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咏光山诗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名⼈咏光⼭诗词
古代名⼈咏光⼭诗词
游净居寺诗(并序)
(宋)苏轼
寺在光⼭县南四⼗⾥,⼤苏⼭之南,⼩苏⼭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齐天保中,僧慧思过此,见⽗⽼问其姓,⽈‘苏⽒’。

⼜得⼆⼭名,乃叹⽈:‘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竟⽆有,盖⼭神也。

其后僧智觊见慧思于此⼭⽽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和尚、智者⼤师是也。

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

⼴明‘庚⼦之乱’,寺废于兵⽕,⾄乾兴中乃复,赐名⽈‘梵天’”云。

⼗载游名⼭,⾃制⼭中⾐。

愿⾔毕婚嫁,携⼿⽼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蹈危机。

刑名⾮夙学,陷阱省积威。

遂恐⽣死隔,永与云⼭违。

今⽇复何⽇,芒鞋⾃轻飞。

稽⼿两⾜尊,举头双泪挥。

灵⼭会未散,⼋部犹光辉。

愿从⼆圣往,⼀洗千劫⾮。

徘徊⽵溪⽉,空翠摇烟霏。

钟声⾃送客,出⾕犹依依。

回⾸吾家⼭,岁晚将焉归!
净居⼭⼗咏
净居寺古碑碣

紫云塔
置塔⾼⼭顶,⼭⾼塔愈⾼。

紫云团作盖,古鹤远来翱。


功德井
定⼼似井泉,定相如龙蛰。

功德润苍⽣,定⼼忌出⼊。


⽩莲池
辟池种⽩莲,朵朵团⾹雪。

根不离淤泥,花开⾃娟洁。


读书堂
⼭烟幕旧堂,⽂字真糟粕。


⼤苏岭
苏⼭总姓苏,北岭隆然⼤。

峰锷亘长空,⽩云疑划破。


⼩苏岭
⼩苏岭势奇,松⽯处苍峭。

北顾⼤苏⾼,友昆成⼆妙。


翠烛峰
翠烛峙双峰,亭亭插云表。

晨辉万岭明,⽉夜千林茂。


宝瓶峰
虽有挈瓶智,势难挈宝瓶。

双双踢不倒,天际⽩云停。


⾹炉⾩
层⾩搂群峰,峰深禅境。

⽇薰知见⾹,飘渺翠烟幕。


苏⾕⼝
苏仙跨鹤去,苏⼦谪官来。

为⼝居堪⼈,书堂应再开。

博⼭台
(宋)黄庭坚
宫亭只说⾹炉峰,此地今见博⼭台。

紫烟孤起丽朝⽇,定是海上飞得来。

化⼯造物能神奇,不必惊世出蓬莱。

千来隐沦被昭洗,博⼭我劝尔⼀杯。

先⽣发⽩⾜⼒强,遥思秋风醉⼏回?童⼉数修扫洒职,莫使⽯⾯沾尘埃。

贻净居寺新及第
秋池云下⽩莲⾹,池上吟仙寄⽵房。

闲颂国风⽂字古,静消⼼⽕梦魂凉。

三春蓬岛花⽆限,⼋⽉银河路更长。

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同景⽂⽅丈咏莲塘
(宋)黄庭坚
塘上钩帘对晚⾹,半斜红⽇已侵床。

江妃羞出凌波袜,长在⾼荷扇影凉。

游东坡读书台
(明)王家⼠
不剥苔封字半留,书台瑶草翠云浮。

凭⾼眺远三湘近,疑是当年⾚壁游。

净居⼭晚眺
(明)吕昉
弦有净居⼭,万峰挈云起。

浮屠通宵汉,倒影沦流倚。

萝袅阴壑寒,花明⽯室峙。

翠阁碧岚标,长廓⾚霞徙。

谁谓天台秀,能夺兹岩美。

侧闻坡公吟,有怀⼭中理。

颉颃两⽂星,胜概资游履。

鸣钟⽉⾊⾼,飞锡松枝启。

朗然禽鸟呼,夜来横百⾥。

何当发溟蒙,相与追绝轨。

题⼤苏⼭银杏
(宋)苏轼
四壁青⼭满⽬清秀如画,
⼀树擎天圈圈点点⽂章。

梵天寺见僧守诠⼩诗清远可爱次韵(宋)苏轼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头⽉,夜夜照来去。

