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8795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a.png)
(3)作业提交后,教师要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发言、合作学习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创意写作、单元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教学拓展:
(1)课外阅读: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拓展作业:
(1)开展“关爱动物,保护自然”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观察动物的生活状态,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4.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文所学,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以课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2.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比阅读、创意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金色的脚印》,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通过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尊重历史,珍惜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7350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a.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师:(出示狐狸教学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图画上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吗?生:(异口同声地)狐狸。
(摇头表示)不喜欢。
师:(装作满脸疑惑地)为什么生:狐狸太狡猾了,我恨它还来不及呢!生: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吧,就是讲狐狸很狡猾,依仗老虎来欺压别的动物的。
生:狐狸还经常叼走农家养的鸡,太可恶了。
师:(点头默认)是啊,狐狸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印象是不太好。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金色的脚印》一课,请大家猜一猜课文可能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什么话要说呢?(学生聚精会神地读课文,看得出被课文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生:我知道了,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救一只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回去的小狐狸。
生:两只老狐狸为救出小狐狸,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
这种生死与共的亲情,挺让人感动的生: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蛮有人情味的。
生:(举手补充)正太郎不仅给藏在地板下的两只老狐狸投送食物,还从邻居家要回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师:(示意鼓掌)你们爱动脑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在课文中做上记号,然后再提出来。
生:两只老狐狸为了怕自己的孩子挨饿致死,就叼来鸡给小狐狸吃,以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它们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
生:课文中描写了老狐狸为救小狐狸的危险经历,难道它们就不担心被秋田狗咬死或被正太郎捉住吗?生:狐狸生性多疑,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得到狐狸的救助?:他为什么放了小狐狸?要是真心爱护它,不放不行吗?生: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生:……师:(投去赞赏的目光)大家真是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学生在小组里兴致勃勃地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借鉴6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借鉴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e659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9.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6篇】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
本文的我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篇一经过上次小狐狸被正太朗家的佣人抓走的那件事后两只老狐狸现在是处处小心,生怕小狐狸又发生什么事,并让小狐狸参加了《狐狸自救方法》班。
有一次小狐狸在放学路上碰到了一只小白兔,正焦急的“走”来“走”去。
“你好!我叫贝贝。
请问发生了什么是?我可以帮你吗?”小狐狸好奇的问到。
小白兔友好的回答到:“你好!我叫乖乖。
我本来是和妈妈一起出来采蘑菇的,可是我因为贪玩而和妈妈走散了,我又迷失了路不知怎样回家,你能帮帮我吗?”小白兔的眼睛里释放出央求的目光。
小狐狸贝贝见天色还早便一口答应了乖乖帮他找回家的路…… 贝贝的父母也就是两只老狐狸在家可急坏了,狐狸妈妈差点就急哭了。
后来狐狸爸爸决定出去找贝贝。
贝贝一边帮乖乖找回家的路,一边问乖乖,希望从他口中得到点线索。
“你的家大概住在哪个地区?周围有什么特别的建筑物或植物。
比如:你家门口有一棵大榕树什么的呀。
”“哦,对了,我家住在一个小山坡上,那个小山坡好象叫,叫……反正上面长满了松树。
”“那座山是不是叫做满松山?”贝贝问到。
“对,对,就是满松山,就是满松山。
”乖乖高兴的差点摔了一跤。
“贝贝说:”满松山爸爸常常带我去那儿玩耍,我给你带路吧。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条小道上。
小白兔的警惕性非常高,他突然发现了有一个猎人拿着猎枪正瞄准着贝贝,乖乖连忙发出了警报声。
贝贝还没来得及躲开猎人便开枪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突然有一只老狐狸从路边的草丛里跳了出来,把贝贝扑到在地上,使他躲过了这一枪。
可子弹却无情地打在了老狐狸的腿上。
《金色的脚印》教案6篇
![《金色的脚印》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4468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e.png)
《金色的脚印》教案6篇《金色的脚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狐狸的亲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题。
1.狐狸经常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不被人喜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看看狐狸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是怎样做的?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动?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师生讨论并交流:(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
(初次给小狐狸喂奶和咬铁链救小狐狸;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险做窝,养和救小狐狸。
)(2)我为狐狸做了些什么?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为小狐狸和老狐狸送食品,向邻居讨回小狐狸,放了小狐狸。
小、老狐狸不再以我为敌,我们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
狐狸通过我的帮助和爱护,体会到我对它们没有伤害的意思。
)(3)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金色的脚印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
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加以赞扬。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练习复述课文。
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
五、观看动物世界片段非洲豹。
六、说一说观看录像片段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写下来。
《金色的脚印》教案篇2教学目标1. 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最受感动的场景或细节描述下来。
4. 了解正太郎与狐狸一家发生的故事,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5. 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重点了解正太郎与狐狸一家发生的故事,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
![《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3f9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e.png)
《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8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篇一《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
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词语、主要内容以及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金色的脚印》,深入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二、自主阅读1、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体会,小组交流学习。
2、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感悟展示(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读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如果让你来朗读,你想读出什么样的韵味、情感?)(引导学生读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对小狐狸真挚的爱)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
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看见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引导学生2:是啊,被大家公认的狡诈、狡猾的狐狸尚能救人,如果我们也都能像它们一样,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d4c9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3.png)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感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狐狸爸爸为救儿子,不惜牺牲自己,展现了狐狸家族间的亲情。课文通过这个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情感之美,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并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2.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将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倾听、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课文内容,提炼出狐狸家族的亲情主题。
2.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主题,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结合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关于狐狸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狐狸的了解。随后,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课文情节,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让学生在感受狐狸家族亲情的同时,反思自己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狐狸爸爸为救儿子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狐狸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狐狸的了解。然后简介绍课文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0f51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b.png)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金色的脚印》的背景及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金色的脚印》的认识,观看该片预告片或
讲述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金色的脚印》:学生分小组阅读《金色的脚印》,了解故事
情节和角色特点。
3.角色扮演: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自编对话,并进行小组
