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米业深陷亏损困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米业深陷亏损困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名牌》 2014年第13期
目前是大米加工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持续“稻强米弱”,中小米业恐面临重新洗牌。
本刊记者/ 王建
“销路是不愁,但不敢多加工,稻谷新上市场时价格强劲,但加工成大米进入市场时,米
价却疲软,让企业出现亏损。
”黑龙江益华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财说。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
水稻主产区调研了解到,出厂的大米价格接近或高于市场大米的批发价,呈现“稻强米弱”现象,加之运往南方销区运距长以及进口米的冲击等,东北米业深陷亏损困局面临洗牌。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鑫盛源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莲经营大米加工已有10 多年。
她说,近一年多来是大米加工企业生存最艰难的时期,“现在能少加工就少加工点,加工越多,亏的越多,但为了维持客户,只能尽可能少加工。
”
黑龙江同江市北绿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兴起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年加工大米能力7 万多吨,但今年以来只加工了1万多吨,开工率不足30%。
加工一吨大米就得赔50 元左右,不加工客户就没有了。
不但中小企业停产或维持低开工率,就连龙头企业也“饿肚子”。
黑龙江益华米业有限公
司是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达20 万吨,但今年以来只加工了3
万多吨。
同江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伟东说,目前是大米加工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全市20 多家大米加
工企业基本上都处于亏损或停产状态,如果持续“稻强米弱”,中小米业恐面临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