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32165队刘х 曹18井顶天车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2年4月22日2:25,32165队钻一班在曹18 井上零点班,在下钻过程中,于2:25分发生顶 天车事故,造成钢丝绳拉断,悬吊系统全部砸 在钻台上,吊环被砸开,一只吊环从钻机上面 飞到1#车与底盘之间,另一只飞到井架3#大腿 下边,吊卡掉在钻台下面。当时在内钳工位置 上的刘х х 因躲闪不及被砸下游动系统挤在刹 车气缸处死亡。事故发生后用吊车掉开游动滑 车,才移出尸体。
四、3291队奚х 真1井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9年8月16日6时45分,3291队钻井三 班接班后发现潜水泵不上水,约6时司钻奚х 和付司钻陈х 去换新领到的潜水泵,因电缆 线到2#泥浆罐闸刀盒长度不够,井场没有更 长的电源线,就自己擅自加长电源线,并用 旧的黑胶布代替包扎接头,拉线过程中接头 处在水中浸泡过,接好后将接头处放在小土 埂中间,奚х 在跳过1.4m的水沟时滑倒,扒 在电缆接头处,触电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起钻阻卡操作处理违反安 全操作规程,下砸吨位过大,下放速 度过快,导致水龙头脱离大钩后,使 水龙头方钻杆倒靠在立管台。 (2)、水龙头脱离大钩后所采取 的处理措施不当。本应立即座( 3 )队长组织处理水龙头脱大 钩时,由于肓目过急处理,在无 稳妥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6 人立即 登上井架,准备用电动绞车拉水 龙头进大钩。当其中走在前面的 3 人刚进入立管台时,井下解卡, 水龙头方钻杆下滑约 1.5米过程中, 将立管台挂落。导致 3 人随立管台 一起坠落钻台。
司钻郭聚显带领井架工徐晖、场地 工刘红印上立管平台准备将电动绞车 拉水龙头挂在大钩上,7:00郭、刘、 徐3人刚进入立管台,还没来得及实施 动作,钻具突然解卡下滑,斜倒在立 管平台上的水龙头压住立管平台将其 拉脱掉在钻台上,郭聚显等3人随同立 管平台从 16 米高处一起摔落在钻台上, 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
1980 年 11 月 6 日 23 : 30 , 32727 队钻井一 班上零点班,接班后检修泥浆泵,循环 泥浆,于 19 : 30 起钻,在起到第三柱钻 铤时,艾 х 离开刹把跑到井口,帮助井 口其他二位同志抬提升短节,因刹把无 人控制,游动系统自由下落,吊卡,吊 环落在转盘上(这时有位同志立即站到 操作台扑在刹把上)将艾 х 打伤,颈末 位粉碎性骨折,抢救无效死亡。这次事 故还有一人受重伤。
2、间接原因
一是拖拉机与推土机间的牵引绳长度 不够,拖车过程中推土机铲刀与拖拉机履 带间距小于2m,违反了企业标准Q/JS05701994《拖拉机操作与保养规程》3.4.3条规 定。拖车绳套过短,拖拉机与推土机之间 距离过小,造成转弯困难,拖拉机倒车过 程中造成对单х 的伤害。 二是牵引吊车出井场,没有明确现场 指挥人员,致使拖拉机驾驶员常 х 在没接 到倒车信号情况下盲目倒车,发生事故。
事故原因
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气动绞车吊 钩与提篮吊环脱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钻杆从场地起吊,摆动幅度大。 2 、加重钻杆在向回摆动过程中,钢 丝绳张力减小,瞬间吊钩与提篮吊环处于 不受力的状态。 3 、在钢丝绳扭力的作用下,吊钩( 双片式)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造成脱 钩。
八、管子站单х车辆伤害死亡事故
第二部分 近几年钻井作业系统 有关的典型事故案例
一、中原油田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2月14日18时30分,中原石油 勘探局井下作业五处技术员夏韩峰等3 人在文95-94井作业。在拆卸井口软管 时,管内余压将软管甩起,夏的头部 被击中,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
作业无章可循,拆卸软管时没有先 泄压。
事故原因
1、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第一思 想树立不牢,只注重完成任务,马虎凑合 的思想严重。 2、对损坏的保护器没有及时更换,电 路安装没有规格化,在措施上不力。 3、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安全措 施,制度不完善,有制度执行也不严格。 4、学习教育上抓得不紧,对上级有关 文件、规章制度,有关安全知识学习贯彻 、教育不够深入。
事故原因
