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文档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文档2篇Records of the director of t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编订:JinTai College
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

本文档根据事迹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文档
2、篇章2: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医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文档
篇章1: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文档
贡江——中央红军长征的光辉起点,当年的风萧马鸣、炮火硝烟早已一去不返,而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精神却永载史册,永远激励着后人。

而今,贡江河畔,一位从小喝着贡水长大的中年汉子传承了这种精神,正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红土地。

他,就是共产党员,于都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渊平同志。

~年3月,曾渊平赴任县人民医院院长。

众所周知,那
是一段“非常时期”,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一时举国上下人人自危、谈“非”色变。

于都,有着近90万人
口的大县,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大量的流动人口极大的增
加了“非典”病毒在该县传染的机率,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而对于临危受命、上任伊始的曾渊平院长来说,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全县人民都在注视着他。

“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在曾渊平的脑中反复回响,面对危难,他没有退缩。

疫情就是战斗无声的号角。

曾渊平院长立即组织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门诊小组、发烧门诊,抽调48名精兵强将组成预备队,
迅速启动危机处理和全院动员机制。

从领导体制、医疗救治、科技攻关到群防群控、物资保障、市场供应等各方面做到全面整合、高效运行。

为了确保医治水平,全院进行了8次“非典”知识培训,平均每名职工参加了两次以上考试。

为了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曾渊平还亲自指挥了4次救治“非典病人”的模拟演练。

为了解除少数人的工作顾虑,曾渊平首先承诺:只要有险情,他将带头上阵。

在他的感召下,全院职工积极报名参战,
仅三天时间就有280多名职工递交了请战书,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最棘手的还是筹建新的传染病隔离区,要在规定的时间
完成隔离区的整体搬迁,不仅需要寻找合适的地址、资金的到位,还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在这样一个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面前,曾渊平再一次展示了他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强烈的事业责任心。

为了工程能如期完工,他天天守在工地,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盒饭。

凌晨摸黑上班,晚上挨黑下班,经常熬夜加班眼圈发黑,因此被同事们称为“三黑”院长。

他家在四楼,由于劳累过度,平时健壮的他是多次晕着被扶上楼的。

天道酬勤,新传染病隔离区实现了一个星期完工,一天
内搬迁完毕,一天内按“非典”防治要求和标准布置好相关设备的“三个一”要求。

这被誉为“于都的小汤山速度”。

同时还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非典”防治设备和药品。

省、市的督查领导对医院务实高效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院的隔离病区建设在县级医院中是一流水平的。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鏖战,防治“非典”工作终于取得了
阶段性胜利。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曾渊平既表现出了运筹帷幄的将者风范,又显示了他身先士卒的勇者胆魄。

在疫情面前,他义无返顾、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休息,
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以生命为代价,以知识为武器,创造着奇迹,坚守着使命,他和他的白衣战友们用自己的激情谱写了一曲曲壮丽之歌,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经历过“非典”的洗礼,曾渊平院长更加意识到一家医
院的实力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而医院的实力就是要在市场的竞争中壮大。

利润的追求不是目的,而是最大限度的让利于病人,造福于社会。

他组织领导班子认真学习“xxxx”重要思想,对医疗市
场进行理性分析,形成了医院发展的共识:医院在市场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特色取胜,又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曾渊平首先着手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性收入所占比例,降低药品费用。

从~年7月开始,医院果断将147个价格高且有普药可替代的新药清出药架,并对120种常用药实行讲价,平超市价格。

这样医院的医疗性收入比例由XX年的40%上升到~年的43%,有效的控制了门诊处方外流,增加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极大的增强了医院发展的活力。

其次是着力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科技兴院文章。


所好的医院首先要有一批技术过硬和医德高尚的医生,曾院长深谙此理,所以他十分重视全院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医院先后选送了14位青年医
生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了30位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短期学习,为医院人才结构的完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只有人才还不行,还必须有一流的设备。

~年一年间医院就投入了230多万元购买设备230余台/件,如电脑自动洗片机、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血气分析系统、光疗婴儿培养箱、多参数监护仪、显微镜遥控自动对比造影灌肠器等。

使医院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要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决策者不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也要有战略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曾渊平就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人。

他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思路,在全县首创了集医保、社区服务、健康体检三位一体的社区中心。

