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同步教学ppt(2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2.在《光》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光”的特点的? 请简要分析。
提示:写 烛 光下的影子“真正得了生命”——“它活跃跳动,来去无定,忽 而 臃 肿肥矮,忽而修长灵活,你回观壁上,为这黑魆魆的巨人所惊,转眼间,它 又 倏 忽不见,再转身时,它又悄无声息的偷到你身后,你不动,它隐隐对你奸 笑 ,你 稍一转侧,它张爪扑来。你向前,它悠悠地向后退,谦虚地缩小了身子, 你 退 后,它又复伸展得庞大可怕”,这密不透风令人惊绝的拟人语句,写活了 烛 光 下的影子,让人感到异常真切。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2.在《树》这篇散文中,各类树有何不同特点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提示:
种类 特点或象征意义
作者的感情
菩提 安详、静穆,关联着佛教,象征着 树 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景仰之情
圣诞 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 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
林 燿德 (1962—1996),原 籍 福建厦门,生于台北。台湾文坛的后起之秀, 新生代的代表人物,著名诗人、散文家。1977 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 歌和散文作品。活跃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倡现代书写和都市文学,并引进 不少外国文学理论。散文创作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开拓性。著有诗集《银 碗 盛 雪》《都市终端机》,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迷宫零件》等。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2.散文的写作强调文章的疏与密。《树(节选)》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 点的?
提示:本 文 的行文疏密得当。文中有的地方十分细密,如写菩提树的 叶 :“近 似心脏形的叶廓,在边缘镶滚着优美的曲线,尖细的末梢顺着主叶脉 伸 展 成一道流逝在时空中的笔画,给滚动在嫩绿网络上的露珠儿开条滴落 大地的虹迹”;有的地方极为疏阔,如写圣诞树的“惊人地繁殖”:“在 18 世纪 初叶巴黎来往马车的市街上”“在 19 世纪新大陆降雪的旷野中孤立的、清 教徒的木造小筑里”“在 20 世纪中期政变频频的南美午夜,那显得特别温暖 的 公寓客厅中”……运用快镜头回放的方法,回放了耶稣逐渐下凡的历程。 寥 寥 数笔,跨越数个世纪的时空,增加了文章的内在含量。
树 主题
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义
棕榈 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 树 耐的品格
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感佩
桑树 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
“怀念”而钦敬
松树 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 向往之情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褊狭:狭小。
(2)委顿:疲乏;没有精神。 (3)奥义:深奥的义理。
(4)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5)泫然:眼泪下滴的样子。
(6)耐人寻味:经得起人们仔细体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反复体味。 (7)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8)古色古香:形容富有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9)排山倒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10)随遇而安: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目标二品味语言,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1《. 光》的最后一段为什么写“夜晚的声音”?是否偏离了“光”这一主题? 提示:(1)夜 色 渐浓,光暗淡下来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会只能靠听觉 来 分 析。 (2)由 黑 暗到黎明,这是光与黑暗交锋的一个阶段的分界点,是作者观察 和体味自然的一个循环。整个宇宙没有停下脚步。作者以声音的形式呈献, 让 我 们充分体验不论在“光”下还是在“黑暗”下,自然的脚步始终没停歇,生 命 的 节拍不停。 (3)全 文 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柔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 感 觉 的循环,深化了主题。
略读
-*-
光 树(节选)
-*-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光》 “光”一般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 0.77 微米到紫 光的 0.39 微米之间的称为“可见光”,波长在 0.77 微米以上到 1 000 微米左 右的电磁波称“红外线”,波长在 0.39 微米以下到 0.04 微米左右的称“紫外 线”。作者关于“光”的感受极为细密,但没有写光的物理意义。作者以精细、 绵密的笔法写晨光,写阳光,写光与黑暗的关系。全文以朦胧的晨曦始,以“温 柔亲切”的声音终,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感觉的循环。 《树》 作者早年受天主教的影响,其作品多带有宗教方面的色彩。佛教以安详、 沉静的姿态对待苦难;基督教否认人的自觉,强调救赎的意义;伊斯兰教训导 人们要保持顽强、忍受,即使苦难的沉重打击,也无法摧毁人们的精神品质。 《树》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在作者看来,树与信仰、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①奉献,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奉献,有时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奉献,需要 每个人的参与。
