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分析
官振谋;庄洁新;陈晓青;洪淑芳
【摘要】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纳入研究,查随机表按照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2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进行治疗,分别研究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止泻时间.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9(011)002
【总页数】3页(P117-119)
【关键词】乳糖酶;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临床疗效;蒙脱石混悬液;消化道综合征
【作者】官振谋;庄洁新;陈晓青;洪淑芳
【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儿科,广东普宁 515300;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儿科,广东普宁 515300;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儿科,广东普宁 515300;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儿科,广东普宁 51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婴幼儿数量逐渐的增加,使得该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婴幼儿腹泻在临床上简称为腹泻病,作为一种消化道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多病原及多因素导致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严重会直接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

该病主要集中发生于5 岁以下的儿童,是造成该
阶段儿童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婴幼儿腹泻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作为4 大预防的疾病。

该病主要受到体质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响。

因此,临床上
针对上述问题,积极的研究出解决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对婴幼儿腹泻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本次研究对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 例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
儿纳入研究,查随机表按照患儿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20 例。

对照组中男患儿11例,女患儿9 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36 个月,最
小年龄是3 个月,平均(18.35±5.22)个月。

实验组,男患儿12 例,女患儿8 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4 个月,最小年龄是36 个月,平均(19.63±6.24)个月。

本次研究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实验数据可开展科学的对比。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会的同意。

所有患儿经过检查均符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的补充意见》中的相关临床标准[2],
所有患儿均是在征得家属的同意下展开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家属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

1.2 实验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采用蒙脱石混悬液、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同时口服或静脉补液开展对症支持治疗,细菌性肠炎给予患儿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进行治疗,乳糖酶(生产厂家:上海长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服,半岁以内每次半袋,半岁以上每次1 袋[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72 h 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全部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为阴性;有效:治疗72 h 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逐渐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大部分为阴性;无效:治疗72 h 内,患儿的粪便性状及次数未见恢复正常,检查粪便乳糖不耐受结果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 检验;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 检验。

若研究数据结果P <0.05 或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对照组(7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 20 4 10 6 70实验组20 7 12 1 95 χ2 值 - - - - 4.329 0 P 值 - - - - 0.037 4
2.2 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组别例数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 20 2.96±1.32 3.24±1.86对照组 20 3.96±1.30 4.62±2.06 t 值 - 2.534 5 2.223 6 P 值 - 0.015 5 0.032 2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是导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源,经常是通过粪—口进行传播,另外也可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该病主要侵袭患儿的小
肠绒毛上皮成熟的带有刷状缘的上皮细胞,使得患儿的肠绒毛脱落,数量不断减少,排列发生紊乱,致使分泌双糖酶不足导致活性不断降低,乳糖酶降低较为多见[5-7]。

上述研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止泻时间及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分析原因:乳糖作为婴儿的主要能量来源,帮助婴幼儿重要营养素进行吸收。

乳糖主要是在小肠内经乳糖酶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再吸收。

婴儿腹泻时由于小肠黏膜损伤和功能障碍很容易引发继发性乳糖酶缺乏,造成乳糖吸收障碍。

未被分解的乳糖大部分留于患儿的肠腔内,促进肠蠕动导致水样腹泻。

乳糖酶活性和数量恢复可在2~8周,因此,乳糖酶缺乏是导致婴儿腹泻或者使腹泻迁延不愈主要原因[8-9]。

母乳和牛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
物即为乳糖,乳糖主要在人体乳糖酶的作用下进而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吸收后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被吸收,但是,由于患者因为某种原因缺乏半乳糖,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肠鸣以及急性腹痛等,在临床上被称为乳糖不耐受[10-13]。

与罗文雄等[13]研究中的结果一致,对0~36 个月的184 例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展开研究,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6%,P <0.05。

临床上建议患儿出现乳糖不耐受,停止母乳2~3 周,容易造成乳汁急剧减少,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使其免疫力也逐渐下降,进而减少糖
的摄入量。

因为,口服乳糖酶可有效改善患儿因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消化不良,进而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自身的抵抗力,增进食欲,促进病情的尽快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和止泻时间。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杨宇,杨跃萍,姚梦霖,等.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24-25.
[2] 陆茹,刁志英,徐小祥.乳糖酶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2):23-25.
[3] 王梅香,郑瑞庆,蔡春华.去乳糖饮食联合维生素B1 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继发乳糖酶缺乏
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0):2744-2746.
[4] 田巍巍.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8):812-814.
[5] 郑少茹,郑会敏.婴幼儿腹泻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治疗[J].健康之路,2014,15(1):170-171.
[6] 朱光菊,林海庆,杨明,等.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分级治疗[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3(4):349-351.
[7] 胡玉莲,安蕊,邓彩艳.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J].医学信息,2014,27(12):101.
[8] 邓艳玲,舒兰,刘又嘉,等.肠道乳糖酶在小儿腹泻诊疗中的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5):664-669.
[9] 苏慧敏,姜毅,胡玉莲,等.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4):306-310.
[10] 刘晖.乳糖酶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的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5,
41(13):1574-1575.
[11] 巫哲谦.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婴幼儿经乳糖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临床医
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6-7.
[12] 杨辉,李小芹,于静,等.乳糖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
学,2015,27(1):63-64.
[13] 罗文雄,谢梅,高利伟.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7):153-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