1 、班长韩 х 在接受任务后,没有 听现场调度的意见,也没有采取安全措 施,肓目卸车。 2 、现场调度 х х 没有坚持原则, 没有禁止用人卸车。 3 、站领导在抓安全方面有严重漏 洞,口头上讲安全多,但检查落实少。 4 、处领导抓生产多,抓安全少, 没有认真吸取“渤海二号”事故教训。
二、32727队艾х 真68井顿钻死亡事故
六、32730队陆х 西2井触电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93年7月15日,32730钻井队进行西2 井开钻前准备工作,10:30分开钻,用四台 潜水泵回收泥浆。15:30发现其中1台潜水泵 上水不好,估计砂子堵塞,一班副司钻1人往 上推未拉动,四班副司钻协助仍未拉动,这 时在一旁捞砂的大班司钻陆х 赤脚下到泥浆 回收池中帮助拉潜水泵,拉了两下未拉动, 再拉时喊了一声有电,便倒在回收池边,经 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
2004年11月17日,午饭后管具公司搬运三 班完成周43-11井钻具复位作业,在陈х的现 场安排下,用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推土机将吊 车牵引出井场。15:20分,行进过程中最前 方的拖拉机转弯困难,进行方向调整,站在 拖拉机驾驶室右后方2米左右的单х进入拖拉 机与推土机间,司机未注意后方有人,在后 退调整方向时,将单х挤在推土机的推土铲与 拖拉机右履带之间,致单х受伤,送医院抢救 无效死亡。
安全培训材料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
第一部分
江苏油田钻井 主要典型事故案例
一、管子站鲍х 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80年9月12日上午,管子站司机韩х 驾驶 大日野汽车给乔 1 井送套管。吊车司机鲍 х 与 韩 х 同车出发, 16 时到达井场。韩 х 主动向 钻井现场调度х х 提出要求卸车,因吊车坏了, 现场调度х х 不同意卸车,叫他们将车开到省 水科总队招待所休息。韩х 不听,并说滚下来 就行,当时在一没有吊车二没有做好卸车准备 的情况下,韩х 、鲍х 二人打开车箱板动手卸 车,鲍х 站在车上撬动套管,被连续下滚的套 管带下车,被套管砸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采用 A3 热轧钢板强度不够适应低周、大应力 载荷下的工况要求,留下了事故隐患。 2、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制作工艺粗糙,整块耳板用手工气割而成, 从而诱发了疲劳裂纹。 3、二层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的耳板 结构设计不合理。 4、操作台前、后台绞链支座采用单耳板 结构不合理。 5、二层台前台无任何防坠落保险装置。
2、间接原因和其他安全隐患:
( 1 )井架梯子腐蚀严重,井架 底座陈旧、底座受力构件缺少,二 层平台内侧无栏杆。 ( 2 )工程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不力。 ( 3 )该井用 3200 型塔式井架钻 3650米设计井深,设备选型不当。
五、胜利油田“10.27”滩海探井通 井路交通责任事故
事故经过
2003 年 10 月 27 日 16 : 20 左右,渤海钻 井总公司钻井二公司50622钻井队18名职工 乘坐福田牌农用车从作业的滩海探井井台 向井队驻地撤离途中,在探井通井路上机 动车辆违章超员载人,受恶劣的海洋风浪 冲击,发生车辆坠入海中的特大交通责任 事故,致使16人死亡、3人失踪、直接经济 损失189万元。
事故原因
1、队伍技术素质差,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训 练。
2、管理制度虽有,但不够落实。刹车气缸 进气管线漏气,几个司钻都知道,在交接班过 程中对关健部位不够重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及 时,致使刹车气缸被磨成47m*13m的口子,防碰 天车不起作用。 3、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安全工作只停 留在口头上,平时要求不严,对工作中的“低 、老、坏”抓得不力。 4、领导班子没有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做得 不够,在把关键、坚持原则方面做得较差。
事故原因
1、违反操作规程,在未 断电的情况下,赤脚下坑拉 潜水泵进行检查。 2、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及 时发现潜水泵电源线有老化 现象。
