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影美学
——微电影特点及发展优势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的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
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能系列成剧。
”而不断发展着的微电影
文化相对于传统的影视方式有着一定的特点和优势。
“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使过去看上去深奥的
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
时代。
一台DV、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每个人都可以用微电影来展现自己
眼中的世界。
微电影,是一个没有准入门槛的世界,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资源
和理由参与其中。
而当今电影和电视所能涉及到的内容,都可能是微电影的
话题内容。
《老男孩》让我们在感触人生的过往、回想一路的遗憾而痛哭流涕;《玩大的》让我们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下重温儿时的美好时光:《可以在
一起》让我们用孩子的视角看家庭矛盾及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而深思等等。
这些微电影让我们在并不长的短片镜头里看到生活的不同面,在丰满的人物
形象和故事情节中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除草根发烧友通过微电影实现电影梦,众多企业也开始携手导演明星们
加入微电影行列,并逐步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大部分为广告植入的系列微
电影。
比如“七喜”的一系列无良无节操的恶搞系列微电影,网友们以一种
轻松的心态和娱乐的眼光去看,同时也得到了商业宣传效应。
这种形式以实
现多方共赢,共同分享微电影的盛宴。
微电影对于广告和传统影视而言是广告的转型,新媒体的延伸,大银幕
的浓缩。
微电影身上有电影与广告的双重基因,因此专业制作和社会化传播
也成为它的固有特质。
它不以影院为主要播出渠道,而是以网络为平台,靠
网站以及博客、微博等私人媒体传播,在传播渠道上占有一定优势,一定程
度上也加大了微电影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近年来微电影发展很快,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还有不少微电影在
网上得到不少人的好评。
例如吴彦祖出演的作为掀开微电影时代大幕的《一
触即发》、青春励志微电影《眼睛渴了》还有近期的《红领巾》等。
微电影
更注重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意来承载故事想表达的主旨思想核心。
相比
较来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在当今娱乐时代,人们主动追求
心情上的触动、把握“幸福指数”主动权的感性诉求比以往强烈的多。
这
就要求有迎合消费者该种需求的有极端创意的剧本和主创人员队伍的建设。
“剧本”和“编辑”是重要核心。
故事情节上则更偏重于各种出人意料的
转折。
在极端时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设计比画面、
色彩和大牌艺人更重要。
故事卖点-情节的展开-矛盾冲突的处理手法-大结
局的设计,这些起程转合的内容桥段的创意性设计和处理需要有别于传统
的方法。
所谓微电影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诠释一个丰富的故事,是浓缩了细节的
电影,这些细节完全可以在电影中展开,于是微电影很大程度上需要创作者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底。
微电影把传统的电影形式,改为更为体现内容的短片,这是一个很有突破性的创新。
作为一个富有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新兴行业,将来会不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还需要电影人的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