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09-201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市海安县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调研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括号内写出相应汉字。
(3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
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xù()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犹如líng( )听智者的教诲,使你máo( )塞顿开。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②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在鼠年的那场雪灾中,许多领导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抗灾第一线,他们传承了X仲淹在《某某楼记》中倡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B.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来势汹汹
....,一举包揽了五项比赛的冠亚军。
C.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一幅幅骇人听闻
....的照片在网络上披露后,大家纷纷对美军的暴行予以谴责。
D.长期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一直妄图抹杀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这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
国人的胸中都感到义愤填膺
....。
4.下列语段中有两个病句,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
①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③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④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的阅读最佳方式。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4分)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
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
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2分)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
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
“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
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
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
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
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味着什么。
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
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
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
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人类城市的扩X以及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
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
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
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
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7.动物全球化指的是什么?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②段中有一个词准确生动地表明了野生动植物全球化并非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一场由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噩梦,请摘录出这个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段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与大脑容量相对较小的鸟类进行了比较,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简要说明。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1~15题。
(16分)
竹篾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荫下轻捷地走着。
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荫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芦藓。
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了——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
那孩子大约只有一岁半,我认识,跟我家住一个院。
小家伙白白胖胖,小嘴嘟努着,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
这会儿,他只穿了个有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
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⑤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
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⑥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
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感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⑦“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
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
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⑧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⑨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
⑩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
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
我就可
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
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而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
孩子的手已经缠上厚厚的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紧眉头。
.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
⒃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
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⒆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
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11.选文以“竹篾”为题,“竹篾”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选文第⒄~⒇段所写的内容中,你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我”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选文第⒂画线语句,说说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你是否赞同30年来“我”对自己所犯过失的态度?请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16-20题(16分)
快 乐
①世上没有比快乐更可贵、更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了。
我们的问题是,常常不知道如何认识..及把握..快乐,又有时不知道如何从不快乐之中发现..和提炼..
快乐。
②人们常说,童年最快乐。
通常我们只想到,那是由于童年无忧无虑。
事实上,童年的快乐更来自于对环境由衷的欣赏和对人间的信心。
班级_____ 某某______ 学号______ …………………………订……………………………………线……………………………………
③合群是一种快乐。
无论自己以为多么喜欢孤独的人,当与许多人携手并肩,用同一节奏奔赴同一目标时,也会觉得心情振奋。
④做事避免徘徊瞻顾,犹豫不决,有信心与决心勇往直前,不但成功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心情也会觉得振奋,生活自然就充满了希望与快乐。
⑤能克服困难,超越痛苦,由困难中取得经验,由痛苦中了解人生,这都是生活上的成功。
⑥荣誉
..,也不光..的得来,一定是由于所做的事公正无私,对众人有好处。
否则即使成功
荣。
不光荣,就不会享受到成功的真正快乐。
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堂堂正正,受人尊重。
堂堂正正就是守礼、守法、不自私,心地光明,行为正直。
⑧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
⑨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生活中是没有一点痛苦而只有欢乐的。
但是有人能始终对人生有着乐观和赞美的心情,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不但人间万事都有苦和乐的两面,而且由苦中提炼出来的欢乐才更是胜利的凯歌。
⑩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16选择一个方面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中,“对环境由衷的欣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对人间的信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第⑥段中加点的“荣誉”和“成功”是一回事吗?说说你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⑦段中的“守礼"具体指什么?请你把作者要说的意思写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给“快乐”下个结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1-25题(16分)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21. 给下列句子用“/”断句(断两处)(2′)
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桓公患.之()于是.日,郎中莫衣紫()
23翻译下列句子(6′)
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却,吾恶紫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齐桓公为什么说“吾甚恶紫之臭”(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认为齐桓公是一个怎样的国君?(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0+5
请你以“___________,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填写好题目②写出自己的
初三语文调研试卷答案
1.煦聆茅
2. 略
3. A
4. ③句“拓展”改成“提高”④句“阅读”与“最佳”调换语序。
5.词人梦回南国,抓住江山,芦花,孤舟,明月,笛声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清秋凄寒的景色(2分)词人借景抒情,抒写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2分)
6.(1)示例:①小事不小②谁说小事小③切勿小看小事④小中见大⑤滴水见太阳(2分)(2)示例:刚才演讲时,有的同学说笑打闹,这看似小事,其实不是小事,因为这既影响了本次活动,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希望以后一定要注意(要求能指出现象,结合班会主题作出评析,提出希望,并做到语言连贯得体)(3分)
7.动物全球化即生物均质化,指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2分)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生物入侵;(1分)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1分)
8.被迫(2分)
9.说明了“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比“小脑袋”的鸟类更能适应环境的改变,(1分)也说明了动物全球化会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变得越来越少。
(2分)
10. 本文先介绍人类全球化趋势致使动植物全球化(指明现实情况),(1分)然后依次说明物种入侵以及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给物种造成的影响(揭示原因),(1分)最后指出动物全球化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危害性) (1分)
11. ①全文的线索;②推动情节发展;③反映“我”心情的变化。
(答对一点,1分)
12. 心情:懊悔(后悔或自责)。
(1分)原因:①“我”伤害了一个幼小可爱的男孩;②“我”始终不敢承认故意踩竹篾的错误;③“我”辜负了老婆婆的宽容。
(答对其中两点原因即可得2分)
13. 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
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
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
(答对一点,1分)
14.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每点1分。
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1分。
15. 答案不唯一。
答出赞同或不赞同,1分;理由表述恰当,2分
b参考示例:赞同。
人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才能完善自我。
不赞同。
人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反思。
但是不能把自己的过失变成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
16. (2分) 总领全文:
①总述作者的见解并提出问题。
②体现全文的行文思路。
③主要围绕“认识和把握”“发
现和提炼”两方面展开论述。
④“认识和把握”主要针对“快乐的”方面去选材;“发现和提炼”主要针对“不快乐的”方面去选材。
(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17.①对周围环境的好奇。
②对人生的向往。
18.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成功”特指不择手段以及徒有形式的风光与获得;“荣誉”则指问心无愧、有益于他人的真正的成功。
19. ①有教养②尊重(理解、不冒犯)他人③不失格
20.(2分)要求:①顾及全文,不以偏概全。
②理解正确,与作者观点不悖。
(答案略) 。
21.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22.穿全以……为患,对……感到担心这
23.君主想要制止这件事,为什么不试试自己不穿紫色衣服
稍稍退后一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
24.他想制止全国百姓好穿紫色衣服这件事,因此忍痛割爱
25.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答出一个即给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