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陕西 遗产编号:Ⅷ—5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长安区
主要工序
西汉至蔡伦前,北张村生产落后,是一帘一纸方式(见《中华纸传奇》小说封面图),到东汉,由于蔡伦改 进工艺后,北张村就一直生产一帘多纸至今。北张村沿用的传统的造纸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的手工艺 使用工具简单,但操作工序复杂,出一张成品下来有72道工序,需要付出超体力的劳动。
2、当地流传至今的纸谣有:“苍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
3、北张村所造白麻纸自唐沿袭至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被历代视为精品,隋唐时白麻纸还传入朝鲜、 日本等国。
4、解放前,西安地区的报纸用纸用北张村生产的纸。
5、“文革”以前,北张村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 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过去村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吼秦 腔、逛集市,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庙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每隔三年主持摇签确定穰行的“摇秤人”(即穰行的 总经理),每个纸工都来纳银报名抽签。穰行在手工造纸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摇秤人”从秦岭的“穰 商”中收购枸树皮,用枸树皮制成半成品纸的穰由穰行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或统一代贮。
主要价值
1、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2、为人类造纸术的发源地; 3、直接推动人类文明及文化发展进程; 4、确立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对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坚定民族自信心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渊源
1、源于西汉汉武帝时代,盛于唐、宋、明、清。古长安霸桥出土的西汉汉武帝时代的麻纸至今仍展览在陕西 省博物馆。
主要工序有:
1、采集原材料: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和沣河两岸盛产桑树、枸树和麻,而这几种树和植物的皮正好是造纸用 的上好原材料。他们分别在春季和冬季两次采集。由于不同季节采集的树皮品质不一,春季采集的树皮嫩易取, 纤维发白,造出的纸人称白纸,冬季采集的树皮质老、表皮发黑难采,造出的纸人称黑纸。
2、扎把:就是把采集的各种树皮一把一把的捆成把。
3、浸泡:就是把扎成把的树皮使其充分软化。
4、蒸煮:就是支起一口大蒸锅,俗称皮锅,进行蒸煮,使其原料软化,目的是把树皮上黑色、质地较硬、不 含纤维的表皮分离去掉软揉。
5、上生石灰水:目的是发热,使其充分发酵。
6、发酵:使树皮纤维软化、细化,和黑色表皮纤维分离,使纤维充分软化。
主要特征
1、中华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2、工艺流程科学、缜密、系统、完整; 3、劳动工具原始、简单、实用; 4、传承久远,无断代,属原生态文化。
6、人民公社时期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公社将工匠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用作包装纸。
谢谢观看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01 基本信息
03 主要特征 05 历史渊源
目录
02 主要工序 04 主要价值Fra bibliotek北张村传统造纸是陕西省西安北张村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 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 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 传授给北张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