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头癌护理查房
时间:2015-07-06
地点:学习室
参加人员:张灿护士长、薛伟佳、陈莉、张在萍、陈沛、王静、张星星、刘婷、周慧勤、周士敏等
主讲人:刘慰
谢萍护士长:今天我们护理查房的内容是胰头癌,下面请刘慰给大家汇报一下病史。

刘慰汇报病史
现病史:患者蒋正富,男,57岁,住院号247554,因“中上腹疼痛不适十余天”于2015-06-19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腹水(-),肠鸣音不亢进,约4次/分。

外院腹部CT示:胰腺肿瘤,胰头癌可能。

我院腹部彩超示:胰头部乏血供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局部肿大淋巴结待除外,胰腺部占位继发低位胆道梗阻。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5-06-25 08:00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15术毕回室。

全麻清醒,BP126/85mmhg,P86次/分,R20次/分,术区敷料干燥,腹带包扎,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一根,鼻肠管一根,腹腔引流管两根,留置尿管。

右颈内深静脉置管在位通畅,外周静脉内镇痛泵留置。

术后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

医嘱予补液、抗炎、营养支持、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

定时监测血糖,血糖波动在7.0-11.4mmol/l,术后体温波动在36.25-38.8℃, 06-30拔除尿管,小便自解。

06-26主诉咳痰,遵医嘱给予生理盐20ml+苏顺2支+糜蛋白酶1支雾化吸入bid,07-05停雾化吸入。

06-30拔除胃肠减压管,现腹腔引流管两根无液体引出。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阑尾炎手术史30余年
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面为主
休息与睡眠:平时每天睡眠时间大于7小时。

排泄:每天大便1一2次,小便4—6 次,色深黄
嗜好:无烟酒嗜好
心理与社会状态:患者焦虑
精神状态:精神一般
性格交往能力:希望与更多人交往,与家人及同病室病友相处和睦
家庭情况:已婚,夫妻和睦,子女健康,育有一子一女
经济状况:一般
护理体检:神志清楚,精神一般,T 36.5℃,P 76次/分,R 18次/分BP 148/90mmHg,体重 70kg,查体合作,营养中等。

皮肤粘膜中度黄染,无紫绀,无皮下结节和红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约ф=2mm,对光反射灵敏;鼻腔口腔未见异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颈静脉不扩张。

未及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胸廓无畸形,未及腋窝肿大淋巴结。

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80次/分,律齐,未及瓣膜区病理性杂音。

腹部详见专科检查,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我院腹部彩超示:胰头部乏血供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局部肿大淋巴结待除外,胰腺部占位继发低位胆道梗阻。

06-20:直接胆红素126.4 umol/L
总胆红素128.9 umol/L
谷草转氨酶410u/L
谷丙转氨酶756u/L
06-26:白蛋白36.7g/L
直接胆红素98.1umol/L
总胆红素136.1umol/L
谷草转氨酶54u/L
谷丙转氨酶238u/L
07-05:白蛋白38.9g/L
直接胆红素25 umol/L
总胆红素36.4umol/L
谷草转氨酶60u/L
谷丙转氨酶161u/L
护理诊断和措施:
术前:2015-06-19 16:00焦虑—与担心手术预后及环境改变有关
目标:患者2天内焦虑减轻,积极配合相关检查
措施:1、热情接待患者,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

2、加强护患沟通,评估焦虑状态
3、提供舒适环境,尽快让病人适应住院环境。

4、仔细讲解有关疾病、治疗及护理知识,鼓励病人配合。

5、鼓励家属陪护,营造愉快地熟悉氛围
评价:06-21 08:00患者情绪稳定,焦虑减轻,配合治疗。

06-24 10:00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
目标:患者一天内掌握术前及术后相关知识
措施:1、评估患者知识缺乏的范围,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宜的教育计划。

2、简单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麻醉方式、术后各种治疗措施的目的、注
意事项等。

3、指导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水6小时,沐浴更衣。

4、介绍成功病例,消除顾虑。

5、讲解术后留置各种引流管的目的,注意事项。

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
适,教会病人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如:咳嗽时怎样保护伤口。

评价:06-25 08:00患者能正确叙述手术前后相关知识,配合完成术前准备。

术后:06-25 15:30舒适的改变:与术后切口疼痛,各种导管的放置等使活动受限有关。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疼痛减轻或消失,主诉舒适感增加。

措施:1、安置病人于舒适的体位,定时协助床上变换卧位,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托、拉、推,幅度不宜过大。

2、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牵拉受压引起疼痛。

3、保持床单元的整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

4、保持术区敷料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

5、加强基础护理,如皮肤、会阴、口腔护理等,促进病人舒适。

6、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7、评估疼痛的程度,指导其采取自我放松的技术减轻疼痛,静脉内镇痛
泵留置,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8、遵医嘱抗感染控制炎症,避免炎症刺激带来的疼痛。