晚⼊梵天
(宋)释守诠
落⽇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松扉夜未掩,⽚⽉随⾏屦。

时闻⽝吠声,更⼊青萝去。

⼤苏⼭银杏
百岁蟠根地,双阴净梵居。

凌云枝已密,似蹼叶⾮疏。

净居寺
(宋)杨杰
达⼈到岸不须船,留寄寒云⼏百年。

欲问上⽅多少远?为⾔先过净居天。

游净居
(明)王相
风景南来属⼤⽅,乘骢步⽉陟⼭岗。

九莲池灿千层锦,七井泉通⼀脉⾹。

古塔曾沾唐⾬露,残碑尚载宋⽂章。

读书台畔徘徊久,仿佛当年事未忘!
陪先师王侍御游净居次韵
(明)熊荣
⼗五年前别上⽅,今陪骢马踏崇岗。

芭蕉叶改前时⾊,菡萏花如旧⽇⾹。

古塔云笼犹带⾬,断碑苔藓不成章。

重游愧弗如王播,俯⾸令⼈叹未忘。

游东坡读书台
(明)李逢阳
奇才千古羡东坡,诗句惊⼈⼝实多。

潇洒世间谁妒嫉,归来海外此经过。

谈禅寺古今犹昔,读易书丹永不磨。

寄语⼭灵须爱护,他年留待病维摩。

游净居寺
(明)王家⼠
寻幽忻出郭,登览忆前贤。

⼿泽犹遗墨,⼼⾹不藉禅。

峰环云⾥寺,台俯洞中⽥。

林壑鸢鱼趣,天花却浪传。

宿净居⽅丈
(明)王家⼠
⼭寺⾹⽣花⽓侵,⽯床今⼣偕儒林。

何妨祗树眠三宿,却笑浮图未了⼼。

已亥秋⽇偶题于净居寺
隐隐疎钟隔野烟,芒鞋踏处⽩云穿。

初登绝嶂疑⽆路,陡转清溪别有天。

翠⽵林深禽暗噪,黄精苗倒⿅常眠。

珠林⼏处逢僧话,⾊⾊空空总是禅。

⾹炉烽
(宋)黄庭坚
⾹炉不铸⽯陶甄,⿐不闻⾹眼见烟。

上有⽂殊师利塔,好将⼀瓣此中燃。

题⼤苏净居寺
(宋)张⽾
平⽣爱⼭如好德,未尝⼀饭忘泉⽯。

⼤苏⼭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岩幽驻瓶锡。

天台妙教源欲启,来此⼀酌曹溪滴。

两公道场守龙象,兵⽕暂晦终辉赫。

撞钟伐⿎⾷千指,皆⼆⼤⼠之余⼒。

萦纡⽯磴造⼭顶,上有⽟⼈⽅燕寂。

北轩三伏飞冰雪,⼀⽇掠尽淮⼭⾊。

东游尘⼟我实倦,道过化城聊暂息。

青鞋布袜旧家风,此⾝终效名⼭役。

同胡两⾕重游净居寺
(明)王家⼠
登临春有约,胜地惬重⾏。

层垒诸天近,崎岖熟路⽣。

鸟鸣游客⾄,钟击定僧迎。

何⽇离尘⽹?⽁茆倚⽯屏。

游净居寺和东坡韵
(明)李养正
平⽣抱幽尚,薜带荷为⾐。

⼀⾏强作吏,素愿怆已微。

簿书疲鞅掌,趋⾛劳⼼机。

鞭扑且不忍,安能历刑威。

常欲抛短绂,永与世相违。

今⼣来宝地,落叶正纷飞。

良友⼆三⼈,携酒与同挥。

⽩⽇出东林,⼭⾕有余辉。

杳焉尘⼟隔,始知往者⾮。

中宵卧⽯室,四壁⽣烟霏。

泠然神⽓清,梦寐犹依依。

何时得解脱,昔贤相与归!
夏⽇登净居寺步东坡原韵
寻⼭多幽兴,著屐破苔⾐。

谈空忆⾼⼈,世风已渐微。

苍茫见古祠,猿鹤引清机。

我来当长夏,松风散暑威。

