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主要变化:
着丝点的分裂,与有丝不同在于没有染色体的复制。
•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同 (有丝分裂)
二看 同 源 染 色 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联会、四分体、分离
3、减Ⅱ后期
笔 记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4、减Ⅱ末期
笔 记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有细 丝胞 分分 裂化
初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内容回忆: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3、四分体的含义? 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 5、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期? 6、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7、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常多的初级精母细胞,理论上将产生_2_2_3_种
含有不同染色体组合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 换)。
练习巩固:
1.某动物的雄性个体的精巢中有次级精母细胞1000个, 雌性个体的卵巢中有卵原细胞500个。若这些细胞同时成 熟且完全进行受精作用,则可形成的合子数目是( D )
A.4000个 B.2000个 C.1000个 D.500个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例1: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二对同源染色体, 问其精巢中可能产生多少种具有不同染色体 组合的精子?(不考虑互换)
22=4(种)
动画
例2: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将产生_2_
种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
(2)而对于一个男性个体而言,其精巢内有非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父亲
精子
(46条) ( 23条 )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
受精作用(受4精6条卵)有细丝胞分分裂化(个 46条体)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有丝后期 减Ⅰ中期 有丝中期 减Ⅱ后期 减Ⅰ前期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A,C ,属于减数 分裂的是 B,D,E 。 (2)A细胞有 8 条染色体,有 8 个DNA分子,属于
有丝分裂后 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A,B,C,E 。 (4)染色体与前一时期比,暂时加倍的细胞有 A,D 。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笔 记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笔
4、减Ⅰ后期
记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笔
5、减Ⅰ末期
记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1、减Ⅱ前期
2、减Ⅱ中期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体细胞 配子 配子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睾丸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 精原 细胞
减Ⅰ 间期 长大
1个 初级
减Ⅰ
精母细胞
2个 次级 精母细胞
减Ⅱ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 精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笔 记
1、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 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 为初级精母细胞。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过程及特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精原细胞(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笔 记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练习:如图为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图中有染色体 4 条,染 色单体 8 条,DNA分子 8 个;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分别是: A和B;C和D 。
(2)A和C、B和D为:非同源染色体 , a和a′,b和b′,c和c′,d和d′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 1 对,包含 2 条染 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DNA分子,着丝点 2 个。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 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推理:
由亲代产生子代,子代体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推理:
2N
2N
? (有丝分裂)
精 子
2NN
受精
2NN
卵 细 胞
24NN 受精卵
发育
24NN 新个体
错误
魏斯曼的预测: 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
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 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笔 记
2、减Ⅰ前期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笔 记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4、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第二极体
B.卵原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下图是某生物个体(体细胞含2n条染色体)的不同细 胞分裂图象,不正确的叙述是 D
A.①③是有丝分裂 B.②④是减数分裂 C.②中等位基因分离 D.④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
4.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的分 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4个精子细胞(n)
变形
4个 、2种精子(n)
三、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2.过程:
卵巢中有原始的 生殖细胞——卵原 细胞,卵原细胞通 过减数分裂形成卵 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2.过程及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变 化 曲 线
DNA
4N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象
有丝分裂
前
特 殊
间
减Ⅰ
中
后
末
减Ⅱ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项
目
有丝分裂
形成细胞
染色体复制与分 裂次数
分裂过程有无同 源染色体联会
染色体是体细胞两倍的是 A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A,D 。 (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染色体有 4 条。
受精卵(2N)
减
数
受精作用
分 裂
卵细胞(N)
精子(N)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九、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n对同源染色体)
(1)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2)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1种; (3)生物个体, 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2.若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 BB′,下列各组中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A )
A.AB′和A′B C. AB和A′B
B. AB和AB′ D. A′B和A′B′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B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减Ⅰ) 减Ⅱ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四分体)
减Ⅱ前期
有丝分裂 前期
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哪个时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第一次 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八、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
母 本
有丝分裂
父
本
减 数 分 裂
体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 一次
无
子细胞与母细胞 染色体数裂两次
有 子细胞染色体数是 母细胞的一半
精
四分体
( 卵
)
联会
细
胞
(
交叉与互换
或 极
体
) 次级母细胞
(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同源染色 体的联会
四分体
往往有染色单体之 间的交叉与互换
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
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n)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但特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四、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联会、四分 体等现象的出现。
2、染色体数都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不同点:
项目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 细胞数目
精子的形成 均等分裂
细胞质分裂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4个 精细胞变形
卵细胞的形成
不均等分裂 1个+3个极体
不变形
五、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染色体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