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盐沙苑子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沙苑子、盐沙苑子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沙苑子、盐沙苑子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沙苑子、盐沙苑子
5.1.2规格:统
5.1.3性状:
沙苑子: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lmm。

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揭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

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lmm。

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盐沙苑子:本品形如沙苑子,表面鼓起,深褐绿色或深灰褐色。

气微,味微咸.嚼之有豆腥味。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5性味与归经:甘,温。

归肝、肾经。

5.1.6功能与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眩晕,目暗昏花。

5.1.7用法用量:9~15g。

5.1.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
5.2生产批量:5~10000kg。

5.3辅料:食盐。

每100kg沙苑子用食盐2kg。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沙苑子生产工艺流程图:
6.2 盐沙苑子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6.3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3.1领料
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沙苑子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 净制:
6.3.2.1取原药材,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沙苑子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3.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 沙苑子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2.3质量要求
6.3.2.3.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2.3.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2.3.3净制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含杂质 不得过3%。

6.3.2.4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指标:95-100%。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
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
6.3.2.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3 洗、润:按照《洗、润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将净沙苑子置于洁净的周转箱内,用饮用水洗净,肉眼观察无泥沙。

6.3.3.1洗、润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洗、润 后沙苑子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3.2质量要求
6.3.3.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3.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3.2.3洗、润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2)合格标准:用肉眼观察无泥沙。

6.3.3.2.4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4干燥:按照《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沙苑子置阳光棚晾晒。

6.3.5 干燥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干燥后的饮片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5.2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3.5.3 质量要求
6.3.5.3.1 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5.3.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5.3.3干燥标准:
(1)取样方法:随机在不同物料筐中取样5处,每次150g。

用“四分法”取样约150g。

(2)合格标准:用《水分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5)第二法测定,应不得过13.0%。

6.3.5.4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指标:≥60% 物料平衡公式:
%
100%⨯+=
净药材投料量取样量
干燥后数量)干燥物料平衡(
投料量按净制后药材数量计算。

6.3.5.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6 盐炙:
6.3.6.1盐沙苑子:取净沙苑子,按照《饮片盐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CYJ-1100炒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照盐炙法,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取净沙苑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炒药机内,设定温度65±5℃加热,炒制25±5分钟,炒干,取出,放凉。

6.3.6.2盐炙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盐炙后的饮片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6.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3.6.4 质量要求
6.3.6.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6.4.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6.4.3炒制标准:
(1)取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检查炒制程度。

(2)合格标准:炒干,表面鼓起,深褐绿色或深灰褐色。

6.3.6.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7 包装:
6.3.
7.1 内包装
6.3.
7.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3.
7.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3.
7.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3.
7.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6.3.
7.1.5各种包装内包重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3.
7.1.6装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3.
7.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3.
7.2内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3.
7.3物料平衡限度: 6.3.7.3.1内包装物料平衡
(1) 标准:98-100% (2)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合格品数量废弃物量取样量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投料量(半成品)
6.3.
7.3.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使用量损坏量剩余量
包装(标签、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领用量
6.3.
7.3.3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
7.4外包装:
6.3.
7.4.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进行领取外包材; 6.3.7.4.2检查核对:对该批号的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3.
7.4.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 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3.
7.4.4装箱或装袋: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PE 罐)之间松紧适宜。

6.3.
7.4.5封口:纸箱: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编织袋用手 提高速缝包机封口。

6.3.
7.4.6挂签: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标签或在纸箱的右上角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3.
7.4.7交料:经QA 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3.7.4.8清场: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3.8包装完毕,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 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 待验标识。

6.3.9外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件。

复核数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3.9.1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
%
100⨯++=
领用量剩余量
损耗量使用量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限度
6.3.10总收率
(1)控制标准: ≥70% (2)计算公式如下:
%100%⨯=
投料数量
成品量
)收率(
6.3.11 工艺环境卫生要求:
6.3.11.1 设备、容器、器具,生产场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物料必须按程序净化。

(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6.3.11.2产品生产结束后按各岗位清场SOP要求,严格清洁、清场,并由QA监督检查合格后颁发清场合格证。

6.3.11.3生产全过程,由QA质量管理员监督。

7 原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8 物料平衡:各工序的物料平衡标准值一年修订一次,修订依据为该岗位上一年生产物料平衡的平均值为下一年的标准值,除包装工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