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同步训练)高中化学必修2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现有以下有机物:①聚乙烯;②天然橡胶;③合成氨;④合成纤维。
其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④
2、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
B. 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C. 所有的塑料都是完全可降解的。
D. 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高温。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橡胶的是()
A.丁苯橡胶
B.氯丁橡胶
C.聚氯乙烯
D.硅橡胶
4、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塑料的常用原料?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纤维素
D、聚苯乙烯
5、(单项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橡胶的是:
A. 乙烯
B. 苯
C. 氯丁橡胶
D. 丁二烯
6、下列关于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纤维吸湿性好于天然纤维
B. 天然纤维耐腐蚀性优于合成纤维
C. 合成纤维的强度普遍低于天然纤维
D. 天然纤维的弹性通常不如合成纤维
7、下列关于塑料、橡胶和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塑料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橡胶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纤维可以是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C. 塑料是由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生成的,橡胶是由天然橡胶树汁提炼而成的,纤维是由天然纤维素或人造合成纤维制成的
D. 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
8、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下列哪种塑料常用于包装食品?
A、聚氯乙烯 (PVC)
B、聚苯乙烯 (PS)
C、聚乙烯 (PE)
D、聚丙烯 (PP)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聚乙烯
B. 橡胶
C. 纤维素
D. 食盐
10、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塑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
B. 所有塑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C. 塑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D. 塑料的性能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来调整。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棉花
B. 丝绸
C. 橡胶
D. 羊毛
12、塑料制品的主要元素组成是()
A.碳、氢、氧、氮
B.碳、氢、氮、硫
C.碳、氢、氧
D.碳、氢、氧、卤素
13、在下列高分子材料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硅胶
B. 玻璃钢
C. 尼龙
D. 软木塞
14、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塑料是一种由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 聚氯乙烯(PVC)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氯化氢。
C. 聚乙烯是一种热固性塑料,加热后不会熔化。
D. 塑料制品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15、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分子化合物都是天然产物
B.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以上
C. 所有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热塑性塑料
D. 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由单分子组成的
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蛋白质
D、乙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题目:化工生产中,聚氯乙烯(PVC)的合成过程中,涉及以下步骤:
1.乙烯(C2H4)通过加成反应制得氯乙烯(CH2=CHCl)。
2.氯乙烯(CH2=CHCl)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链式聚合反应,得到聚氯乙烯(PVC)。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乙烯制取氯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说明引发剂在氯乙烯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3)按质量百分比计算,若制备10 kg的聚氯乙烯,需要氯乙烯和引发剂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第二题
题目: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包装材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聚乙烯的合成过程,包括使用的单体是什么,以及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
2.解释为什么聚乙烯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
3.讨论聚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两种减少其环境影响的方法。
第三题
题目:
合成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
某同学为了探究合成橡胶的合成过程,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定量的乙烯(C2H4)和氯乙烯(C2H3Cl)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器中。
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3.将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裂解,得到一系列低分子化合物。
4.对低分子化合物进行提纯,最终得到一种具有橡胶性质的化合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步骤,写出乙烯和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裂解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低分子化合物有哪些?