红尘飞不到,远与世情违。

不知绝顶上,何年聚星飞。

三贤儒释道,禅关信⼿挥。

佛门四百载,⾄今仰余辉。

⾃恨⽆冥语,惭愧想⾮⾮。

⽩云横天外,岚⽓接崖霏。

寒⼭⼀⽚⽯,对语独依依。

何能分⼀座,垂⽼不⾔归。

答友⼈
(明)蔡毅中
完素君侯公暇同彭、胡两侍御有净居之游,时予以琮⼉毕婚爽约。

念净居不佞读书之所,喜⽽次韵。

其⼀
廿载苏⼭五下帷,梵宫天外望峨嵋。

锦屏远障⾦绳⼩,宝塔⾼悬⽟垒卑。

学⼠祠边荒草乱,慧公堂上暮云垂。

吾⽣独愧迟婚嫁,⾃爽君侯⼗⽇期。

其⼆
坡仙台峙倚残碑,每向登临系所思。

五百年来齐宦况,⼤千⾝后有谁知。

云中⽩碧留⾦简,⽇下青⽥长⽟芝。

病⾥卧游神⽓爽,欲从胜地解缨縻。

登苏⼭访⼤镜禅师
(清)蔡国杰
⼤苏⼩苏皆⽩云,⽩云⽚⽚长随君。

君向⽩云深处卧,余从绿树影中分。

青藜燃杖频辉⽃,⽩⽯叱⽺⼏成群。

轼凭五衍法不⼆,何时重与印兰分。

重阳游净居寺
(清)汪槐
⼭树霜侵叶⾊妍,佳时览胜⼊林泉。

断碣摩挲青藓壁,浮图崱屴碧云巅。

⽼僧留我松花饭,归路寒英拂晓烟。

偕光州孟⼴⽂游净居
(清)钮琦
游履临幽境,禅关静不扃。

爱看凉⽉⽩,坐对暮⼭清。

官冷尘情减,谈深露⽓零。

悠悠清磬发,客榻梦魂醒。

过净居寺
(清)杨殿梓
⼗⼀⽉初七⽇,偶以民事⼊西南乡,因⾄净居寺。

偶然游屐趁公余,真箇名⼭访净居。

⼊户寒知云雾处,同僧话到茗⾹初。

宗风代许谁闻法?旧⾬⼈传此读书。

还逐野樵寻径返,暝天林⽕认烟墟。

和琴斋过净居韵
(清)钱时雍
初⾄浮光,偕同⼈游净居寺,曾和东坡韵,为诗越岁。

兹读琴斋明府过净居之作,因忆旧游,奉和元韵⼀章。

忆到苏⼭已岁余,乍闻飞盖过僧居。

胜游屐接元丰后,选佛场开太建初。

绝岭曾攀浮翠蹬,残碑仍剔翳苔书。

苾刍共说宗风振,⽯塔延辉切⽃墟。

东坡读书堂
(清)钱时雍
⼀⽇不读书,兀兀坐成俗。

⼀⽉不读书,俗尘焉可扑!
眷兹开⼠庐,清似巴公屋。

偶然数⽇游,便堪把卷读。

苏⼦阅世机,尘世百⽆欲。

惟有服古怀,于意恒未⾜。

禅床结跏趺,⼀编娱游⽬。

岂俟弥岁留,摊饭延栖宿?
后⼈缅⾼踪,登台思往复。

浮翠洒⼭扉,啸声出空⾕。

(清)王楠
排闼万青松,探奇⼊翠屏。

塔光悬处迥,⼈语隔莳听。

⽵榻安尘客, ⼭僧卷乱经。

东坡诗⽯在,临本见《兰亭》。

过净居寺
(清)许钟璐
草草天涯客,来偷半⽇闲。

风云漫**,花⽊⾃空⼭。

⾼下千峰曲,丹黄万⽊斑。

请缨原素志,到此已全删!
登紫云塔
(清)陈简
紫云⾼耸众峰低,绝好朝天笔⼀⽀。

万壑云烟双⾜低,半⼭猿鹤六朝知。

天空风⾬迷华表,地僻莓苔护宋碑。

最是深秋颜⾊好,⼣阳红树正披离。

净居寺⼗⼆景
⼤苏⼭
仙⼈已控⽩龙去,剩有苏⼭作净居。

丹灶⼏年成九转,翠屏终古获三苏。

瓶花乱落青归后,峰烛⾼烧⽉到初。

⾏踏浮云⽣灭处,端祥⾯⽬契真如。

