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规范坚持色坚定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守规范坚持特色坚定成长
——金山区实验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总结
实验幼儿园:吴蓓鸿前言:
关于标题“坚守规范坚持特色坚定成长”价值思考:
规范:是基地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必须坚守;
特色:是基地工作的个性与生命,需要坚持;
成长:是基地工作的价值与目标,执着坚定。
关于标题“坚守规范坚持特色坚定成长”的内涵解读:
坚守工作规范,以带教教师自身的不同专业特色示范、引领、影响见习教师,在相互的实践观摩中引发思考、交流心得、促进反思、优化行为,使指导老师、见习教师获得共同成长。
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小组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任务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以保教主任、分部部长为副组长,以幼儿园教学先导小组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工作任务:
(1)落实金山区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精神,统筹实验幼儿园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资源,确定具体、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2)定期召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协调园内人、财、物,确保“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领导、参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及时发现并积累工作经验、寻找问题与解决策略。
(4)接受上级指导与评价,不断优化方法,提高“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效。
(5)确定本园指导;老师名单,明确结对对象与月工作生成内容。
(6)开展带教过程的管理与指导,积累分享经验、按需调整带教内容与措施,积累各类过程资料,形成阶段总结。
2、遴选优质教师,确定带教团队
按照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申报条件,拟定带教标准,组成以六名教研组长、区级骨干教师为代表的带教教师团队,这批带教老师皆承担过区级以上教学展示、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等任务,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区级层面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
二.落实工作任务,助推见习教师成长
(一)日常“一对一分散化”常规培训——坚守规范
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而言,就带教老师所在班级的日常一日活动实际进行一对一的观摩学习是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开展的基础,也是给予见习教师带教过程中对一日活动组织保底性、规范性操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基地单位带教工作规范化的本体。
1.主要内容:
1)观摩指导老师半日活动,记载来园接待、生活、保教活动、游戏、户外运动、离园活动等各环节;
2)与幼儿互动,观察了解幼儿行为和年龄特点;
3)与指导老师交流观摩心得和困惑,指导老师随机指导。
2.主要做法:
1)确定日期:即确定每周周三、周四两天,带教老师向见习教师开放所在班一日活动;
2)观摩实录:见习教师实地全程观摩带教老师一日活动组织,就各环节的衔接与过度、四类活动组织中价值的体现(生活活动中习惯、运动活动重挑战、游戏活动重自主、学习活动中价值)、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在语言交流与观察指导等过程中差异对待、在面向全体同时兼顾特殊孩子的个别化指导等作记录;
3)交流感知:活动观摩过程后,带教老师就当日活动总体的设计与组织,结合见习教师观摩的活动记录开展交流,结合见习教师看到的现象,带教老师告知其设计与组织中思考,让见习教师了解带教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与智慧,感知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与,并让自己活动感性的活动设计组织经验。
4)反思记录:见习教师针对每一次的观摩交流情况,结合自己工作中实际,反思自身一日活动组织中的成功与不足,并结合带教教师经验以及教改理念,从理性分析中反思成败背后的缘由,最后记录于见习手册,留下自身学习与实践的足迹,丰富并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
5)经验分享:为了放大并推广每一位带教老师的经验、不同见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点上的闪光点,园方还不定期地组织不同对象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让全体人员在介绍自己个体经验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经验,让不同的个性经验在分享中相互碰撞,生成更多的智慧火花,从而不断优化日常“一对一分散化”常规培训的过程。
日常“一对一分散化”常规培训,给予了见习教师对一个带教老师、一个班级循环化、跟进式的系统而深入的感悟,看到的是带教老师平凡而细节化教
学智慧,它以一种浸润式的渗透,影响着见习教师的实践,内化着见习教师的思维模式和对幼儿发展价值的思考。
(二)定期“一对众集中式”特色培训——坚持特色
“一对一分散化”的师徒结对方式,对见习教师深入、细致学习一位带教教师的教育智慧与风格提供了优势;而“一对众集中式”的模式,既利于见习教师多向了解其他带教老师的经验、也利于带教老师之间获得横向间特色经验分享,它如同滚雪球般将实幼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在一个时机、一个平台中集中展现,整合了基地工作的优质资源、扩大了参与者学习内容、频繁撞击并生成了更多智慧的火花。
一年中,我们安排每位带教老师在凸显各自专业特长的前提下,承担1-2次公开任务:一学期作教学活动展示,一学期承担专题学习。
活动既有理论讲座,又有现场活动组织与剖析,这让见习教师们有了更多角度感受、学习不同带教老师的专业特长与教学风格的机会,带教教师在参与其他带教老师专场活动,并事后与自己带教对象后续一对一的分析反思中同样获得经验的启示。
此类活动,我园主要结合幼儿园园本教研中骨干教师“精华点播台”形式展开:顾慧华老师的美术教学特色、戚勤娟老师班级常规建设中经验智慧、赵菊萍老师精湛的活动设计与精彩的师幼互动、顾碧红老师亲和的师生关系中孩子出众的发展水平、蒋琦老师英语与音乐教学中的风采、陈锋梅老师对生活活动独到的见解等无不成为我园见习教师培训中的亮点。
“一对众集中式”特色培训作为我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一个特色,它同时又整合于我园园本教研、组团工作、园际结对、龙头课题过程研究等各类常规工作。