间的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讨论,如:为
什么你选择了这个角色?你将如何展现这个角色的特点?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件与电影主题相关的物品进行展示,并
向全班介绍该物品的含义和故事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绘图、口头表达等方
式展示。
5.学生反思:学生可以写一篇短文,总结和反思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
表现和收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你学到了什么?你在小组中的表现如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金色的脚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
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展示,学生锻炼了创造力
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了引导者
和组织者的角色,可以通过提问和反思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发挥
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和扩展,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创作一幅原创海报或写一篇剧评等。
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
![课文《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56b4d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d.png)
《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曹文轩及作品《金色的脚印》的相关背景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创作潜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懂得珍惜友谊,学会感恩。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联系实际,深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金色的脚印》原文及译文。
(2)生字词列表及相关解释。
(3)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解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曹文轩及作品《金色的脚印》。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回顾故事情节。
2.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
3.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金色的脚印》的故事情节及感悟。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动物”的作文。
3. 预习下一节课文,做好学习准备。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3a6ff192e45361166f557.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明白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明白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德育渗透点】1。
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明白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设计思路】通过启发点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深入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有趣故事。
后来又学习了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问,在您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请三、四名学生说、能够谈对狐狸的印象,也能够讲狐狸的故事。
) 看来狐狸在大伙儿的心目上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您会给狐狸“平反”了。
2、板书课题:11*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A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B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C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如何做的?2、读后讲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板书:小狐狸喂奶要回咬木桩放归树林喂食老狐狸正太郎搭救3。
依照板书,让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如何?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1、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请大伙儿记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d55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0.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教材概述本教案以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金色的脚印》为主题,针对该课文的脉络和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课堂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材解读1. 课文作者本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张国荣先生,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想象和感性,深受读者喜爱。
2. 课文主题这是一篇以童话故事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小女孩金子和爷爷在沙漠中寻找神秘的金色花朵的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教育意义。
3. 课文结构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金子到达沙漠的情景描写,揭示主人公的顽强和勇气。
•第二部分:金子和爷爷在沙漠中寻找金色花朵的经历,描绘了他们的艰辛和坚韧。
•第三部分:金子在沙漠中受伤的描写,引出了一段温馨感人的插曲,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深情厚谊的品质。
•第四部分:金子和爷爷最终找到金色花朵,这一部分落实了主题,表达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教学目标通过对《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2.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 预习指导学生先通读《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并通过阅读理解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基本意思。
2. 集体阅读全班齐读《金色的脚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指导学生分析一些句子的结构和表达,加深对文章的解读。
3. 剖析故事情节针对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思,思考主人公的内心变化或是情感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自己想象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可能性。
4. 课堂探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句子分析练习,巩固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演练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如下评估:1.对于文章的大意和主题,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达;2.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学生是否有所提高;3.在写作方面,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0篇)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ee2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9.png)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优秀10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篇一我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在学生交流预习、感知课文,懂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放手让学生细读课文设计能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文章表达情感的问题。
当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发现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
如:老狐狸为什么不多生几只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小狐狸?小狐狸是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走的老狐狸为什么还要救正太郎呢?阳光再耀眼也不会把狐狸的脚印照成金黄课文为什么说狐狸的脚印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等。
【教后反思】: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
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
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在失去了提问的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教促学”的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决定教学目标。
当学生将他们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很高兴。
高兴的是学生提的问题不但十分精辟,而且能够紧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思路来设计,与我的教学思路是一致的。
这说明一段时间来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颇有成效的。
我想老师有容纳学生提问的心胸,学生才有提问的欲望。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这一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积极地探讨知识。
教师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也把民主还给了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技能。
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将面对为解决突如其来的问题而不断地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地“充电”,增长着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这难道不是学生“馈赠”给教师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吗?《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
六年级语文教案《金色的脚印》
![六年级语文教案《金色的脚印》](https://img.taocdn.com/s3/m/830221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b.png)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故事《金色的脚印》的基本情节;(2)了解难字“吭哧”“神采奕奕”的意思;(3)能够复述故事,读懂课文中的重要信息;(4)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关爱身边的生物;(2)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事物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故事《金色的脚印》,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课本、黑板、录音机、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与金色的脚印相关的音乐,在黑板上展示一幅由动物脚印组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内容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金色的脚印》的课文,读熟课文后,让学生跟读。
3.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集体讨论答案。
①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②故事中的金色的脚印属于什么动物?③为什么故事中的女儿喜欢画画?④为什么故事中的妈妈会感叹?⑤故事中的女儿如何证明金色的脚印是大象留下的?(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①为什么大象会出现在小镇上?②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女儿该如何保护大象?4.个案讨论(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动物?②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③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5.合作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准备一份小小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保护动物”。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准备一份演讲稿。