梵天宫
结庵遥溯慧思功,佛地安居净太空。

⼀⾃乾兴邀赐额,便从天保缵宗风。

钵知携去蟠龙异?⼭讶飞来灵鹫同。

苏蔡⼤⽂垂宇宙,读书亦在梵天宫。

紫云塔
古塔嶙峋建⼤雄,氤氲紫⽓似来东。

七层拔地栖霞⾚,⼀柱擎天捧⽇红。

见说慧灯明远近,可闻舍利降虚空。

亭亭试拟菩提树,长流玻璃散结中。

翠烛峰
岂为烛龙喷⽟烛,恍从莲座撒⾦莲。

膏流春⾬花初发,焰剪秋飔枫正燃。

幽⾕⾼⼭流照后,光明⽆尽属谁传?
花瓶峰
梵宫南迤瓶锋竖,不插杨柳风外斜。

⾼驻紫云连贝叶,双排翠烛引天花。

钟声蝶醒春游梦,岚⽓⾹浮脱度霞。

枯坐⾃应开⼝笑,旃林别有宝妆遮。

⾹炉⾩
欲辨"三苏"⾹雾迷,兰熏柏蕴博⼭齐。

凌霞不见仙童捧,供佛何劳侍史携。

岚翠叠云翻宝鸭,烟青林树篆⾦猊。

旃檀⾹起诸天净,伴⽉闲⾏到⾩西。

⽩莲池
图澄咒去尝体钵,慧思培来宛在池。

叶捧素珠原⾃洁,根濡浚⽔更⽆缁。

碧筒醉我通仙侧,明⽉招⼈彼岸时。

⼀阵梵⾳鱼啜哆,弄波花起满⾝随。

读书堂游⼭吟⽉得诗诠,去国真如不系船。

万卷更求通梵笑,⼀⾝长愿奉⾦仙。

松垂古⽡跳苍⿏,⽵锁虚窗弄晚烟。

⾏到庙祠寻短碣,钟声冲破碧云天。

功德井
遥从极乐观天⼩,凿向苏⼭⼀脉承。

法海慈航藏浚⽔,⼤千尘劫息灵源。

汲调⾹钵连声饱,挹注琼杯作雾喷。

净域甃泉功德溥,⼈间底事爰情温。

⾕⼝钟
寺⾥钟声寺外传,依依⾕⼝送⼈还。

乍惊巢鹊双飞急,复乱岩花⼀笑妍。

⾳远更穿风罅雾,响余还曳涧溪烟。

省深都向虚中发, ⾼咏坡诗忆⽻仙。

⽵溪⽉
清溪⼏⽇才⽣⽵,明⽉何年始明溪?
溪荡钟声泠⽟磬,⽉明镜⾯净玻璃。

苏⼭对峙蔚苍苍,峻岭重开转法王。

万⾥烽烟飞铁马,⼀湾禅⽔固⾦汤。

宋⼈虚费和戎策,佛观真成觉梦乡。

试看云霞嘘⽯壁,毒龙扰处鹤⾼翔。

台观来薰
(明)李逢阳
谁凿⼭头作顷丘?昔⼈曾树望仙楼。

都来故⽼千年话,剩得⾼寒六⽉秋。

风⼊舜韶偏解愠,凉⽣唐殿欲忘忧。

⼏多避暑登临客,肯念农夫⽇午耰。

北台薰风
(明)施尧化
枕郭开崇⾩,芳林拥峻台。

戍楼凭雉列,⽂祀倚云开。

⾚帝时司令,南薰歌⾩财。

⾼流避暑会,绝胜曲江隈。

北台薰风
(清)范壁
司马祠堂接戍楼,谁移雉堞北⼭头?
⾐冠寂静千年范,⽵树萧森六⽉秋。

当户鸟飞空外没,满城烟景望中收。

不花良吏归何处?愠解弦民胜迹留。

温公祠
(清)吴重光
瓣⾹幸得慰平⽣,惆怅春深奠两楹。

烟锁⽩杨寒井废,云封碧草断碑横。

岁时还展乡⼈拜,讲院仍题涑⽔名。

残⽉晓风清壁近,⼏回赁吊不胜情。

相公堂
(清)吴重光
相公今⽇构斯堂,想见当年诣洛阳。

社稷⼀⽣维柱⽯,⽂章千古植纲常。

⾼风耸拔弦⼭秀,遗泽流深涑⽔长。

飘泊半⽣寻讲麓,幸因私淑傍宫墙。

登涑⽔书院(三⾸)
(清)戴殿传

东座列⽂昌,西阁联奎宿.
怀哉独乐翁,千载缅⾼躅!

