足30秒按30秒计算;超时扣1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二)即兴演讲(10分)
时间:2分钟,1分30秒时计时器提醒,不足1分30秒扣1分,超时扣1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三)现场知识问答(5分)
时间:2分钟。
每名选手现场选一套题,每套题共5道题,由选手作答,每题1分,总分5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多选题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由湖南省导游员资格考试评分系统根据标准答案赋分。
(四)文化知识测试 ( 15分 )
时间:60分钟。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参赛选手统一进行笔试考核。
题型为简答题,共15题,赛项成绩为15分。
1.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用中文作答。
2.踩点得分,按答题要点的具体分值逐项计分。
3.正确答案中,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0.2分(重复错别字不重复扣分)。
(五)才艺展示(10分)
时间:3分钟。
不足2分30秒扣1分,超时扣1分。
要求:须独立完成,不允许伴演、助演。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六、赛点提供的竞赛场地与设备
(一)竞赛场地
1.“文化知识测试”场地:标准教室,选手独立座位。
2.“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场地:普通话组和英语组各在一个开放的报告厅,设置舞台、大屏幕、电脑(赛前录入比赛所需ppt、音乐等数字资料)、手麦(3个)、立麦(1个)、耳麦(3个)、裁判员席、导游比赛操作平台、观众席若干。
3.“才艺展示”场地:在同一个开放的报告厅,设置舞台、大屏幕、电脑(赛前录入比赛所需ppt、音乐等数字资料)、手麦(3个)、立麦(2个)、耳麦(3个)、桌椅(4把)、钢琴(1架)、裁判员席、观众席若干;选手自备才艺展示道具、参赛服装等。
(二)赛点提供的设施设备和用品清单
七、选手须知
(一)选手自备物品
1.U盘(拷入个人参赛资料,包括PPT和比赛用音乐以备用。
音乐为MP3格式或DVD 格式。
)
2.才艺展示道具。
3.参赛服装。
(二)竞赛技术规范和规则
1.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旅行社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50号)。
(3)《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9]第263号)。
(4)LB/T 004—1997 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
(5)LB/T 005-2002 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
2.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须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设有高职专业)2014年全日制在籍学生(含高职学院五年制大专已转段注册高职学籍的学生)。
(2)各参赛选手于领队会议后由赛点安排熟悉场地。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必须齐全)进行检录后进入竞赛候场区,并携带参赛用具。
文化知识测试选手迟到20分钟取消比赛资格,其他部分比赛提前15分钟检录,未按时检录取消参赛资格。
(4)导游讲解环节播放PPT的指导教师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区域候场。
(5)本赛项公开观摩对象为: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及随队观摩人员、媒体工作人员、企业观摩团等。
观摩人员必须到指定的观摩区进行观摩,并遵守现场秩序和现场裁判及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
观摩期间保持会场安静,并不得干扰和影响选手比赛。
(6)新闻媒体在赛场设定的媒体采访区工作,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比赛进行。
(7)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
(8)各赛场除裁判、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9)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通讯工具和其它未经允许的资料、物品进入比赛场地,不得中途退场。
如出现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10)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按序进入赛场候场,在前一位选手退场后由主持人宣布上场,确认现场条件无误后点头示意,由主持人宣布开始比赛,计时开始。
现场安排倒计时提示。
(11)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保证自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12)“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环节和才艺展示环节均由主持人串场,
宣布各项比赛内容的开始和结束。
现场工作人员同步进行计时。
(13)导游讲解、即兴演讲与才艺展示成绩,由裁判员现场打分,取平均分为选手最终成绩,及时公布。
现场知识问答成绩根据题库参考答案,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即时显示,经裁判员确认后及时公布。
文化知识测试成绩由裁判员组成阅卷小组,根据题库参考答案统一阅卷后张榜公布。
(14)成绩判定过程中有任何疑议,在赛项仲裁工作组领导下由裁判组视具体情况予以裁决。
(三)选手注意事项
1.准备阶段
(1)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各项内容,提供个人真实身份证明,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2)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和具体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3)参赛选手进行操作比赛前须检录。
检录时应出示本人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检录合格后方可参赛。
凡未按时检录或检录不合格者取消参赛资格(4)参赛选手仪表规范,着装干净整洁、外观平整大方得体,女选手可适度化妆以符合岗位要求。
(5)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2.比赛阶段
(1)“文化基础测试”环节,全部选手同时在同一考场完成,按抽签顺序就座。
(2)“导游讲解-即兴演讲-现场知识问答”环节普通话、英语组分两个赛场同时进行,各组依次按抽签顺序完成,每名选手按照规定的时间依次上台。
(3)“才艺展示”环节普通话、英语组于同一赛场分组进行,各组依次按抽签顺序完成。
(4)参赛选手必须佩带参赛证按照参赛时段提前15分钟检录进入比赛场地进行候场,在前一位选手完成比赛项目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场地进行比赛,导游讲解5分钟,即兴演讲2分钟,现场知识问答2分钟,才艺展示3分钟,展示完毕停止。
文化知识测试60分钟,同时进行。
(5)参赛选手在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后开始比赛。
(6)知识回答环节回答结束,要示意裁判“回答完毕”,才艺展示以配乐结束或表演结束动作作为完成标志。
3.结束阶段
(1)参赛选手完成各项目后即可离开比赛现场。
(2)参赛选手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不得私自公开竞赛的相关情况和资料。
(3)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须主动配合裁判的工作,服从裁判安排,如果对竞赛的裁决有异议,须通过领队以如果线材转动顺畅,挤出机没有堵,检查一下Simplify3D 中的一些设置,将比较有用。
例如,是否你试图打印非常小的层高,如0.01mm,这时将只有很小的空间供塑料挤出喷嘴。
喷嘴下方只有0.1mm 的间隙,这意味着塑料可能很难挤出。
再三确认,你使用了一个对你的打印来说,合适的层高。
你可以点击“修改切片设置(Edit Process Settings)”,打开“层(Layer)标签页”,如果你使用非常小的层高在打印,试试增加层高,看问题是否解决了。
23.4 错误的挤出丝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