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段新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段新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
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杜云;罗小亚;黄革非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2017(36)6
【摘要】苗儿山岩体位于湘西南与桂北交界处,其北段处于湖南省境内,南段主要位于广西省境内,岩体总出露面积约1 600km2。

该岩体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与华夏地块的结合部位,为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

其中晋宁期花岗岩可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侵入期次,分别对应猫儿界岩体群、谭家坳岩体群和报木坪岩体群,其成岩年龄分别为
811.3,(807±11),(806±9)Ma,不同侵入期次间隔时间短,岩浆活动连续,并在空间上具有从北东往南西依次侵入的特点。

晋宁期花岗岩经加里东早期动力变质作用后,已经全部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或花岗质糜棱岩,按化学成分主要属花岗闪长岩。

晋宁期花岗岩属铝过饱和的钙碱性酸性花岗岩类,其Al_2O_3含量高,铝饱和度
(A/CNK)和铝饱和指数(ASI)均大于1.1,富集Rb、K、Th、U和稀土元素,强烈亏损Ba、Nb、Sr、P、Ti元素,Nb/Ta比值(9.36)较小,显示出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但其SiO_2质量分数(69.38%)较低,K/Na比值(0.85)小于1,且铁镁质成分TFeO和MgO质量分数(4.04%和2.34%)偏高,与典型的华南壳源花岗岩略有不同,暗示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混入。

Rb/Sr-Rb/Ba图解表明晋宁期花岗岩的源岩主要是难熔的低成熟度的砂屑岩。

多组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晋宁期花岗岩为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型花岗岩,暗示华南洋俯冲板片的折断和拆沉引发深部地幔上涌致使基底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质岩浆活动,同时有少量
幔源成分的加入。

晋宁期花岗闪长岩糜棱岩化形成于郁南运动和北流(崇余)运动之中,反映在加里东早、中期的造山运动中,除了强烈的碰撞挤压作用外,还兼具水平方向的韧性剪切作用。

【总页数】12页(P136-147)
【关键词】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背景;新元古代;晋宁期;苗儿山岩体;湘西南
【作者】杜云;罗小亚;黄革非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12
【相关文献】
1.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段印支期花岗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U-Pb年代学证据 [J], 杜云;罗小亚;黄革非;田磊;王敬元;周立同
2.湘西南苗儿山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J], 柏道远;钟响;贾朋远;熊雄
3.南岭西段加里东期苗儿山岩体锆石 SHRIMP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柏道远;钟响;贾朋远;熊雄;黄文义
4.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段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因: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 年代学的证据 [J], 杜云;郭爱民;卢友月;田磊;王敬元;周立同;樊晖;罗小亚
5.湖南塔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J], 杜云;罗小亚;黄革非;田磊;王敬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