奕奕⾼台上,登堂深仰⽌。

欲与古为徒,溯洄乌龙尾。

粹德缅当年,《潜虚》研奥旨。

譬彼学观澜,观海难为⽔。


灵爽亦磅礴,肸蚃瞩清虚。

永怀笃⽣理,寻览⼏踟蹰。

巍然相公堂,敬业群相于。

清风溢庭院,庶⼏惜居诸?
(九⽉)九⽇偕⾢⼠宴集涑⽔书院(清)杨殿梓
偶⼊⾼处息劳尘,况值茱萸节序新。

三载因循⽆异政,⼀樽邀约有同⼈。

聊为北道黄花主,试看南天⽩雁宾。

徙倚斜阳虚幌暝,半钩帘映⽉如银。

涑⽔书院怀古
(清)刘光裔
相国钟祥地,千秋思有余。

光阳留古迹,涑⽔缅芳誉。

事业钦边塞,⽂章重⽯渠。

万家崇像祀,⼀代宠肩舆。

屡上亲贤奏,时陈剔弊疏。

熙宁居洛后,元祜⼊朝初。

世仰调元绩,⼈传资治书。

馨⾹绵俎⾖,讲席⼏踟蹰。

涑⽔书院(⼆⾸)
(清)戴昌渐

跨堞连云讲院开,菁莪郁郁萃群才。

偶来策马迎恩道,独听书声起北台。


涑⽔渊源传⾄令,循名还溯古⼈⼼。

春风隐护葳蕤锁,桃李公门蔼绿阴。

官渡清波
(明)贺守约
光⼭南去有长河,两岸春风涨绿波。

斜⽇扁⾈重回⾸,向来官柳已⽆多。

官渡春波
(明)李逢阳
造,笑杀天吴叹望洋!
官渡清波
(明)王家⼠
频年欲⿎剡溪棹,此⽇欣同南浦⾈。

风静天空盘鹳鹤,春晴沙暖狎鱼鸥。

⽚帆远带星⾠泛,浅渚徐冲雪浪浮。

述作知君陶谢⼿,林泉真不负兹游。

官渡泛⾈和王淮川
(明)吴崇⽂
从来性僻欲寻幽,共挽斜阳上⼩⾈。

对远兴随芳草⾊,忘机坐傍⽩沙鸥。

江清云影波中现,酒净⼭光镜⾥浮。

李郭当年何⾜羡,故园今⽇是奇游!
官渡河
(清)王楠
烟树失县堞,通津驱马过。

春寒云驻久,沙浅鹜眠多。

陟岸悬藤壁,蟠冈饮⽯波。

梵天青嶂外,点点佛头螺。

赛⼭樵唱
(明)贺守约
名⼭千仞郁嵯峨,⽯室棋残有烂柯。

⼀曲长歌忘世虑,浮云流⽔竟如何?
赛⼭樵唱
(明)蔡凤翅
⼀⼊层崖曙⾊平,乾坤徙倚笑浮名。

⼈寰台榭同轮转,⼭树飘摇似战争。

贝叶当年翻上界,宁花此⽇散弦城。

振⾐千仞闻樵唱,疑是空中孤鹤鸣。

登赛⼭
(清)蔡麟
雾霭芳林僻,扶筇碧嶂间。

樵歌天外度,鸟语⾕中闲。

修⽵围茅舍,长河荡远⼭。

投竿聊寄兴,钓得锦鳞还。

游赛⼭
(清)杨载翰
路向西河转,林泉觉更幽。

万⼭青四⾯,⼀⽔碧双流。

地瘠风犹古,⽥肥岁有秋。

此间如可托,愿筑读书楼。

天塘畈
⼴陌千家共⼀村,朝来澍⾬喜翻盆。

三农得⽔⼈间乐,万指分⽲溪上屯。

稚⼦饮⽜呼伴侣,⽼嫠饷⿉夹⼉孙。

割耘未了重缫丝,此际⽥家思欲焚。

郎畈春耕
(明)贺守约
野⽥万顷尚荒凉,此地曾经⼏战场。

喜遇国朝开泰运,⼀犁春⾬乐耕桑。

郎畈春耕
(明)李逢阳
千载城隍迹已荒,空余残址对斜阳。

英雄事去翻成古,阡陌名存尚属郎。

春⽔稼肥⽥畈喜,夏畦⼈病麦秋忙。

吾胞幸值承平⽇,歌舞年年乐未央。

郎畈春耕
(明)蔡光
长畴春雪霁,千顷草烟平。

林鸟因风媚,⼭花映⽔明。