七、4599队张х 墩2-19井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10月14日,4599钻井队钻三班在墩2-19 井施工,16:00接班后固定备用立管,19:00组 合钻具下钻,下完2柱钻铤、6柱加重钻杆后,由 司钻沈х 操作气动绞车,从场地上提加重钻杆单 根,21:20左右吊第6根加重钻杆,当加重钻杆 刚离开大门坡道时,因加重钻杆摆动造成气动绞 车吊钩(双板钩)与提篮吊环脱开,加重钻杆倒 向钻机绞车刹把方向并滑到场地。在加重钻杆下 落过程中,钻杆母接头部位打击站在井口操作的 张х 头部,安全帽下颏带调节锁紧扣断开,安全 帽飞出,张х 头部受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盲目蛮干,违章操作,司钻离开刹 把去抬提升短节忘掉刹车,是事故的主要 原因。 2、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要求只是停留在 一般的口号上,经常在开会时和布置任务 时,提出一般的安全要求,但对每次具体 工作,每一道工序没有提出具体要求,狠 抓落实。 3、井队骨干力量有所调整,有所调动 ,该队骨干力量仍配备不齐。
3、管理原因
一是钻井处生产管理部现场调度陈 х 作为现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没 有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出正确分 析、判断,组织、协调,指挥吊车出 井场工作不到位。拖拉机、推土机移 位到靠近井场出口处后,对拖拉机、 推土机进一步拖拉吊车出井场的作业 没有进行具体指挥,也未明确其他人 具体指挥。
二是搬运班班长段х 对本班作业人 员的管理不到位,人员分工不明确, 与其他作业人员配合协作不到位。 三是钻井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 位,放松了对生产辅助单位的安全管 理,致使钻井处管具公司、钻井处钻 前公司机械化施工队对“三违”现象 查处力度不够,没有有效地消除施工 现场职工的违章行为。
三、胜利油田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 年 4 月 23 日 5 : 00 ,胜利石油管 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五公司32195钻 井队在营331井施工,第三根表层套管扣 上吊卡后,上起游车,发现吊卡在套管 上不往上走,随即下放游车,当游车降 至约2米高时,吊卡活门突然弹开,套管 下落,砸在内钳工吕金光右肩颈部,造 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二、上海石油局车辆伤害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4月10日1:15 ,新星石油公司上 海石油局三海大队装卸队铲车司机黄治中驾 驶2.75吨铲车与一辆3吨铲车在基地院内为平 湖一号平台装油管,采用两个铲车共同抬一 捆重约3.8吨(30根)的油管从库内运到场地 上,再用室外行吊装车,当抬运第四趟时, 黄治中的铲车在前因机械故障熄火,造成铲 车向右侧倾斜翻倒,黄治中被翻倒的铲车横 梁压住头部,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单 х 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的危险因 素认识不足,在牵引吊车出井场过程中, 未向拖拉机驾驶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发出信 号,违章进入推土机与拖拉机之间,是造 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钻井处钻前公司机械化施工队拖拉机 驾驶员常х ,在未接到现场人员指挥信号 情况下,驾驶拖拉机盲目倒车,也是造成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中原油田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2002年5月21日3:20,中原油田钻 井四公司32958钻井队在濮85-21井钻至 井深3165米时,发生井漏,于3:30起 钻,钻井二班4:00接班,司钻郭聚显 操作刹把继续起钻。中途遇卡,上提下 放活动钻具时,大钩与水龙头脱钩,水 龙头倒靠在井架立管台略偏立管一侧。 因井口钻具不居中,队长耿建华指挥扣 上了一只吊卡。
五、32201队姚х 联28井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
1990 年 12 月 5 日, 32201 钻井四班在联 28 井进行完井甩钻具作业至 14: 25 ,当时已甩 到第27柱加重钻杆,钻台上共有8人配合作业 (包括队干部和大班),在推卸下的钻铤单 根到大门坡道时,听到一声响后,二层操作 台落在井架左大腿处,将姚 х 砸伤(当时的 情况及在什么部位,没有人看到),后送医 院抢救,因颅脑重度损失,颈1-2滑脱伴颈骨 损伤,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