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地理12月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第十四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卷(12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表温度,积雪会隔绝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甲、丙
2.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 1月16日~17日
B. 1月20日~21日
C. 1月27日~28日
D. 1月28日~29日
下图是仰光和凯恩斯位置与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3—5问题。
3.关于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原因相同B.凯恩斯气温年较差大于仰光
C.都分布在大陆西岸D.仰光降水季节变化大于凯恩斯
4.下列日期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的是
A.春分日后20天内B.夏至日前20天内
C.秋分日前20天内D.冬至日后20天内
5.夏至日,一架飞机在仰光日出时(昼长约13小时)起飞前往凯恩斯,并于当日凯恩斯日落时安全降落,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A.8小时40分B.15小时20分
C.9小时40分D.16小时20分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完成6—8题。
6.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A.甲图—5月份B.甲图—3月份C.乙图—7月份D.乙图—10月份
7.对高原隆起前、后N地的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A.高原隆起前——东北风B.高原隆起后——东南风
C.高原隆起后——西南风D.高原隆起前——西北风
8.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表示为PM10。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北京市大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它们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是它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都很大。
回答9—10题。
9.读北京市2003年1月16日—4月30日PM10、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曲线图,作为大气中的悬浮物,PM10、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都呈双峰现象,下列与此相关的因素为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逆温条件③天气系统④对流强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以2001—2005年太原市共60个月的PM10月均浓度与同月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M10浓度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太原市PM10污染季、月变化规律性明显。
则PM10污染值四季的大小可能为
A.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B.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C.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D.夏季>冬季>春季>秋季2012年7月1日,经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云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澄江化石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
图为“全球生物种属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岩石最有可能分布在云南澄江化石地的是
A.页岩
B.片麻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12.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都会对地理环境变迁产生影响,图中表明球物种发生了4次大灭绝,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导致图中4次物种大灭绝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全球气候剧烈变化
B.人类历史上大小规模的战争
C.小行星撞击地球
D.板块活动,火山喷发频繁发生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右图是左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 经Ⅱ演化到III,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完成13—14题.
13.左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14.下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
答15—17题。
15.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16.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17.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C. 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19.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C.甲海拔比乙低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迎风地带图
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城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20—22题.
20.欲使直径为 0 .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 0.1cm/s B.0.5cm/s C.0.7cm/s D. 30cm/s
21.表中 P 、 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22.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
B. 乙 C.丙 D.丁
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序号①所代表的植被
A.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B.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
C.能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D.破坏之后能快速恢复
24.序号②~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苔原阔叶林针叶林 B.苔原针叶林草原阔叶林
C.针叶林阔叶林苔原草原 D.阔叶林草原针叶林苔原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图A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
6
7月21日 6月21日 5月21日 4月21日 3月21日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小时)
① ②
7 10 8 9 化,图B 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25—26题。
25.图A 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A .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 .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
C .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 .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26.内蒙古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候要素相关性为
A .与2001年比,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 .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 .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下图为分别在M 、N 、S 三地记录到的日出时刻坐标图。
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M 、N 、S 三处,按照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A .M -N -S
B .S -M -N
C .S -N -M
D .M -S -N
28.图中M 、N 、S 三处,应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
如左图所示,OL 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 和OQ 是某日不同时刻OL 的日影。
右图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
完成29—30题。
29.直杆所在地的纬度
L O Q P S N 25° 5°
A.80°S B. 80°N C. 75°S D. 65°N
30.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A.8小时 14小时30分 B.10小时 13小时30分
C.16小时 9小时30分 D.17小时 10小时30分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1.(16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左图中,A地区(虚线内)的地形类型,并指出判断依据。
(3分) (2)请说出右图中,B地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3分)(3)简要叙述右图中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2分)
(4)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推测C河流下游流经国家的人口特点。
(3分)
(5)概述右图所示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的主要特点。
(5分)
32. (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实线K表示1月份该区域20ºC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1)虚线______(K1 、K2)是20ºC等温线的实际走向,分析原因。
(3分)
(2)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分)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试比较两城市此季节降水情况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4分)
(4)如果某年乙海域比正常年份水温升高,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发生时,图示纬度相当并与乙海岸隔洋相望的国家气候出现什么异常?(2分)
33. (11分)下图中艾尔湖为时令湖,湖中有水时,周围绿草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湖泊“消失”时,宽阔的湖面上积上厚厚一层盐,周围草木全无,鸟兽绝迹。
澳大利亚政府设想开凿一条运河把附近的海湾和艾尔湖联系起来,海水自动流向艾尔湖,使艾尔湖不再干涸。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甲乙两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分)
(2)分析艾尔湖盆地多发沙尘暴,且高峰出现在12月到翌年2月的原因。
(4分)
(3)你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是否应该开凿海湾与艾尔湖间的运河?请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3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