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695例婴幼儿童腹泻大便与轮状病毒(RV)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3695例婴幼儿童腹泻大便与轮状病毒(RV)的关系
李雪平;胡大海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秋冬季节腹泻不同年龄段患儿大便镜检与轮状病毒(RV)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9~2012年9~12月、1~3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695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 695例腹泻大便共检测脂肪球阳性为1 609例,检测率为43.5%.检测轮状病毒共1 013株,检测率为27.4%.镜检大便脂肪球阳性和轮状病毒阳性标本799例,检测率为21.6%.高发年龄为0~6月,脂肪球阳性检测率为57.9%,轮状病毒阳性,检测率为34.1%,镜检大便脂肪球阳性和轮状病毒阳性检测率为22.6%.结论:婴幼儿童脂肪性腹泻,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0~6个月婴幼儿感染者居多,并多发与秋冬季.也对指导临床医生正确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用药有很大帮助.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45)006
【总页数】2页(P692-693)
【关键词】婴幼儿童;大便腹泻;轮状病毒
【作者】李雪平;胡大海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0;贵州省航天医院超声科,贵州遵义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和肠炎的重要病原体,发病高峰在秋季,又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1],占所有肠道感染病的50%以上,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2~4]。
现将本院2009~2012年9~12月、1~3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695份进行检测分析。
镜检发现脂肪球性腹泻常伴有RV的出现。
现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9~2012年9~12月、1~3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695份,年龄0~12岁,根据不同年龄分为0~6月,7~12月,13月~12岁共3组。
取标本前未使用过影响该结果的药物。
1.2 试剂与仪器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胶体金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日本产OlynpusC21显微镜。
仔细观察大便颜色和形状后,用9%的生理盐水将大便适当稀释。
1.3 方法
镜检标准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上的方法进行镜检[5];RV检测,旋开滴管,取出采便勺,从粪便中收取1勺样本(约100 mg),取样后抹平勺面,放入装有样本稀释液的滴管中,旋紧滴管。
振荡混匀,折断滴管上的盖帽。
将测试卡平放干燥平面上。
垂直而缓慢滴加2~3滴混匀后的样本至测试卡加样端中心。
5~10 min内判断结果。
检测板上出现2条红线为阳性,只出现1条对照线为阴性,无对照线,实验无效。
2 结果
3 695份标本大多以黄色多见,以水样便和稀便为主。
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婴幼儿童腹泻大便镜检与轮状病毒阳性关系脂肪球白细胞霉菌红细胞阴性
3 695份标本中脂肪性腹泻标本共1 609例,阳性率为43.5%,1609份镜检脂肪球
阳性标本RV阳性799例,阳性率为49.6%。
不同年龄段均检测出RV,以0~6月居多。
共分3个年龄组。
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的RV和脂肪球阳性检出率比较(n,%)年龄组 n 脂肪球阳性 RV
阳性0~6个月 1 665 965(57.9) 521(54.0)7个月~1岁 1 052 448(42.6) 213(47.5)13个月~12岁 978 196(20.0) 65(33.2)合计 3 695 1 609 799
3 讨论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岁以内占
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特别是寒冷季节的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
70年代国外证明了病毒性肠炎主要为轮状病毒[6]。
RV是
婴幼儿秋冬季节腹泻的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原,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一种可威胁生命的肠炎病毒,全球每年因RV感染
致死的病例超过100万,轮状病毒感染不但引起腹泻,还可以造成各系统损害,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危害性极大[7]。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这个属的病毒总共有7种,其中轮状病毒A是最常见
的一种。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腹
泻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传播的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附近形成复制,造成细胞的坏死和空泡变形,小肠微绒毛肿胀且不规则缩短,同时影响肠黏膜的正常吸收,包括水份和电解质都无法达到正常水平,肠液在肠内形成大量的累积,进而引起腹泻产生。
在本院
2009~2012年9~12月、1~3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695份进行检测分析中,脂肪球阳性为1 609例,检测率为43.5%,在1 609例脂肪球阳性标本中,RV阳性率为49.6%。
从本次统计数据来分析,脂肪球阳性标本RV阳性大大提高。
当镜检中出现脂肪球阳性时便进行RV检测是很有必要的。
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构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
婴幼儿出现急性腹
泻时除检查大便常规外,特别是对蛋花样或稀水样便,镜检无或偶有白细胞或少量脂肪球者,还需要检测轮状病毒[8],以确定病原菌,对指导临床医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用药带来很大的帮助。
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快捷、
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对婴幼儿急性腹泻及早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有助于诊断婴
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及相应隔离措施。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胡亚美,江在云.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89.
[2] 中华医药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药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2页[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3] 李燕红.婴幼儿轮状病毒肠外感染及免疫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25(3):
145-158.
[4] 熊立凡,留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5]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95-403.
[6] 杨锡强,易著文,沈晓明,等.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2.
[7] 郝增仙.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14-15.
[8] 李宏魁,邹掌玉,吴雄.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腹泻的检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0):1 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