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二高中地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专题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

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

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 800立方米/秒。

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季节( )。

A.夏秋B.秋冬
C.春夏D.冬春
2.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完成各题。

【1】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电力工业,都优先发展水电。

该河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有( )。

A.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B.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大
C.东北部工业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
D.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2】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动力指向型工业
3.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各题。

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

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④防治湿地退化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4.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完成各题。

【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1~2月B.5~6月
C.7~8月D.9~10月
【2】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往返迁移
C.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D.向两侧迁移
【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5.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各题。

【1】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2】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6.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据此完成各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2】下列河流的开发可借鉴田纳西河梯级开发思路的是( )。

A.长江下游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B.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
D.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7.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金沙江干流上,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
下游航运条件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

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8.每年的6~7月,黄河汛前都要进行调水调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C.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D.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
【2】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③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④增加引水量,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

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

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性特征。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和方面更具优势。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局部地区水系图和居民点人口数。

材料二: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都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对西南地区水电的开发。

受国际上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的反坝、拆坝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国内引发了围绕水坝建设是非问题的激烈争论。

(1)长江流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中上游地区的和中下游地区的。

(2)中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河流的水系特征,并探究该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4)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大型水利工程,设计最高蓄水水位为150米,在图中用“||”标出最佳位置,推算出需要移民的数量为万。

(5)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负面的影响,对于建坝和拆坝之争,谈谈你的认识。

浙江高二高中地理专题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

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

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 800立方米/秒。

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田纳西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2】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季节( )。

A.夏秋B.秋冬
C.春夏D.冬春
【答案】D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在冬季和早春多持续性降水,河流进入汛期。

2.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完成各题。

【1】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电力工业,都优先发展水电。

该河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有( )。

A.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B.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大
C.东北部工业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
D.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动力指向型工业
【答案】D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最适合布局动力指向型工业。

3.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各题。

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

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④防治湿地退化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文化生态景区集聚有利于集中保护和开发,①正确;受西南季风影响,拉萨河流量季节分配不均,河滩低地易受到洪水威胁,不适宜布局文化建筑,②错误;该区域生态脆弱,控制景区的旅客日流量有利于保护景区生态,③正确;随着全球变暖和农业开发,该区域面临湿地退化问题,应采取措施防治湿地退化,④正确;当地民俗属于非物质文化,应加以保护,减少外来文化的冲击,⑤错误。

4.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完成各题。

【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1~2月B.5~6月
C.7~8月D.9~10月
【答案】C
【解析】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川融水,其最大消融量为气温最高的7~8月份,所以该河的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份。

【2】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往返迁移
C.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D.向两侧迁移
【答案】A
【解析】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河流主要是由高山冰川融水形成的,流至沙漠中消失,随着河流下游绿洲的废弃,人们不断沿河向上游方向迁移。

【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解析】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应该做到上、中、下游合理分配,要有统一的规划,因此A、C项所述是错误的。

D项正确,B项所述的做法会破坏生态环境。

5.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各题。

【1】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答案】B
【解析】根系不发达、板状根大和叶面宽大都是多雨的湿润环境下的植被特征;叶质坚硬、树皮厚是为了减少旱季
水分蒸发和防止强光灼伤而形成的特征,符合热带草原气候下典型树种特征。

【2】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答案】A
【解析】由于上游河段一般支流少、流量小、流域集水面积小,且从图中可看出上游段主要流经了地形平坦的高原
地区,流量小、流速慢。

6.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据此完成各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答案】D
【解析】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2】下列河流的开发可借鉴田纳西河梯级开发思路的是( )。

A.长江下游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B.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
D.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答案】C
【解析】长江下游地势低平;塔里木河属内流河,水量相对较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黄河上游地形起伏大,水能梯级开
发潜力大;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水流平稳,难以进行梯级开发。

7.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金沙江干流上,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
下游航运条件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工程,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

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河流形状及省界可知,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农业商品率较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四周多高山,夏季降水集中,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长江水患主要在中游河段。

【2】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答案】A
【解析】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会拦截一部分泥沙,减少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但对长江流量影响极小。

8.每年的6~7月,黄河汛前都要进行调水调沙。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
B.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
C.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
D.可为汛期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
【答案】D
【解析】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防洪留出足够的库容,同时还节约了其他季节宝贵的水资源。

【2】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③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④增加引水量,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题中所述前三项措施都是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二、综合题
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

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

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性特征。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和方面更具优势。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

【答案】(1)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整体
(2)航运养殖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梯级开发,促进水能的开发;发展旅游业等。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思路如下所示:
(1)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湖泊萎缩
(2)西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
(3)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局部地区水系图和居民点人口数。

居民点A B C D E F G
材料二: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都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对西南地区水电的开发。

受国际上一些极端环保主义者的反坝、拆坝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国内引发了围绕水坝建设是非问题的激烈争论。

(1)长江流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中上游地区的和中下游地区的。

(2)中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河流的水系特征,并探究该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4)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大型水利工程,设计最高蓄水水位为150米,在图中用“||”标出最佳位置,推算出需要移民的数量为万。

(5)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负面的影响,对于建坝和拆坝之争,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水土流失洪涝
(2)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当地的资源发展
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水系特征:流向自西向东;上游支流众多,南北对称分布;中下游河道弯曲。

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4)标在A与F间的峡谷处,介于两条150米的等高线之间。

7.2
(5)开发水电、建大坝利大于弊:
①水电是清洁能源,是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建成的水坝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②在河流上建坝开发水电,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看待水电开发,同时也有必要在水电发展政策和决策机制方面做出调整,包括对流域规划的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改进现有水坝的运行和管理,建立水坝的环境监管体系等。

③实践证明,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克服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就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多发。

第(2)题,两个流域在气候、水文、地形及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优势,其综合治理与开发也在水利建设、开发水能、发展优势工业、航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第(3)题,水系特征包括干流流向、支流分布、河网密度等方面。

下游洪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注意前后联系。

第(4)题,坝址应选在峡谷处,工程量小,蓄水量大,效益高。

蓄水后A、C、D、E四个居民点被淹,共7.2万人。

第(5)题,对于水电的开发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并且需要个案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