可能真遂隐,应得耦为耕。

绿暗如云柳,分阴绕故城。

淮上即书寄⼴陵亲故(唐)韦应物
前⾈已渺渺,欲渡谁相待?秋⼭起暮钟,楚⾬连沧海。

风波离思远,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江南,⼴陵何处在?
淮上别范⼤
(唐)钱起
悲风陨凉叶,送归怨南楚。

穷年将别离,⼨晷申宴语。

长淮流不尽,征擢忽复举。

碧落半愁云,黄鹤时顾侣。

游宦且未达,前途各修阻。

分袂⼀相嗟,良⾠更何许?
过淮
(宋)苏轼
朝离新息县,初乱⼀⽔碧。

暮宿淮南村,已渡千⼭⾚。

尘鼯号古戍,雾⾬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象云梦泽。

吾⽣如寄⽿,初不择所适。

但存鱼与稻,⽣理已⾃毕。

独喜⼩⼉⼦,少⼩事安逸。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

便应与晤语,何⽌寄衰疾!
正⽉雪中过淮谒客回作(⼆⾸)
(宋)苏轼

⼗⾥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峰。

从来修⽉⼿,合在⼴寒宫。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防清。

霁雾开寒⾕,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残灯⽕,船窗夜⾃明。

渡准
(宋)苏轼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皎皎初⽇光,照耀草⽊新。

横林度余碧,迭嶂开嶙峋。

移桡失向背,烟波浩⽆垠。

⼉童相擢歌,余⼼亦欣欣。

轻帆互相逾,画鹢映流津。

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

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
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

四顾天地⿊,孤⾈恐漂沦。

新息渡淮
(宋)黄庭坚
京尘⽆处可轩眉,照⾯淮滨喜⾃知。

风⾥麦苗连地起,⾬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厌别离。

落⽇江东采蘋去,长歌柳珲洞庭诗。

频酌淮河⽔
(宋)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

东南⽔多咸,不如此⽔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淮上偶成
(元)马祖常
出京不寄⼊京书,淮⽔南边有旧居。

