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唇挡矫治咬下唇习惯36例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唇挡矫治咬下唇习惯36例的疗效观察
摘要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咬下唇是唇习惯中最常见的一种,患儿长期咬下唇,常常形成上前牙前突及牙间隙出现,而下切牙及尖牙多向舌侧倾斜,出现拥挤错位,上下前牙深覆盖,严重者出现AngleⅡ类错颌畸形,咬下唇持续的时间越长,错颌畸形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尽早破除咬下唇的不良习惯,阻断错颌畸形的发展非常重要。

矫治这类错颌畸形,首先要去除病因。

36例咬下唇习惯病例,采用下唇挡阻断矫治,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对下牙弓长度和宽度的增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下唇挡阻断矫治下牙弓
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因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的错颌畸形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中的4/1左右[1]。

唇习惯以咬下唇多见[2],临床报道女性患者明显大于男性,患儿长期咬下唇,常常形成上前牙前突及牙间隙出现,而下切牙及尖牙多向舌侧倾斜,出现拥挤错位,常常形成上下前牙深覆盖,颜面表现为上颌前突,开唇露齿,严重者出现AngleⅡ类错颌畸形,咬下唇持续的时间越长,错颌畸形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尽早破除咬下唇的不良习惯阻断错颌畸形的发展非常重要。

下唇挡作为一种功能矫治器,在阻断矫治唇习惯及由咬下唇引起的下颌轻度拥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2003年2月~2008年2月对36例咬下唇的患儿采用下唇挡阻断矫治,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6例患儿中,女22例,男14例,年龄10~14岁,平均12岁。

治疗时间9~18个月,平均14个月。

方法:治疗开始时先取模,在模型上测量下牙弓的前段﹑中段长度和前段﹑中段﹑后段宽度并记录,精确到0.01mm。

所有唇挡均用1.0mm不锈钢丝弯制,唇挡的唇屏矢状位呈泪滴状,最厚处 3.0mm,在下颌第一磨牙上黏方丝弓带环,弓丝上的曲抵住带环圆管的近中,唇挡在戴入前做开大加力,弓丝离开双尖牙颊面 2.5~3.5mm,唇挡唇屏达尖牙远中,上缘低于龈缘水平,下缘达下唇粘膜转折处,唇屏离开牙龈4.5mm。

其中27例未对上颌作矫治,9例在上颌用双曲唇弓内收上前牙,关闭上前牙散在的小间隙。

治疗结束取模,在模型上测量下牙弓的前段和中段长度,下牙弓的前段宽度,下牙弓的中段宽度,下牙弓的后段宽度并记录,精确到0.01mm。

结果
所有36例病例,咬下唇习惯均改正,29例轻度拥挤患儿拥挤改善,7例中度、重度拥挤患儿虽有所减轻但仍需其他方法矫治。

结果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下牙弓前段长度平均1.52mm,下牙弓中段长度平均增加了0.62mm,下牙弓的前段宽度平均增加了2.21mm,下牙弓中段宽度平均增加了2.42mm。

下牙弓后段宽度平均
增加了 3.23mm,下牙弓的前中长度共增加了 2.14mm,下牙弓的宽度平均增加了2.62mm,治疗前与治疗后数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治前后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增加。

讨论
下唇挡的阻断矫治:唇挡戴入口内后,唇屏将下唇向外支撑,下唇脱离了上颌前牙的紧咬,即便有个别下唇较长的患儿可以咬住但极不舒服,咬下唇的频率会逐步减小,直至唇习惯破除,在36例患儿中矫治后咬下唇习惯均破除,一年后随访35例未复发,1例偶有复发但咬下唇的频率明显减小,这说明下唇挡在破除咬下唇习惯的疗效是肯定的。

下牙弓长度和宽度的变化:文献报道,应用下唇挡治疗后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均有增加。

刘英奇等[3]研究发现唇挡治疗后尖牙、双尖牙、第一磨牙的宽度分别增加1.1mm、4.5mm和1.95mm。

丁寅等[4]研究发现唇挡治疗后尖牙、双尖牙、第一磨牙的宽度分别增加了 1.63mm、2.35mm和 1.83mm。

本结果分别增加了2.21mm、2.42mm和3.23mm。

对比发现本结果稍大于前述的数值,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病例的选择
不同有关,本病例选择的是咬下唇习惯患儿,唇习惯破除后下前牙恢复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并且唇挡在戴入前做开大加力。

也有报道[5]唇挡治疗后下颌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达4.07mm。

这说明下唇挡能够增加下牙弓的宽度的作用是肯定的。

张雷英等[6]报道下唇挡具有刺激下颌骨前端B点生长的作用。

殷纳[7]报道唇挡治疗后下颌牙弓间隙平均增加了2.46mm。

本结果下颌牙弓前、中长度共增加了2.14mm,其原理是唇挡戴入口内后使颏部肌肉的作用力传向后达第一磨牙,有推磨牙向后的力量,限制了下颌第一磨牙在双尖牙萌出其间前移的可能,直立了下颌第一磨牙,增加了下牙弓的长度。

唇挡的唇屏阻挡了下唇及颏部肌肉对下前牙的压力,下颌牙齿的内外受力平衡被打破,在舌肌的作用力下促使下前牙向唇侧倾斜移动,导致了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的增加;并且随着颏部肌肉的活动,唇屏的下缘牵拉颏部的骨膜,刺激下颌骨向唇侧生长,增加了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

本结果和前述其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下唇挡能增加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是可行的。

下唇挡的应用:下唇挡作为一种功能矫治器,在阻断咬下唇习惯是一种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并且对由咬下唇而引起的轻度拥挤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

并且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不拔牙矯治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和认可,下唇挡的阻断矫治增加了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提供了更多的间隙,为不拔牙矫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正畸医师从业人员廖廖无几,但社区需要治疗的患儿数量相当大,象下唇挡这类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疗效肯定,一般口腔医师经过培训就能掌握的矫治方法,应引起社区口腔医师重视。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
2 林珠.口腔正畸治疗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123.
3 刘英奇,崔巍巍,史东哗,等.替牙期恒牙初期唇挡在非拔牙矫治中的疗效分析[J].口腔医学,2009,29(3):167.
4 丁寅,徐蕾.唇挡对儿童牙弓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J].口腔正畸学,2005,12(2):57-59.
5 魏福兰,王春玲,刘东旭,等.上下颌唇挡对替牙晚期儿童牙颌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348-351.
6 张雷英,蔡中.Twin block结合下唇挡矫治Ⅱ类Ⅰ分类错颌疗效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20(4):361-363.
7 殷纳.唇挡治疗乳牙早失间隙缩窄的临床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2):102-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