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居民个人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向社区提供一体化服务。

形成了社区为医院发掘病人,住院病人康复期转到社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走出了一条既能满足社会健康
需求,又能节约医疗资源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得群众的好评。

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县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
采购的药品设备都达千余万元。

有很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明修栈道”,或“暗度陈仓”。

但曾渊平院长对此早就定下了一条铁规矩:公事只在办公室谈,大的项目必须有三位以上院领导班子成员在场,决不搞“暗箱操作”。

有一次,医院要购置一批昂贵的医疗设备,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有关公司到医院洽谈,有的私下许诺给办加拿大移民或国外旅游,有的则许诺给予高额回扣,但他都不为所动。

经过医院班子的反复对比论证,报请主管局批准,选择了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并对公司进行了艰苦的考察,住廉价的旅馆,吃便宜的快餐,从而没有让对方“捆
住手脚”,终于以相对其它医院一半的价格购买到了同等质量的设备。

曾渊平廉洁奉公的事迹还很多,有人对此不解,甚至认为他离现实太远。

但他深知“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的道理。

他总是说:“一把手是单位最大的软环境,自身不洁,说话就不硬气,你要拿单位一根针,职工就敢搬回一块砖”。

也正是曾渊平院长的清廉为公,说话办事才有了号召力,职工在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下,才能走出小我,一心工作为医院谋发展。

一个带头人的高尚品德所折射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没有高尚的品格便不会有高尚的事业。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才是
医院发展的基础”,曾渊平常这样说道。

虽然曾院长“当家”很重要的一招就是“从严治院”,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一再强调:严管不是目的,管理的过程应该是育人的过程。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渊平也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男人。

上任后,他改造装修了病房,绿化了庭院,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

逢年
过节,他给职工置办各种福利。

职工生病住院,他都要亲自探望。

职工结婚,他也要登门祝贺。

曾院长也当过普通职工,对职工的难处深有体会。

因此事事想在职工前面,职工的就餐问题,职工孩子的升学就业问题,卫生健康问题,文化生活问题……,他都要一一过问,对职工的各种问题他总是善于做换位思考,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他的心中装满了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至今他还住着极普通旧套房。

曾渊平院长对职工的关怀备至却换来了全院干部职工对他的支持与信任,换来了医院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换来了医院的空前繁荣与发展。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与挑战锤炼坚强的品格。

曾渊平院长用自己的行动、智慧、意志实践着党旗下的誓言,坚守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信念。

在他的领导下,于都县人民医院效益连年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提高,医院的各项工作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医院也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单位”、“防非工作先进党组织”。

曾渊平院长也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院长”、“工会积极分子”、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县“十佳医务人员”、市“防非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面对医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接踵而来的个人荣誉,曾渊平院长却平静地说:“成绩都是全院干部职工努力的结果,自己只不过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了自己应尽的职责,比我做得好的人还大有人在……”。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官话套话,听来却似潺潺流水,润人心田。

一番如沐春风的朴实话语让人读出了他的宽大无私、虚怀若谷、一心为公,读出了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深挚的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渊平院长没有沉醉在耀眼的光环之下,他依然在漫漫征途中跋涉,向着那片更加宽广的天地。

篇章2: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医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人民的好医生医院的好院长—××市第一人民医院
×××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男,××岁,中共党员,外科主任医师,大学
毕业,现任××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院党委副书记。

系××卫生科教管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分会常务理事、××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区科协委员、××市科协常委、××市医学会副会长、××市外科专科学会主任委员、××外科学科带头人。

作为一名医生,他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20多年
如一日,心系群众,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祖国的医学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堪称医生的楷模。

作为一名院长,他锐意改革,实现科技创新,励精图治,克己奉公,10年如一日,勇当医院改革的急先锋,把智慧奉
献给了钟爱的事业,把一家普通医院创建成“三甲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有口皆碑,医德高尚称楷模
见过×××的人,无不为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工作起
来不顾一切的精神所佩服,在×××身边工作的人,无不被他病人至上的天使般的真情所赞叹。