官⽐马曹过骑省,⽂因狗监愧相如。

西岩仙居终来凤,东⾕汤泉亦戏鱼。

岂是⾼情能放逸,⼭中萝桂正扶疏。

渡淮
(明)何景明
津⼝风翻斾,春阴郁未开。

淮流冲古岸,沙店倚长台,
鸟向平芜下,⼈随返映回。

未忘⾈楫兴,临路独迟徊。

淮渎千帆
(明)⽜应元
渺漫长淮⽔,纡潆汇万流。

遥涵桐柏⽉,直下海门秋。

⽟帛连城萃,桑⿇夹岸稠。

云帆千⾥集,络绎⾩通⾈。

淮渎清澜
(明)李逢阳
桐柏⼭头混混流,⼈间爵秩视封侯。

朝宗东下三千⾥,泽物功存⼗⼆州。

雪浪暗随潮俱涨,⾦浪晴共⽇光浮。

天洪秀发真⼈出,圣圣相承亿万秋。

(明)刘悫
桃浪来何急!奔湍涨晓清。

烟迷垂柳弱,雁度远沙轻。

鸥鹭乘春兴,渔蓑趁晚晴。

岸云堆迭嶂,会傍碧岑⽣。

淮流新涨
(明)李赓铭
桃花淮⽔上,新涨逐波流。

草荒⽆⼈境,春⾹野岸幽。

看云祛幻妄,听鸟说沤浮。

暝⾊归樵影,时时古渡头。

淮⽔
(明)孙⼦起
淮⽔分桐柏,依城⽇夜流。

春来千涨集,晚去⼀帆幽。

鹤倦排云下,鸥闲狎浪游。

野怀⽆可寄,取醉卧沙头。

淮⽔
(明)张璇
昨夜天边宿⾬收,长淮春⽔拍天浮。

层层远送桃花浪,细细⾹分杜若洲。

鸥鹭往来常⾃适,鱼龙变化暂随流。

发源已有朝宗势,不到沧溟志不休。

泛⾈渡淮
(明)吴孳昌
鸡将余曙促匆匆,⾛马长堤柳外风。

缆影摇波穿彩鹢,帆纹蹙浪乱胭虹。

星沾乌榜⾐初湿,霜落渔⾈⽕不红。

谁信武陵源遂失?溪花流⽔即仙翁。

淮河秋涨
(清)黄约
淮⽔乘秋发,汤汤裂地来。

势摧浮⼷动,声激⽊陵回。

⽇⽉乘虚侵,鼋鼍喷巨雷。

临流思涉利,⿎楫⼏徘徊。

夜⽉泛淮
(清)何朝宗
波光潋滟⽊兰横,⽃酒堪追⾚壁情。

天际星摇潭⽔动,樽前⼈寄⽟⼭清。

钟敲野寺千林韵,⽉漾长淮⼀派明。

满载风光归棹缓,鸬鹚稳睡不须惊。

渡淮
征车落⽇渡长淮,渐渐乡⾳⼊⽿来。

对⾯⼭容迎我笑,想因识得故⼈回。

钓鱼台
(明)王纳⾔
⾼台俯双流,累累蹲怪⽯。

维昔孟参军,羁迟抗逸迹。

溯洄控上游,野旷展瑶席,
遥见蛟鳄从,讵直鱼虾啧。

⿎浪百鳞翻,玻璃万顷碧。

垂竿忘世机,坐对烟岚⼣。

仰天长叫啸,坐矶忘今昔。

俨逝渭川湍,忽瞻严陵舄。

龙⼭⾃峨峨,⾼陵何寂寂!
云中⼊蓬岛,⽉下泛⾚壁。

眷兹倒壶觞,畅怡⽆间隔。

披蓑⼀⽔涯,笑傲乾坤窄。

同何宗伯登钓鱼台
(明)王延世
赫曦启初伏,澄霁及上浣。

哲匠眷良⾠,⽅⾈浮流衍。

解组临洪波,鸣笳应重巘。

远性屡⾃适,胜情时复展。

渐与连嶂近,更感澂潭转。

渊深信难测,崖倾岂辞践。

乱淙既滴沥,侧径复纡蹇。

俯眺荒林平,仰挹飞流浅。

云霞互兴没,洲渚迟回缅。

赏⼼事有极,葆性理⽆辩。

忘怀寄微尚,嚣尘⾃兹远。

登钓鱼台五⾸
(明)何景明

野阔穷秋出,云寒望未开。

万峰遥驻马,残⽇更登台。

⽔落鱼龙蛰,沙空雁鹜来。

孤怀对摇落,吟罢有余哀。


岁晏荒台上,孤⾼望不穷。

乱⼭浮落⽇,远⽔抱寒空。

野鹜时亲客,江鸿晚避风。

终期谢城市,来此伴渔翁。


出郭冬初暮,登台⽇已曛。

碧潭寒吐⽉,孤嶂晚⽣云。

名姓嫌⼈识,悲歌欲⾃闻。

沙鸥莫飞去,应共尔为群。


古⼈栖隐地,今⽇我重来。

寂寞千⼭⾥,烟波万古台。