②隧道塌方获救人员向我们讲述了惊心动魄的 55 个小时。 提示:两者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或形 容 声 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段落 事物
特点顺序1源自晨光活泼闪烁2~4 阳光
犀利、深入、富有、独立、
活泼好动
以时间为线索,描述
5~8
光与黑暗 的关系
相互追逐、融为一体
了一天之内光的变 化及给人的感受
9
夜晚的声 音
有节奏、有韵律、是依靠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 树 (节 选 )》
各类树 特点及象征意义
作者态度及流露的意绪
菩提树
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 教的人本思想
对应的安详、静穆,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 种景仰之情
圣诞树
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 种救赎主题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zhuī 体 恣 suī 脊 zhuī kěn 食
易错字
锥 睢 椎 啃
词语
táo 气 táo 瓷 ɡǎn 榄 鸟 kàn
易错字
淘 陶 橄 瞰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 意象”后,就变成了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 式,改变了其原初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 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的意味——批判 它依附的殖民主义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杨 必 (1922—1968),女 ,江 苏无锡人。我国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文系
教 授 ,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傅雷的 鼓励和钱钟书的指导下开始翻译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 任英语翻译,1952 年院系调整,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其翻译的《名利场》 (英 国 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用法 (1)荒谬 荒诞
①我们不能用自己缅怀青春的温情去误读一段历史,用当事人的身份 指证一段荒谬生活的正确,从而误导涉世未深的青年读者。
②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 提示:两者都表示“不合情理”。“荒谬”表示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 诞 ”表 示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荒谬”多用于思想、观点、看法等;“荒诞” 多 用 于事情、情节、内容等。 (2)惊天动地 惊心动魄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光》
第一层(1 段) 第二层(2~4 段) 第三层(5~8 段) 第四层(9 段)
晨光 阳光 光与黑暗的关系 夜晚的声音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晨曦.
xī
倏.忽
shū
畸.零
jī
氛.围
fēn
鹄.立
hú
窸窣.
sū
黑魆.
xū
面颊.
jiá
锡箔.
bó
嘿
嘿.然 mò 嘿.嘿 hēi
加点字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1.在《光》的行文过程中,作者常常由一点联想开去,引出话题。请举例 分析说明。
提示:作 者的思维是发散型的,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出了许多相关 的话题。例如在谈到阳光驱散“隔夜的黑影”和“梦境里的幻象”时 ,作者将思 绪 转 向了“黑影”和“梦境”的形成;在谈及阳光的“热闹好动”时,作者由成人 与小孩在阳光下的对比,写出了阳光的活泼好动与天真无邪。由此作者把话 题 转 到人们“越要显得庄严,越向暗里退缩”而使阳光受到约束,引出了关于 光与黑暗的联想和议论,很快想到光亮的被约束所造成的幽暗静穆。这种发 散 思 维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譬 如 对 阳光的礼赞和对人世间的揶揄,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吝啬. 褊.狭 雷霆. 阴霾. 臃.肿 树瘿. 瘤.块 砍斫.
蔓
蔓.生 蔓.延 蔓.菁
读音 sè biǎn tínɡ m ái yōnɡ yǐnɡ liú zhuó wàn m àn m án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1.阅读《光》一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作 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文章的?
提示: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3.《树》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的? 提示:林 燿 德的散文被认为是都市散文的代表,这篇散文除了包含浓烈 的 文 化意味外,都市的气息也隐现其中。例如: (1)用 “一 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说明菩提树是都市人所 忽 略 的。 (2)通 过 “播放着重金属乐团蓝调歌曲的百货公司”等都市景象,展开了 对 都 市文明的审视与反思。 (3)通 过 对 “呈现出民间劳动之美”“属于庶民”的桑的赞赏和怀念,反衬 了 作 者对于都市的态度。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①每当国难来临时,勇士们都拿起手中的武器,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 之躯去抵挡敌人的入侵。
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 人前赴后继地为之拼搏。
提示:两 者 都表示“后面的人跟上去”。“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 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上去, 后 面 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着重表现一种不 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着重表现一种敢于战斗、奋勇 向 前 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