×××是人民的好医生,廉洁行医,廉洁行政。

他的高
尚医德,在当地百姓中有口皆碑。

在数十年的从医生涯中,×××视病人胜过自己、胜过
亲人。

XX年11月9日中午11时,×××正在给慕名而来的一
群农民患者看病,他妹妹焦急地打来电话,说刚从老家来××的母亲突然晕倒了。

他放下电话对病人说:“麻烦你们等一等,我出去一下就回来。

”他匆匆跑回家里,发现76岁的母亲脸色青紫,嘴唇紧闭,不省人事。

他抱起母亲就往急诊室跑,让急诊科的值班医生给母亲检查抢救,未等母亲完全清醒,病情平稳,就又匆匆回办公室去给病人看病。

看着表情还是那样平静如水、态度还是那样和蔼可亲的
×××,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的母亲正在急诊室里抢救!如今讲起这件事,×××的表情依然平静。

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些病人很多都是从农村来的,我赶在中午给他们看病,他
们下午就可以搭车回去了,不然要在××过夜,对他们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啊!”
生命有限,激情无限。

只有视病人赛过父母的人才有这
种激情,才能产生这种超常规的行为。

同事们都称×××为“拼命三郎”。

自担任院长以来,
他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每天都工作15小时以上。


要不出差,他都坚持每天为老百姓看病,夜间查房,每周主持
1-2台手术。

这些年,他曾创下这样的记录:一天连续做7
台手术,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27小时;连续七天七夜吃睡在
病房,监护手术后的重症患者,直至病人转危为安才走出病房……
1997年4月15日,南防高速公路发生特大车祸,亲赴现场指挥抢救的×××,毫不犹豫地对已经停止了呼吸的伤员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一次又一次地把伤员腥臭无比的唾液吸出来,硬是把伤员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目睹此情此景,伤员的亲人不顾自己也身体受伤,“扑”的一声跪在×××面前……
身为医院院长,他更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维护人民
健康为已任,每年都带领医务人员下乡义诊,10年间走遍了
全市各个乡镇广大乡村。

成果累累,医术精湛乃名医
“当医生就要当名医,不当庸医误人生命。

”这是
×××的座右铭。

从医以来,他一直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多年来,他致力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在反复
多次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治愈率高,而且无痛苦、疗效快、花钱少,深受患者欢迎。

他还率先应用带蒂膀胱壁瓣肌瓣管代尿道手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缺损获得成功,属××首创,并于XX年成为省级科研课题。

他作为医院泌尿外科的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在××沿
海地区确立了泌尿外科的领先地位,尤其对男性不育和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他造诣高,为数以千计的家庭解除痛苦,带来福音。

“幸福家庭缔造者”,这是许多经他治愈的不育症患者发自内心的感激。

走上领导岗位后,×××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勇当科技兴院的急先锋。

他先后成功主持和领导省、市级科学研究项目和自选研究项目20多
项。

有5个项目获省级科研立项。

撰写的20多篇见地独到的
医学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

《自制吻合管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等19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市
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成为××科研成果最多的医学专家之一。

同时,他大胆引进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颅内创伤出血肿瘤微创术和不损伤粘膜阴道紧缩术、全套腔镜技术等数十项高难诊疗技术,以及重症急救、特殊诊疗,均达到了××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近10年来,全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3项,获省、市科技
进步奖25项,成为全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最多的医院之一。

技术全面,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用实际行动把
自己锻造成北部湾沿海乃至××的名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XX年荣获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第二届
中国医师奖(××唯一一个),成为全国医师的楷模。

二次创业,勇当改革“领头雁”
×××廉洁自律,建章立制,模范带头。

自1995年7月
担任医院院长以来,他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勇当改革“领头雁”,满怀豪情地带领全院职工进行第二次创业,努力谱写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10年间,医院资产总额从2700万元
增加到1.64亿元;业务年收入由XX万元增加接近9000万元;
建筑面积由3.08万平方米增加到6.76万平方米;医疗设备总价值从852万元增加到3572万元;职工人员由560人增加到965人,高级职称人数由24人增加到77人;临床医技科室由15个增加到34个。

继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国家三级甲等综合
医院”称号后,医院于XX年和XX年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和全国首批“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

2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医师行业的最高奖——中国医师奖、全国农村科普先进个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荣获自治区荣誉勋章一枚;从1995年至XX年,连续三次被授予“××市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先后20多次被评为市局级
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