岩寒苍桂落,沙晚⽩鸥回。

慨慷⽆⼈测,长歌不放怀。


薄暮登台罢,云⼭兴不忘。

门⼈携酒⾄,⽇落更传觞。

⼀⽔星河渺,孤烟岛屿长。

不愁归路晚,明⽉在浪沧。

登钓鱼台
(明)赵南星
⾬后⽔增波,兰⾈⼊芰荷。

鸥随渔⼦渡,笛杂榜⼈歌。

巨⽯中流见,青林夹岸过。

看⼭情未已,忽觉暮云多。

孟嘉钓鱼台
(清)钱时雍
⽯龙底双流,奔湍⽆⽇夜。

何年孟参军,垂钓寄休暇?
眷景惬情深,忘机随物化。

永谢世途嘲,宁邀俗⼠驾?
竭来岸⼦帻,览古⽣叹咤。

寂寞⼭烟空,飞流穿⽯罅。

光⼭道中
——治平四年赴叶县作
(宋)黄庭坚
客⼦空知⾏路难,中⽥耕者⾃⾼闲。

柳条莺啭清阴⾥,楸树蝉嘶翠带间。

幻想百年随逝⽔,劳歌⼀曲对青⼭。

出门捧檄羞闲友,归寿吾亲得解颜。

书黁公诗后并引
(宋)苏轼
过加禄镇南⼆⼗五⾥⼤许店,休马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

”其后题云:“滏⽔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死于熙宁⼗年。

既死,⼈有见之者。

”宗详⾔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曲。

寿逾两甲⼦,⽓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毫,锁⾻埋青⽟。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洗凡眼⾁”。

梅花⼆⾸(光⼭度岭作)
(宋)苏轼
(⼀)
春来幽⾕⽔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夜东风吹⽯裂,半随飞雪渡关⼭。

(⼆)
何⼈把酒慰深幽?开⾃⽆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晓发光⼭驿
(元)傅汝砺
长淮南望楚云多,晓发⼜逾官渡河。

昨夜⼭⽥春⾬⾜,征途缓听插秧歌。

龙泉寺
(元)程兰
寺额匾龙泉,于兹⼏百年。

远⼭晴列画,流⽔夜鸣弦。

低树齐僧阁,天花⾬法筵。

偷闲消世虑,来就上⽅眠。

龙泉寺
(明)唐顺之
宝地风尘绝,琳宫⽇⽉偏。

雁来还绕塔,龙去向流泉。

户⾥天花落,空中梵乐传。

远公休禁酒,客醉欲逃禅。

寨河晚渡
(明)黄尚质
古道通南楚,归⼈晚渡津。

⽇斜樯影动,烟暝橹声频。

柳外传渔⽕,花边伫客轮。

可怜淮上⽉,犹有未归⼈。

寨河晚渡
(清)邵光荫
驿路遥分楚⾊余,轻⾈问渡⼣阳初。

长堤送绿环村舍,垂柳因风拂使车。

北去河声临暮急,南来⼭⾊带寒疏。

还怜京洛思归客,霜满征裘忆旧庐。

寨河道中
(清)张淮
春光骀宕⾬初晴,处处和风送晓⾏。

村树迷离开画谱,溪⽥⾼下落棋枰。

浮⼭远见层峦合,潢⽔斜分⼀派明。

更喜⽼农⽣计早,短蓑横笠带烟耕。

寨河
(清)钱时雍
寨河《⽔经》之壑⽔,导源黄茅为清流。

⽩沙别⾃⼊官渡,⼆源南北风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