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
床效果观察
张腊喜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42.01±5.88%)、左室舒张末径(48.55±9.11)mm以及NT-proBNP值(540.44±30.51)pg/mL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52.23±4.11%)、左室舒张末径(44.88±3.58)mm以及NT-proBNP值(310.67±25.19)pg/mL;观察组患者的六分钟试验结果
(550.12±50.88)m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有效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年(卷),期】2017(000)007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急性前壁ST段;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作者】张腊喜
【作者单位】文昌市人民医院,海南文昌571300
【正文语种】中文
血栓抽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减少闭塞靶血管内血栓,减少手术过程中无复流的发生[1]。
替罗
非班是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它可以短时间快速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结合,因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
为探讨联合应用该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可改善病情及预后,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疾病80例做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
死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
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8
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5±8.09)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
21例、女性19例,年龄均在56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72.23±9.11)岁。
确保所有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以及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
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症状及典型心电图改变,急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者入选,两组患者都接受心脏急诊介入手术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术前给予拜阿司匹林
300mg嚼服、氯吡格雷(波立维)600mg口服准备后,完善术前准备及家属签
署手术同意书后经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导管室。
所有患者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进行辅助治疗,治疗方法:负荷量10μg/kg静脉推注,在5分钟内推注完毕,而后以0.15μg/kg/min维持输注24-48小时(批号:
H20041165厂家:远大医药有限公司)[2],对照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并不行血栓抽吸。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观察组术中予以血栓抽吸治疗(EXPORT抽吸导管,美
敦力公司),依据血栓负荷严重程度可以多次抽吸,如果病变严重狭窄致使抽吸导管难以通过闭塞段,可以予以球囊预扩张后再抽吸,直至血流TIMI分级大于等于
2级后停止抽吸[3]。
两组患者术后按照STEMI指南常规予以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依诺肝素
抗凝、ACEI及β受体阻滞剂,依据患者心率及血压逐渐调整剂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6min步行试验以及心功能
评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结果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结果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
(42.01±5.88)%、左室舒张末径(48.55±9.11)mm以及 NT-proBNP值(540.44± 30.51)pg/mL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52.23±4.11)%、
左室舒张末径(44.88±3.58)mm以及NT-proBNP值(310.67±25.19)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心功能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六分钟试验结果(550.12±50.88)m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465.23±72.36)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冠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细胞持续性缺血而发生坏死称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上强推荐应用急诊介入治疗进行梗塞相关动脉血流再灌注治疗[4]。
有研究指出,部分开通血管的患者并未真正实现心肌再灌注,反而发生了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之为“无复流”。
无复流的出现可能与病变处血栓负荷过重、梗死动脉内存有不稳定斑块、血小板激活释放的活性物质影响微循环功能有关[5]。
因此,若能够在扩张球囊前有效清除血栓,可
能会强化介入治疗的效果。
替罗非班属于高效可逆性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阻滞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
血栓抽吸导管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血栓负荷,增强病变处替罗非班的浓度,继而保证药效能够直接作用于局部,达到满意的抗血小板作用。
现临床发现,新型的血栓抽吸导管可明显减少冠脉内血栓负荷,提高冠脉再灌注,降低无复流和慢血流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径高于对照组(P< 0.05),NT-proBNP值低于对
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六分钟试验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
可见,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前提下,对已发生的血栓进行抽吸,对前壁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预防macce事件,采用血栓抽吸时应严格掌握好临床适应征与要点,认真落实靶病变血栓负荷的评估工作,并注意以下几点:
(1)血栓抽吸时若回血慢或停止回血,需在负压下撤出导管,以肝素盐水反复冲洗后再次抽吸;(2)对于高栓栓负荷病变,建议在球囊扩张前抽吸,避免远端栓塞与无复流的出现;(3)抽吸导管头与闭塞段接近时就需要开始负压抽吸;(4)回撤抽吸管时应注意保持在负压状态,避免血栓脱落而引起其他血管栓塞。
综上所述,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栓负荷,保证心肌再灌注效果,强化心脏收缩功能与患者的运动能力。
【相关文献】
[1]陶志强,宋杰,黄为,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6(7):761-762.
[2]潘金生.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 137-138.
[3]覃秀川,王春梅,索旻,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预注射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前向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15(1):33-37.
[4]胡俊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8):42-43.
[5]杨秋菊.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J].中国伤残医
学,2016,24(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