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下的情趣——华月秀的剪纸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刀下的情趣——华月秀的剪纸艺术
《老鼠娶亲》
在民间“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相关故事较多,这幅剪纸就是
以此为题材,展示老鼠娶亲的整个热闹过程。
剪纸下部分表现的是“嫁女”场面:瓦房正中,娶亲人在给娘家人送
上彩礼及“穿衣馍馍离娘糕”;右耳房里是送亲人在给“新娘”“滚黄毛”——去了黄毛意为“黄毛女子”从此成婆姨了;左耳房里是“新
娘”“穿硬衣”——穿新衣,对镜梳妆打扮。
中间部分是迎亲的场景:走在前边的是唢呐班子,“新郎”骑着高头
大马,“新娘”坐着“八抬大轿”,后面跟着送亲的队伍,挑着丰厚的嫁妆。
剪纸上部分“新郎”家的窑洞里是迎回的场面:依次是入洞房、并头(结为夫妻——结发夫妻之意)、闹洞房;院落里是“站大小”(“新郎”和“新娘”给家族的老小磕头认亲,老的则要放“拜礼钱”)的喜庆和热闹。
右边角是“吃席”的欢聚情景。
鼠为生肖之首,在民俗中是活泼、机灵的象征。
整幅剪纸大小老鼠百
十个,生动活泼,情态各异。
老鼠娶亲图,实可以说是陕北农村婚嫁图了!
《瓜子娃娃》
华月秀家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她的奶奶和母亲都是剪纸能手。
奶
奶在九十多岁时还手不识闲:“抓髻娃娃”手拉手,“瓜子娃娃”一摆溜。
现在母亲已八十多岁,手中也时常转动着一把小剪刀:天连阴了,剪一个“扫天娃娃”,悬挂门楣或贴于树干,祈愿小红纸人儿能扫掉天上的阴云;
煤油灯下,剪一个“簸箕娃娃”贴到窗户上,在上下晃动的油灯影儿里,
小红纸人儿便簸起簸箕了。
“女子生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华月秀从小跟奶奶和母亲学剪花儿,画呀剪呀——这一剪一画就是三十多年!她的剪纸刚柔适度,极尽纤巧,华丽中透着朴素,细微处隐现粗犷,夸张时情趣横生,细腻间洒脱尽现;承袭了三边民间剪纸纤细秀美、空灵透亮、拙里见巧、浑厚古朴的艺
术风格。
在“瓜子娃娃”驱除恶鬼的黄土坡上,农历八月初二是窗子的生日,
家家户户贴窗花,小小窗口变成了花园,惹得蜂飞蝶绕。
到了谈婚论嫁的
年龄,女方看家时,男方剪一幅“抓髻娃娃”贴到窗户上,“抓髻倒了,
婆家恼了;抓髻站起了,婆家看起了”——仿佛那是一根勾魂魂的线,一
切话都成了多余,一切都在不言中。
而在华月秀充满想象的剪刀下,我们
随处可以看到:“若要富,蛇盘兔,万事如意两勾住”;“石榴赛牡丹,
老婆一辈子爱老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在《赶牲灵》
男人远去的歌声里,女人的线托转动着深深的思念;在《回娘家》婆姨一
句悄悄话中,男人硬硬的胡茬顿时蔫了头。
在华月秀的剪纸语言里,猴能
耕地,狗能拉车,骆驼驮来的是聚宝盆……鸟兽、鱼虫、花卉活灵活现,
都有了情感,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散发着陕北高原泥土的芳香,荡漾着
民间美术生命的意蕴。
《二月二》
剪纸表现的是陕北“二月二”喜庆场面:打灯、挑水、烧香、上供,
是“引田龙”;压面、炸糕、爆玉米花,喻“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
中间是陕北秧歌“勾灯转九曲”,365盏灯代表一年365天。
下边“九曲阵”狮子门代表“二狮镇八方”,龙门喻为“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
左下角是端灯场景:“男的端灯能发财,女的端灯肯怀胎”。
右下角喻示连年有余、五谷丰登。
出阵门的伞头唱着:“出了九曲黄河门,男女老少填精神。
”
“转九曲”能驱邪祛病、延年益寿,有“转九曲,活九十”之说。
剪纸图中106人,红火、热闹、欢腾的场面尽现农家纯朴。
《牛耕图》
《回娘家》
《双鱼对襟袄》
她将喜悦、愤怒、悲苦不加掩饰在剪刀下宣泄。
她把生产、生活、生殖大红大绿在窗口上展现。
我们还是看她的剪纸吧,华月秀在用小剪刀跟大世界说话
(责编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