评价:07-05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可在家人帮助下活动,未诉明显不适。

06-25 15:30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有关。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基本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

措施: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

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肢体置于功能位置,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2、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洗脸、刷牙等。

3、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疾病愈合。

评价:07-05患者自理能力部分恢复,生活护理到位。

06-25 16:0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低蛋白及手术创伤大致机体抵抗力下
降、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等有关。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皮肤完好。

措施:1、卧床期间定时协助床上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避免托拉推等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2、使用气垫床,正确使用便器,动作应轻柔,避免擦伤皮肤。

3、病人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及时清理大便,以免潮湿的
刺激。

4、保持床单元的平整清洁。

5、加强营养,增加蛋白的摄入,提高局部皮肤的抵抗力。

评价:07-05 08:00患者全身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

06-25 16:00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术后禁食,机体摄入不足有关。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白蛋白等指标正常,体重未减轻
措施:1、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下且不能进食时,遵医嘱静脉补充人体白蛋白、氨基酸等,以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2、正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定期监测电解质和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根据
需要静脉补充营养和纠正体液平衡失调。

3、能进食时,指导其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低脂饮食,并
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

评价:07-05 08:00患者体重较前减轻2kg,各项营养指标恢复正常。

06-25 16:00糖代谢异常:与手术侵犯多种脏器至胰腺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紊乱有关。

目标: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平稳,达到治疗要求。

措施:1、定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严密监测防止发生意识障碍、冷汗、
口渴等低血糖症状。

3、记录尿量,监测生化指标的变化。

评价:07-05 08:00患者血糖波动在7.0-11.4mmol/l。

06-26 09:00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后切口疼痛,身体虚弱无力,痰液粘稠不能
自主咳出分泌物有关。

目标:患者一周内痰能自咳,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

措施:1、指导其取半卧位,咳嗽时用手按压腹部切口两侧,行深呼吸并辅予叩背,使其容易用力,减少切口疼痛,使痰能有效咳出。

2、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两次,使痰稀释易于咳出。

3、遵医嘱使用祛痰药物。

4、观察并记录痰液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以了解是否并发肺部感染。

5、必要时行机械吸痰。

评价:09-15患者痰液较少能咳出,呼吸道通畅。

06-26 09:00潜在并发症:出血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如发生出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的变化,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观察各种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的变化,有无活动性出血,
定时挤捏保持其通畅。

3、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防止腹腔内出血。

4、定期复查血细胞分析,观察血细胞计数有无变化。

评价:07-05患者一周内未发生出血,生命体征平稳,腹腔引流液正常。

06-26 09:00潜在并发症:感染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措施: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各种化验结果的变化,遵医嘱定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2、采取有效的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及盆腔引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3、观察腹腔及盆腔引流管引流液及切口敷料的情况,有无脓性分泌物流
出,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及时更换引流袋,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
则。

4、告知病人及家属床上翻身或活动时引流管勿拖地或高于切口平面,以
防逆行感染。

留置胃管及尿管期间,每天做会阴及口腔护理两次,防止
尿路、口腔感染。

5、指导其有效的咳嗽排痰,根据病情适当活动,防止肺部感染。

6、做好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定时消毒局部皮肤,更换敷贴。

7、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8、鼓励病人能进食时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及含
钙丰富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能进食时遵医嘱予静脉营养支持。

9、指导病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而诱发感染。

评价:07-05 08:00患者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等正常,未发生感染。

06-26 09:00 潜在并发症:胆瘘、胰瘘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胆瘘、胰瘘能及时并处理。

措施:1、密切观察切口敷料的情况及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的变化。

2、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保持引流管通畅。

3、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体温的变化,如患者出现突发腹痛、高热,应立
即通知医生
4、观察腹腔引流液是否测出淀粉酶,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评价:07-05 08:00患者术后未发生胆瘘、胰瘘
出院指导:1、生活规律,建立和调节生物钟,控制病情,促进健康。

2、少食多餐,进高蛋白、低脂饮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禁止吸烟、
饮酒。

3、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发现血糖、尿糖增高及时就诊。

4、劳逸结合,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功能,保证
身心健康。

5、定期化疗、放疗。

6、3-6个月复查1次,如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症
状,及时就诊。

复习胰腺癌相关知识
薛伟佳: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

本病男性发病较女性多见,50-70岁病人约占80%。

因为受胰腺解剖学和胰腺癌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胰腺癌早期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和远处转移,加上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综合国内大部分医院近年的统计数字,胰腺癌切除率由10%以下上升至20%左右,手术死亡率由15%降至5%-10%,但5年生存率仍低于20%。

胰腺的位置:胰腺位于上腹部腹后壁的壁层腹膜之后,横跨第1-2腰椎体的前方,大部分被网膜囊后壁的腹膜所覆盖,属腹膜后位器官,胰头位于第2腰椎体的前方偏右,被C形的十二指肠环抱。