它融合于幼儿园实际工作,同时也成了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推进剂。
(三)随机“受训主体展示式”案例培训——坚定成长
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永远的主体是见习教师群体,要让见习教师获得最快捷、最全面的成长,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内在努力、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把握。
为此,我们开展的“随机‘受训主体展示式’案例培训”模式,就是基于这一想法下的探索与尝试。
1、见习教师个体代表活动展示
带教老师陈锋梅的“一对众集中式”培训,承担的是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为主题的特色培训项目,期间需要一个生活现场活动融入。
见习教师叶花作为陈锋梅老师的带教对象,便主动参与了对生活现场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这一活动既是带教老师“精华点播台”项目的一个环节,也是开展见习教师研讨活动的一个载体。
以见习教师小叶为代表的的参与展示,让所有见习教师在同类人员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全体参会老师的研讨、带教老师的评析中,大
家对照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与指导的理论要求、教学班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等,将一些平时关注不多、理解不透的专业理论在现场活动中有了鲜活的认知与感悟,开启了对幼儿教育理论文本等的“破冰”之旅。
2、见习教师部分代表活动展示
见习教师们在指导老师班级参与了多次“一对一分散化”半日活动观摩后,在带教老师的点拨下,见习教师对半日活动组织中一些基础性方法与要点有了了解。
为了了解见习教师一个阶段来对半日活动组织情况的理解与实践落实,指导老师抽样选择了亭林幼儿园、蓝天幼儿园的四位见习教师展示其半日活动,并让未参与活动展示的其它见习教师与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对半日活动的观摩与评析,在现场诊断过程中另其它见习教师学着寻找活动的亮点与不足,另带教老师对前一阶段的带教效果有所了解,并未接下来的带教提供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3、见习教师优秀课例实录与模课
在见习教师的成长中,对优质教师教学行为的模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为此,在第二学期一开学。
园方便选择便于见习教师理解、把握的市级优秀课例若干让每一位见习教师分工按照课例录像作文字实录,并结合自己对所选课例的反复观摩、结合实录深入分析教师提问、小结、课堂中机制的回应等,感悟解读市优秀教师在活动设计背后的理念,解读市专家对该活动的点评意见,尝试向全体带教老师和其他见习教师展示自己的模仿课。
模课后,大家结合每位见习教师的教学作分析,让见习教师在成功处获得自信,并就自己活动实况录像不足处促进反思……优秀课例的实录与模仿,让见习教师走近名师,尽管他们的思考有时还会因为经历等趋于表面,但这样的“零距离”、深层次的学习实践必将成为他们日后智慧顿悟的有效载体,受用无限。
4、见习教师案头工作交流分享
听课评课是见习教师自我学习进步的一种有效且最常用的形式,因此是否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是否用心进行课后评析是评价见习教师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学期我们对见习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了检查,并组织见习教师互相观摩他人的听课记录本。
表彰好的记录者,并请她们进行经验分享,对于记录能力弱或记录不认真的教师,则请她们进行修正,从而促进见习教师更积极有效地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困难、思考、展望
1、困难:
1)培训者培训任务与日常工作之间的矛盾
见习教师的异地培训任务,的确给予了见习教师专业眼界与感悟角度,但在面对本园正常的工作量的同时,完成培训任务与书面文档工作,从时间与精
力角度都是挑战。
2)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量与工作职责尚不明确
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新新工作,一般由园长、业务园长亲自抓。
但当前幼儿园面临的方方面面工作任务繁多、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作为窗口单位还得承担一些突击任务等,故使园方对带教教师、见习教师的日常活动参与、指导不够,评价不深入。
2、思考
专业的自觉是根本、在成长经历中坚持最可贵、园本教研是所有培训形式中的主阵地,教师的成长是老话题却永远是新挑战,完成了一年的见习期培训,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直面见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后阶段,始终是挑战。
3、展望:
通过一学年让见习教师观摩、实践、研讨、交流等过程中,如何让培训内容真正适合见习教师成长需要,如何选择真正贴近她们适宜她们认知、理解、内化的培训方式,如何针对不同个性、悟性的见习教师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是有待见习基地管理者、带教老师们不断思考与改进的过程。
发挥见习教师的主体性,使其成为活动设计、组织、研讨的主角,见习基地及带教教师更多的作用将作适量调整,主要是为见习教师的发展搭架子、铺路子、压担子,推动见习教师队伍的学习化、研究化。
结束语:
作为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们始终将其视为幼儿园内涵发展中的一份坚实外力、一个有效载体,一项有力保障,是各级领导的一份厚爱与期待,更是让我们的带教老师、管理者、参与者实践趋丰富、观念多碰撞、思维常拓展、资源得共享、成果更多彩的有效契机,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不断优化,必然会是实验幼儿园、实幼人汲取更多来自不同交流内容与形式下的新信息、新感悟、新收获。
在全市所有基地中,我们的工作成效不会成为大红和大紫,但我们以静心、耐心、精心调和下所成就的与众不同的绿的,一定会丰富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成果的多姿多彩。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愿在自己的优势范围内秀出与众不同的自己。
困难在眼前、责任在心中、道路在脚下,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其实我们早已在做的:“背上行囊”、继续前行,去解决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的问题,并积极面对更多的新问题、迎接更多新挑战,给自己信心,为见习教师成长尽心力,付努力!
2013年3月附件一:实验幼儿园带教教师信息表
附件二:定期“一对众集中式”特色培训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