(3)在提纯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四题
【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纤维素和羊毛纤维的区别,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以下问题:
(1)取等量的纤维素和羊毛纤维放入盛有2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分别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纤维素不溶解,羊毛纤维部分溶解。
•答案解析:纤维素为多糖类物质,不溶于碱性溶液;而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够缓慢地溶解于热的强碱溶液中。
(2)取羊毛纤维和硬质铅笔芯各一小段放入酒精灯上加热,分别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铅笔芯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答案解析: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铅笔芯的成分主要是石墨和黏土,燃烧时不会产生这种气味。
【题目】
现有一块质地均匀的白色棉质布料,长度为50cm,宽度为40cm,质量为40g,请
计算这块布料的厚度(假设布料的密度为1.5g/cm³)。
《第4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现有以下有机物:①聚乙烯;②天然橡胶;③合成氨;④合成纤维。
其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①聚乙烯,又称聚乙烯醇,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是由乙烯分子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②天然橡胶,虽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但它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而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③合成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④合成纤维,通常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因此,答案是D,即②和④。
2、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
B. 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C. 所有的塑料都是完全可降解的。
D. 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高温。
【答案】C
【解析】选项A正确,塑料是由许多相同或相近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即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正确,根据塑料受热后的行为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加热后能够软化再成型的称为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一旦成型后即使加热也不再熔融的称为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等;选项C错误,并非所有的塑料都能自然降解,很多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选项D正确,某些塑料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变形或者释放有害物质,因此在使用塑料制品时需要注意温度限制。
故本题选C。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橡胶的是()
A.丁苯橡胶
B.氯丁橡胶
C.聚氯乙烯
D.硅橡胶
答案:C
解析:合成橡胶是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等。
而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不是合成橡胶。
因此,选项C正确。
4、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塑料的常用原料?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纤维素
D、聚苯乙烯
答案:C、纤维素
解析:塑料的主要原料包括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这些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并非塑料的直接原料。
因此,选项C的纤维素不属于塑料的常用原料。
5、(单项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橡胶的是:
A. 乙烯
B. 苯
C. 氯丁橡胶
D. 丁二烯
答案:C
解析:在给出的选项中,乙烯和苯均为单质,不属于橡胶类物质。
丁二烯是合成橡胶的单体原料。
而氯丁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由橡胶树的树液经加工而成,因此正确答案为C。
6、下列关于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纤维吸湿性好于天然纤维
B. 天然纤维耐腐蚀性优于合成纤维
C. 合成纤维的强度普遍低于天然纤维
D. 天然纤维的弹性通常不如合成纤维
答案: D
解析: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各有特点。
选项A错误,因为合成纤维一般吸湿性较差;选项B错误,天然纤维的耐腐蚀性通常不如合成纤维;选项C错误,合成纤维的强度往往高于天然纤维;选项D正确,天然纤维如棉、麻等的弹性确实通常不及合成纤维如尼龙、涤纶等。
因此本题选D。
7、下列关于塑料、橡胶和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塑料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橡胶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纤维可以是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C. 塑料是由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生成的,橡胶是由天然橡胶树汁提炼而成的,纤维是由天然纤维素或人造合成纤维制成的
D. 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塑料和橡胶都可以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选项错误,因为橡胶不仅仅是天然橡胶树汁提炼而成的,还有合成橡胶;D选项虽然部分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正确的是”不完全对应。
B选项中,塑料、橡胶和纤维的特性描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8、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下列哪种塑料常用于包装食品?
A、聚氯乙烯 (PVC)
B、聚苯乙烯 (PS)
C、聚乙烯 (PE)
D、聚丙烯 (PP)
答案:C
解析:C、聚乙烯 (PE) 常用于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它无毒、封口性好,且可以通过添加防雾剂来防止食品变干。
选项A聚氯乙烯 (PVC) 主要用于塑料地板、建筑材料等;选项B聚苯乙烯 (PS) 多用于食品容器和一次性餐具;选项D聚丙烯 (PP) 常用于制造耐用的容器、衣物标签等。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聚乙烯
B. 橡胶
C. 纤维素
D. 食盐
答案:D
解析:
A选项中,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于制作塑料薄膜。
B选项中,橡胶是一种经过硫化等工艺处理的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等。
C选项中,纤维素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选项中,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无机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