胰体自椎体左侧沿腹后壁的自然凹陷而向左后方移行,并逐渐向上移至第1腰椎高度。

胰尾在脾肾韧带内继续向左上直抵脾门,胰尾全被腹膜包绕,有一定的活动度。

胰腺的右侧与十二指肠相邻,左端与脾脏相邻,后面是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静脉丛、胸导管起始部及膈肌脚等。

病因:胰腺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1.吸烟从胰腺癌的发病研究中,吸烟是一种最肯定的危险因素,有资料表明,
吸烟者胰腺癌的发病率为非吸烟者的2-2.5倍,发病年龄提前10-15年。

2.饮食实验研究显示,大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可降低胰腺癌的危险性,而
油炸食物可增加发病率。

3.慢性胰腺炎慢性炎症刺激能使胰腺管壁组织变性,最终可演变为癌肿。

4.糖尿病糖尿病与胰腺癌密切相关,但因果关系未明。

病理: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约占2/3,其次为胰体尾部,约占1/4,全胰癌较少。

胰腺位于腹膜后,该区腹膜较薄,癌细胞易突破。

另外,胰腺血供丰富,
静脉和淋巴引流途径多,肿瘤容易扩散。

胰腺癌的转移和扩散,最多见的为淋巴转移和直接浸润,其次为血行转移和沿神经鞘浸润转移。

周围组织的浸润有胃、十二指肠、肠系膜根部、胆总管、胰周围腹膜和胰后组织,血管浸润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等处多见。

沿神经束扩散是胰腺癌特有的转移方式,因此,进展期或晚期胰腺癌常有胰腺后方胰外神经丛的神经浸润,引起顽固的剧烈的腰背痛。

临床表现:胰腺癌无特异症状,首发症状极易与胃肠、肝胆疾病混淆。

症状:1、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疼痛与饮食无关,呈持续性疼痛,程度有饱胀不适、钝痛乃至剧痛,疼痛常向腰背部、肩部放射,胰头癌多向右侧放射,胰体尾癌多向左侧放射。

2、黄疸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

多由于胆总管受癌浸润或压迫,早期表现为不全梗阻性黄疸,最后胆管完全梗阻,临床上表现为完全梗阻性黄疸。

伴有皮肤瘙痒、脉搏缓慢、有出血倾向。

黄疸加重时,粪便呈陶土色。

3、体重减轻 80%-90%的胰腺癌病人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或有恶液质,体重减轻越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越小。

4、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黒便,便秘,腹泻,便秘常多于腹泻。

5、其他患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部分病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上腹触及质硬、不活动肿块,有腹腔积液时出现腹胀,有移动性浊音。

体征:肝、胆囊肿大,腹部肿块,腹腔积液,胰体尾癌压迫脾动脉或腹主动脉时,腹部听诊有血管杂音,癌肿压迫脾静脉,可继发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1 血清生化学检查早期血、尿淀粉酶升高,空腹血糖升高。

有黄疸时,血清胆
红素增高,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增高。

2 肿瘤标记物 CA19-9是目前胰腺癌标记物中能在临床使用的代表,是胰腺癌
的相关抗原,对胰腺癌的敏感性超过90%,但特异性仅
70%。

3 影像学检查:B超、CT检查是胰腺疾病高度可靠性的检查方法,ERCP是目前
诊断早期胰腺癌最有价值的方法。

治疗:胰腺癌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手术切除。

不能切除者行姑息性手术,辅助
以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根治性手术: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者。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胆总管下段、胰头、胃幽门区、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以及将这些脏器周围的淋巴结全部切除,再将胰、胆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

2、全胰切除术适于弥漫性或全胰癌病人。

由于胰内外分泌丧失,终身需用胰岛素和胰酶,手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

3、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小,十二指肠和幽门无癌侵犯者。

缺点为淋巴结的清扫不充分,术后易并发胃排空延迟。

4、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全胰基础上加一段血管切除,但术后并发症上升及生存质量下降。

姑息性手术: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可行胆总管空肠或胆囊空肠吻合术,解除胆管梗阻,对伴有十二指肠梗阻的病人行胃空肠吻合术,晚期顽固性疼痛的病人行腹腔丛神经封闭术。

综合疗法:术前放疗、术前全身或局部介入性化疗可使某些病灶退缩、转移或浸润病灶缩小,使部分病例得以实施手术治疗。

补充发言:
薛伟佳:护理措施应为落实在患者身上的,做了什么就写什么,而不是按照书上的抄一下。

周士敏: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列一个表格出来更一目了然。

汪妍妍:出院宣教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

张在萍:我认为病理那段总结为病理特点更为确切。

护士长: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胰腺癌的相关知识,大家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大家今后在护理这类患者时要将护理措施落实到实处,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情观察,能够学以致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