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乌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聪明的乌龟》
教材分析
《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风趣的童话故事。

它讲述了小乌龟因救青蛙惹祸上身,狐狸一心想吃到乌龟,乌龟却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狡猾的狐狸,最终成功脱险的故事情节,阐述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

故事中鲜明的角色形象、生动的对话、有趣的情节,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

《指南》中指出“5-6的幼儿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的情节发展。

”结合此目标,我创造性地使用本教材,充分发挥经典童话故事的教育价值。

1.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对活动目标进行了微调整
为了使活动目标更加清晰,我将原教材目标一中“自主阅读故事”,调整到第二条目标中,将其当做能力目标的一部分。

鼓励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根据画面表达出不同于别人的意见,重视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并能在创造中学习语言。

将第一条目标中增加了对词语“气急败坏”的理解,从而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角色特点。

2.借助经典童话故事,引导幼儿感知逆向思维。

《聪明的乌龟》是一则经典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乌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逐步引诱狐狸上当,最后成功地解救自己和好朋友,引导幼儿感知思维的多角度。

故事中正话反说,是幼儿理解的难点,活动中通过开放性的假设提问,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内容:比如乌龟真的不怕火吗?那乌龟为什么还想到火盆烤烤火?体会乌龟的机智和聪明。

3.创造性运用幼儿用书,有利于幼儿猜想故事情节。

在尊重原教材的基础上,我将幼儿园用书中狐狸报复乌龟的一幅画,变成了三幅,有利于幼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来猜想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乌龟聪明和狐狸愚笨的角色形象。

实施策略:
1、根据幼儿认知特点,运用“移情”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把握角
色特点。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故事《聪明的小乌龟》中的狐狸、青蛙、小乌龟,都是幼儿常见的小动物,在其它的故事中,也经常出现它们形象。

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提问:“在以前听过的故事中,你觉得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乌龟有什么本领。

”来引导幼儿通过回忆,将以前的对角色形象的理解迁移到这个故事中,从而为幼儿理解和把握角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运用“听赏、思辨、讲述”的教学方法,理解故事内涵
“听赏”为先,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视屏,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讲述,特别是人物对话的夸张性地表达,如运用急切生气的语气描述狐狸的话,用挑逗的语气说乌龟的语言——狐狸说:“乌龟,乌龟,我把你扔到火盆里去,呼啦一下烧死你。

”乌龟说:“谢谢你,谢谢你,你扔吧,我身上发冷,正想找个火盆烤烤火呢!”,引导幼儿感受乌龟的气急败坏和乌龟的聪明。

“思辨”为主,本活动的难点就在于幼儿理解乌龟用正话反说的方式一步一步自救,最后战胜狐狸的过程。

在思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涵。

“讲述”是关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敢于放手,让幼儿通过画面联想和问题猜测大胆讲述自己听到、想到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通过扮演狐狸和乌龟,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复述故事的对话,表现角色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2、画面观察为先,引发幼儿自主阅读。

《聪明的小乌龟》是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部分幼儿通过听录音、广播等渠道了解这个故事内容。

因此,在第二遍分段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逐步隐退,第一段幼儿先以倾听为主,体会角色特点,第二段以师幼共同分析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学说对话,理解角色特点,第三段幼儿看图自主讲述、大胆表现角色特点,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3、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学习运用智慧战胜狐狸。

《指南解读》中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并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在活动中,师幼共同参与到对角色的理解,通过师幼和幼幼扮演角色,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理解乌龟和狐狸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理解词语“气急败坏”。

2.尝试自主阅读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狐狸把乌龟扔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故事情节。

3.体验故事的乐趣,感受乌龟的聪明和狐狸的愚蠢,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
1. 狐狸和乌龟的图片,课件《聪明的乌龟》。

2. 幼儿了解狐狸和乌龟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出示狐狸和乌龟的图片,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狐狸和乌龟的印象。

提问:这是谁?在以前听过的故事中你觉得它们是什么样的动物?乌龟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对狐狸和乌龟的印象,激发幼儿认真听赏故事的兴趣。

2.分段听赏理解故事,引导幼儿尝试自主阅读部分故事情节,分角色讲述,掌握故事情节,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