10、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塑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
B. 所有塑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C. 塑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D. 塑料的性能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来调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塑料的基本性质和环境影响。
选项A正确,塑料确实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选项B错误,并非所有塑料都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很多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选项C正确,塑料因其可塑性强,可以通过注塑、吹塑等工艺加工成不同形态的产品;选项D正确,通过添加如增塑剂、稳定剂等改性剂可以改变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因此,本题选B。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棉花
B. 丝绸
C. 橡胶
D. 羊毛
答案:C
解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
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而橡胶虽然分子量较大,但它主要来源于天然橡胶树汁,经过化学加工后得到的合成橡胶,所以橡胶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2、塑料制品的主要元素组成是()
A.碳、氢、氧、氮
B.碳、氢、氮、硫
C.碳、氢、氧
D.碳、氢、氧、卤素
答案:C
解析:塑料制品的主要元素组成是碳、氢、氧。
塑料主要由聚合物组成,聚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重复连接形成的高分子结构,有时含有氧元素,但并不一定含有氮、硫或卤素。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其他选项包含了其他元素,不符合塑料的主要化学组成。
13、在下列高分子材料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硅胶
B. 玻璃钢
C. 尼龙
D. 软木塞
答案:C
解析:硅胶是一种多孔的硅酸凝胶,属于硅酸盐类材料;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但它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软木塞是一种天然材料,由软木制成。
尼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聚酰胺类合成纤维。
因此,正确答案是C、尼龙。
14、下列关于塑料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塑料是一种由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 聚氯乙烯(PVC)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氯化氢。
C. 聚乙烯是一种热固性塑料,加热后不会熔化。
D. 塑料制品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塑料基本性质的理解。
选项A描述了塑料的基本定义,即塑料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材料,正确;选项B指出了聚氯乙烯(PVC)在特定条件下分解会产生有害物质氯化氢,这也是正确的;选项C中的表述有误,实际上聚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而不是热固性塑料,这意味着它在受热时可以软化并重新成形,因此C项错误;选项D提到塑料回收的重要性,这是减少环境负担的有效途径,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5、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分子化合物都是天然产物
B.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以上
C. 所有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热塑性塑料
D. 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由单分子组成的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虽然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但也有许多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B选项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00以上;C选项错误,不是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热塑性塑料,还有热固性塑料;D选项错误,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而不是由单分子组成。
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蛋白质
D、乙醇
答案:D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指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的化合物,其特点是分子量大,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和热塑性等特性。
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醇类,因此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题目:化工生产中,聚氯乙烯(PVC)的合成过程中,涉及以下步骤:
1.乙烯(C2H4)通过加成反应制得氯乙烯(CH2=CHCl)。
2.氯乙烯(CH2=CHCl)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链式聚合反应,得到聚氯乙烯(PVC)。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乙烯制取氯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说明引发剂在氯乙烯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3)按质量百分比计算,若制备10 kg的聚氯乙烯,需要氯乙烯和引发剂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答案:
(1)乙烯制取氯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4 + Cl2 = CH2=CHCl
(2)引发剂在氯乙烯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是:引发剂能够提供足够的活性中心,使氯乙烯分子发生链式聚合反应,从而生成聚氯乙烯。
(3)根据题目条件,假设生成10 kg的聚氯乙烯需要x kg的氯乙烯和y kg的引发剂。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1 mol氯乙烯可以聚合成1 mol聚氯乙烯。
而原子量分别
为:C=12,H=1,Cl=35.5。
10 kg聚氯乙烯的摩尔质量为:10 × 1000 g ÷ 24 g/mol = 416.67 mol
则所需氯乙烯的摩尔数为:416.67 mol
所需氯乙烯质量为:416.67 mol × 36.5 g/mol = 15.22 kg
引发剂的质量所占例如下:y = x ×(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氯乙烯质量)/ 氯乙烯质量
将x = 15.22 kg代入上式,得:y = 15.22 kg ×(28.5 - 36.5)/ 36.5 = 1.52 kg
因此,制备10 kg的聚氯乙烯需要氯乙烯15.22 kg,引发剂1.52 kg。
解析:
(1)根据题目条件,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