6.展示与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演讲,展示自己的故事。
教师进行点评,同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根据自己组的小组故事,写一篇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小作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e9c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9.png)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旨,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怀。
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难点:分析文章写作方法,学会关爱动物。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脚印吗?一般来说,脚印有什么作用呢?2.那你们听说过金色的脚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金色的脚印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积累好词好句。
三、课堂讲解1.介绍课文背景,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2.课文中的小松鼠一家为什么会遇到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
2.我们学会了关爱动物,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课堂讲解1.分析文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表现情感。
2.学习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关爱动物?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关爱动物的经历或想法。
四、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爱动物的故事。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故事分享,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故事奖。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学会了关爱动物。
2.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dad3d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f.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精选14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⑴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⑶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三、深入学习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学习结果。
⑴“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⑵理解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
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
四、总结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
2、阅读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案篇2一、开门见山,进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的文章。
(板书:金色的脚印)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的作者叫(椋鸠十)。
大家对作者有什么了解吗?(学生汇报)3、师补充:他是一位专门写动物的作家,他写了很多有名的关于动物的文章。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预习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写的角色有几个吗?(板书:角色老狐狸小狐狸正太郎)2、(出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交流读后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341e38856a561252d36fe0.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生成问题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椋鸠十的作品,一起读课题。
2、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说说对于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问题呢?生质疑。
预设:(1)正太郎和狐狸一家发生了什么事?(2)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3)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师相机抓关键词板书。
3、学贵有疑。
孩子们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很了不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正太郎和狐狸一家发生了什么事?(2)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
2、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关系图。
3,、看图练说主要内容。
4、师小结:如果一篇课文里出现了几个人物,就可以这样画关系图,课文主要讲什么就一清二楚了,就能很好的掌握主要内容。
5、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事呢?那个情节最让你感动?(通过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
)指名汇报。
预设:引开秋田狗;咬链、喂奶;做窝;咬木桩预设:(1)“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直哆哆嗦嗦的鸡。
”(抓关键词:冲着、大摇大摆)(2)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抓“拼命、好长时间”)(3)老狐狸在地板下面做了窝!(抓“!”感受惊讶)(4)正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廋了。
(5)老狐狸一直没忘记救出小狐狸的事。
渐渐地,木桩被啃得很细了。
6、小结过渡:聪明的老狐狸不顾危险想方设法救小狐狸这种深深的亲情打动了我们,也打动了正太郎。
正太郎和狐狸一家在相处时,他们的关系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三、精读入境,品味改变1、出示学习提示:(1)先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是直接写狐狸一家和正太郎关系变化的?在句子旁边写一写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1759a1eb91a37f0115c1c.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
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词语、主要内容以及故事情节。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金色的脚印》,深入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二、自主阅读1、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体会,小组交流学习。
2、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感悟展示(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读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如果让你来朗读,你想读出什么样的韵味、情感?)(引导学生读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对小狐狸真挚的爱)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
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看见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引导学生2:是啊,被大家公认的奸诈、狡猾的狐狸尚能救人,如果我们也都能像它们一样,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
六年级语文教案-《金色的脚印》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dd7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金色的脚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亲情和善良等美好品质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金色的脚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成长。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美好品质,并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色的脚印》。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资源: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亲情和善良等美好品质的理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金色的脚印》,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分享与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金色的脚印》的读后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拓展,例如:想象一下,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会怎么选择和处理?2. 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友谊、亲情和善良等美好品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的理解程度和感悟能力。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合作等。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在教学拓展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c24d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a.png)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情节,了解狐狸一家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勇敢求生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学会尊敬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角色形象,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作品中传递的美好情感。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关爱动物、珍惜友谊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4. 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
5. 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了解狐狸一家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勇敢求生的过程。
5. 讨论角色形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六、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狐狸爸爸为了________,决定离开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来看“阅读提示”。
默读“阅读提示”:(1)“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划出相关句子。
(2)拟订自学提纲。
2、自学。
3、研学(交流,相机板书关键词)
(1)根据阅读提示拟定预习提纲。
(预设提纲: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
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流读后的感受。
)
(2)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4、促学:补充提纲(3、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4、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
四、第三单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导学任务: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4)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2、自学:
根据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3、研学交流:
课文浅显易懂,此环节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感悟能力;但对课题深刻含义的理解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