(1)听赏故事,(从开始至“吃乌龟也行”),理解乌龟救青蛙,狐狸要吃乌龟的故事情节。

提问:当狐狸要吃青蛙时,发生了什么事?狐狸吃不到青蛙,还被乌龟咬住了尾巴,心情是怎样的?狐狸会吃掉乌龟吗?引导幼儿猜想理解讲述。

(2)继续听赏故事,(从“乌龟可聪明了”至“还是咬不动”。


提问:狐狸能吃掉乌龟了吗?为什么没吃掉?教师扮演狐狸吃乌
龟,幼儿模仿小乌龟缩身体的样子。

提问:吃不到乌龟,牙又被格得酸痛,这时狐狸心里又会感觉怎样?启发幼儿说一说狐狸生气的心情。

(3)幼儿尝试自主阅读第四和第五幅图,理解讲述狐狸把乌龟扔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故事情节。

提问:狐狸是怎样对付乌龟的?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线索猜想说出狐狸把乌龟扔天上(扔火盆、扔水里)的三个主意。

提问:狐狸说了什么?乌龟又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进一步听赏并讲述故事情节。

(4)观看动画课件,分角色学说对话,深入理解故事。

提问:如果把乌龟扔到天上去会怎样?为什么乌龟还要这样说?引导幼儿理解讲述狐狸想把乌龟扔到天上去的故事情节,幼儿分成两组,模仿狐狸气急败坏的语气和乌龟挑逗的语言,理解“气急败坏”。

小结:乌龟遇事不慌张,想办法欺骗了狐狸。

提问:小乌龟真的不怕火吗?为什么乌龟还要这样说?引导幼儿理解讲述狐狸想把乌龟扔到火盆里的故事情节,幼儿分角色对话。

小结:看来狐狸已经气急了,才不会满足小乌龟的要求呢,做了傻事。

提问:当狐狸要把乌龟扔到水里时,乌龟又是怎样说的?听了这话,狐狸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理解讲述狐狸把乌龟扔到水里的故事情节,分角色学说对话,创编乌龟挑逗的语气和动作。

小结:狐狸气急败坏一次次上了当。

(5)欣赏故事最后一部分(从“乌龟下了水”至故事结尾),了解故事结局。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龟?从哪看出它很聪明?
3.完整听赏故事,鼓励幼儿尝试跟随动画课件讲述。

提问:你觉得哪里最有趣的?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体验故事带来的快乐。

播放完整动画,幼儿自由跟随讲述。

附作品
故事聪明的小乌龟
一只狐狸,肚子饿得咕咕叫,它东奔西跑得找东西吃,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捉害虫,心里想:先拿这只青蛙当点心,填填肚子也好。

狐狸一步一步轻轻地跑过去,再跑两步就捉到青蛙了,可是,青蛙正在捉害虫,一点也不知道。

这事让乌龟看见了,它急忙伸长脖子,一口咬住狐狸的尾巴。

“哎呦,哎呦,谁咬我的尾巴?”狐狸叫了起来。

乌龟回答了吗?没有,它张嘴说话不是就放了狐狸吗?乌龟不说话一个劲的咬住狐狸的尾巴不放。

青蛙听见背后狐狸在叫,就连蹦带跳的跑到池塘边,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去了。

狐狸没吃到青蛙,气急败坏,回过头来一看,啊,原来是一只乌龟,我没吃到青蛙,吃乌龟也行。

乌龟可聪明了,把头一缩,缩到硬壳里去了,狐狸没咬到它的头,就想咬它的腿,乌龟又把四条腿一缩,缩到硬壳里去,狐狸没咬到它的腿,一看还有条小尾巴呢,就去咬它的小尾巴,乌龟再把小尾巴一缩,也缩到硬壳里去了。

狐狸实在饿慌了,就去咬乌龟的硬壳,格崩,格崩,咬的牙齿都发酸了,还是咬不动。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把你扔到天上去,啪嗒一下摔死你。


乌龟说:“谢谢你,谢谢你,你扔吧,我正想到天上去玩玩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把你扔到火盆里去,呼啦一下烧死你。


乌龟说:“谢谢你,谢谢你,你扔吧,我身上发冷,正想找个火盆烤烤火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把你扔到池塘里去,扑通一下淹死你。


乌龟听狐狸这么一说,哇的一声哭了:“狐狸,狐狸,你行行好,千万别把我扔到池塘里去,我最怕水,扔到水里就没命了!”
狐狸才不理它呢,抓起它的硬壳,走到池塘边,扑通一声把它扔到水里去了。

乌龟下了水,就伸出四条腿来,划呀,划呀,一直划到青蛙身边。

两个好朋友,一边笑,一边说:“狐狸,狐狸,你还想吃我们吗?说呀,说呀!”
狐狸气昏了,身子一纵,向青蛙和乌龟扑去,扑通一声,掉到池塘里去了。

青蛙和乌龟看见水面上冒了一阵子气泡,再没看见狐狸露出水面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