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个案总结报告范文(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病例概述
患者,男,35岁,因突发胸痛伴大汗淋漓3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自诉无明显诱因
出现胸部剧烈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伴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钝,心
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二、入院诊断
1.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 高血压病
三、治疗经过
1. 院前急救: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抗血
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
2. 住院治疗:
(1)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每天一次;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天一次。
(2)抗凝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每天两次。
(3)抗心肌缺血治疗: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症状调整滴速。
(4)抗心律失常治疗: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根据患者心电监护结果调整滴速。
(5)抗高血压治疗:给予卡托普利25mg口服,每天一次。
(6)溶栓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
四、病情观察与护理
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立
即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时调整镇痛药物。
3. 观察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情
变化。
4.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休息与活动:保持病房安静,指导患者休息,避免劳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
动量。
6.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五、治疗效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患者于治疗第7天出院。
六、护理体会
1.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诊科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
变化,尽早进行救治。
2. 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3.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
患者治疗依从性。
4. 专科护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如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
治疗措施的护理。
5. 团队协作:急诊科护士应与医生、护士、医技等科室密切协作,共同为患者提
供优质护理服务。
七、总结
本病例为一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第2篇
一、个案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某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入院时间:2021年5月10日
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二、病例摘要
患者张某某,男性,45岁,因突发胸痛伴大汗淋漓,持续约2小时,于2021年5月10日急诊就诊。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
查体:血压
180/10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不齐,可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I(cTnI)升高,心肌酶谱异常。
三、救治过程
1. 接诊后,立即启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送入抢救室。
2.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生命支持治疗。
3. 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降血压等药物治疗。
4.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
5.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植入支架。
6. 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降血压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7. 住院期间,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并发症。
四、治疗及护理措施
1.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300mg嚼服,每天1次;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天1次。
2.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天2次。
3. 抗心肌缺血治疗: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5分钟1次,直至症状缓解。
4. 降血压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天1次。
5.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6. 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7.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8.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服用药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五、出院评估
患者张某某,经过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
患者对疾病知识有较好的了解,能够遵医嘱服药,自我管理能力较强。
六、总结
1. 本病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生命体征平稳。
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3. 护理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5.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病例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3篇
一、个案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先生
性别:男
年龄:45岁
入院时间:2022年3月10日
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二、病史采集
患者张先生,45岁,因持续性胸痛4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自述于4小时前开始出
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出汗、恶心、呕吐,疼痛呈阵发性,持续约10分钟,休
息后无明显缓解。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吸烟史20年,
每日吸烟量约20支。
三、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心前区可见心尖搏动,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四、辅助检查
1. 心电图:V1~V6导联ST段抬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2.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
3. 肌酸激酶(CK-MB):200U/L,肌钙蛋白I(cTnI):1.5ng/ml。
4. 血脂:总胆固醇
5.8mmol/L,甘油三酯1.6mmol/L。
五、治疗经过
1. 立即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氯吡格雷75mg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减轻心肌缺血。
3. 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
4. 24小时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5. 给予ACEI类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6.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
1. 入院后患者持续胸痛,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
2. 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每15分钟监测一次。
3. 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4. 给予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缓解紧张焦虑。
5. 饮食指导: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
6.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七、治疗效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入院后第3天,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趋于正常。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恢复正常,CK-MB、cTnI降至正常范围。
患者出院时,病情已基本恢复。
八、总结
1. 本病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及时救治和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4. 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5. 本病例提醒我们,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九、改进措施
1. 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水平。
2. 优化急诊科工作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3.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患者救治效果。
4. 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 定期开展护理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