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的古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古通今的古文
"博古通今"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对古今中外的事物都有广泛的了解。
在古文中,虽然没有这个词语,但可以找到许多体现这一理念的句子和篇章。
以下是一些古文中的名句,它们表达了类似"博古通今"的意思。
1. 《论语·为政》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老师,体现了对古代知识的重视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2. 《庄子·秋水》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表达了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应当不断追求知识,体现了对学习的渴望和知识的尊重。
3. 《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句话意味着广泛学习并且坚持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深思熟虑。
4. 《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应该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这样可以使智慧明朗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5. 《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五个阶段:广泛学习,仔细询问,谨慎思考,明确辨别,坚定实践。
6. 《孟子·尽心上》中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的目的在于寻找迷失的本心,体现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7. 《韩非子》中的“博学多闻,不若审问之;审问之,不若慎思之;慎思之,不若明辨之;明辨之,不若笃行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五个层次:广泛学习,仔细询问,谨慎思考,明确辨别,坚定实践。
8. 《淮南子·主术训》中的“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广泛的学习和详细的解说,最终要回到简约的理解。
9. 《论衡·自纪》中的“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这句话与《淮南子》中的句子相同,强调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简约的理解。
10. 《增广贤文》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话意味着要广泛阅读书籍,并且身体力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这些古文中的名句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古今知识掌握的必要性。
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古代版的"博古通今"理念的体现。
通过阅读这些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学习的追求和重视,从而激发我们今天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