(2)引发剂的作用是提供活性中心,使氯乙烯分子发生链式聚合反应。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所需氯乙烯质量和引发剂质量。
第二题
题目: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包装材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描述聚乙烯的合成过程,包括使用的单体是什么,以及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
2.解释为什么聚乙烯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
3.讨论聚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两种减少其环境影响的方法。
答案:
1.描述聚乙烯的合成过程:
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是由乙烯(Ethylene, CH₂=CH₂)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
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乙烯分子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如过氧化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开环聚合,形成线性的长链分子。
根据聚合条件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密度的聚乙烯,比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2.解释聚乙烯的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
•耐化学性:聚乙烯分子结构简单,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不含极性基团,因此不易与大多数酸碱溶剂发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
•电绝缘性:由于聚乙烯内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且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它能有效阻止电流通过,是一种优秀的电绝缘材料。
3.讨论聚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方法:
•环境影响:聚乙烯的降解周期非常长,自然条件下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完全分解,这导致了大量的塑料垃圾积累,污染了土壤和水体,同时对野生动物造成威胁。
此外,聚乙烯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石油资源,加剧了化石燃料的耗竭问题。
•减少方法:
•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开发和使用生物基或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加强回收利用:提高公众对于塑料回收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确保废弃塑料得到有效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约资源。
第三题
题目:
合成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
某同学为了探究合成橡胶的合成过程,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定量的乙烯(C2H4)和氯乙烯(C2H3Cl)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器中。
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3.将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裂解,得到一系列低分子化合物。
4.对低分子化合物进行提纯,最终得到一种具有橡胶性质的化合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步骤,写出乙烯和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裂解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低分子化合物有哪些?
(3)在提纯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
(1)C2H4 + C2H3Cl → (C2H4C2H3C l)n
解析:乙烯和氯乙烯在反应器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C2H4 + C2H3Cl → (C2H4C2H3Cl)n。
(2)裂解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低分子化合物有:氯乙烯(C2H3Cl)、1,2-二氯乙烷(C2H4Cl2)、1,1-二氯乙烷(C2H4Cl2)、乙烯(C2H4)等。
解析:在裂解过程中,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主要生成氯乙烯、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烷和乙烯等。
(3)在提纯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分离不同沸点的低分子化合物,以获得纯净的目标产物;
•避免引入杂质,确保产品质量;
•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如蒸馏、萃取等;
•控制温度和压力,保证分离效果;
•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分离效率。
解析:在提纯过程中,需要考虑分离不同沸点的低分子化合物,避免引入杂质,选
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控制温度和压力,优化实验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得到纯净的目标产物。
第四题
【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纤维素和羊毛纤维的区别,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以下问题:
(1)取等量的纤维素和羊毛纤维放入盛有20%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分别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纤维素不溶解,羊毛纤维部分溶解。
•答案解析:纤维素为多糖类物质,不溶于碱性溶液;而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够缓慢地溶解于热的强碱溶液中。
(2)取羊毛纤维和硬质铅笔芯各一小段放入酒精灯上加热,分别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铅笔芯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答案解析: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铅笔芯的成分主要是石墨和黏土,燃烧时不会产生这种气味。
【题目】
现有一块质地均匀的白色棉质布料,长度为50cm,宽度为40cm,质量为40g,请计算这块布料的厚度(假设布料的密度为1.5g/cm³)。
【答案】
要计算布料的厚度,我们先利用公式:质量 = 密度× 体积。
1.首先计算布料的体积:体积= 长× 宽× 厚度
2.质量 = 40g
3.密度= 1.5g/cm³
4.长度 = 50cm
5.宽度 = 40cm
把已知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40=1.5×(50×40×厚度)]
[40=1.5×2000×厚度]
[40=3000×厚度]
[厚度=
40
3000
=
1
75
]
[厚度=0.0133 cm]
因此,这块布料的厚度约为0.0133cm。
【答案解析】
解答过程中利用了固体密度的基本计算公式,并结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逐步计算。
通过已知的质量和密度,进一步推导出体积,最终计算出厚度。
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