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人民版课件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课时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 进行内心的反省
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即时体验』
1.(2019·福建宁德模拟)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 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 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 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 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②发展
时间 北宋
词人 柳永
特点 以切身的感受,__清__浅__婉__约__的语言,白描的笔法,叙写都市的 繁华和悲欢离合
苏轼 打破诗与词的界限,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_李__清__照___ 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南宋
__豪__放__词__派__的集大成者——作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
辛弃疾
探究1 宋明理学的兴起 『考题例证』
【典例】 (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
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答案 D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宋明理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宋明理学对先秦 点评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 的哲学体系”信息,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体现出思辨化的特点,故 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A项特点,且理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并未强调个性 解放为本,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不是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理学的发展,D项错误。
元曲≠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 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史论归纳] 理学的世俗化 (1)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将儒家的伦理 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 (2)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 体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加以通俗化、普及化,构建 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
答案 C
2.(2019·河南平顶山模拟)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
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
(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_天__理___”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 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①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 ②邵雍: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解释人类命运。 (3)代表③ 宗旨张和载精:神开。创理学中的“__气__学___”一派,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 ④“二程”: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天__理___”,其核心 是“仁”。
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解答关键注意理解说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迁移 审题
对比先秦儒学思想主张判断。
解题
理解宋明理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 的内涵,可知宋明理学家继承孟 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展,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 气质之性恶,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选D项。
『史论链接』 角度1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加强的需要;宋元科技文化繁荣,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运用图文史料,解读实证理学主张、特点及影响;从考古实物、历史史料中实证宋元科技 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宋词、元曲、宋元绘画等文化所反 映的时代特征及影响。 从宋明理学的客观积极性角度,理解理学对中华民族群体性格与个人意志、性格塑造的影 响,培养个人斗志及爱国民族情怀。
考点一 宋元时期的思想
1.理学的创立
① ②东 魏汉 晋末 时年 期, ,儒__道_学_教_的_和_权_佛_威_教_性__被的严广重泛削传弱播。,儒学的统治地位 进一步被削弱。 (1)背景③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_复__兴__儒__学____的主张 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 ④北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掀起 _儒__学__复__兴___运动。
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 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 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 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3)印刷术② 印外 刷传 品: ,由 145_波0_年_斯_前 _传后到,西德方国,出1现4世金纪属欧活洲字出。现木版雕印的
③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
_文__艺__复__兴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书法
①宋元书法艺术风格多样。 (1)特点②楷书、草书流行,书法名家辈出。
的终极源泉;③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①道的价值内涵是“__三__纲__五__常__”;②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社会政治理论 “___正__君__心___”
(3)朱熹的地位及影响 ①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②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__官__方__正__统__儒__学__,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起了重要作用。
③“宋四家”倡导有意无法,追求书法个性。 (2)代表① ②北 元宋 代: :苏 赵轼 孟、黄创庭赵坚体、。米芾、蔡襄,以行书名世。
3.绘画 (1)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2)北宋张择端的《_清__明__上__河__图____》是描绘城市市民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
4.文学成就 (1)宋词 ①特点:由民间流行的_长__短__句__歌__词___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 一。
性风格
(2)元曲
a.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 ①构成诗 b.元歌杂体剧裁:,融包合括宋_小_金_令_以__来和各套种曲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
的戏剧形式。 ②名家名剧:_关__汉__卿____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③兴盛原因ab..早统期治市阶民级阶宴层乐的的壮需大要。。
(1)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体现 世俗化。
角度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性 地位 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 内容 是儒家伦理道德 本质 都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 影响 用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与影响 (1)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 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2)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 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史者论点] 儒学与科技发展关系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 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 释和推广。
3.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开创心学 (1)主张① ②核 主心 张命 “_发_题_明_是_本_“__心心____即__”_理,__也作__为”,自意己思安是身本立心命即的天准理则。。 ③剥落和扫除“物欲”和“意见”。 (2)影响:_心__学___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 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延伸] 宋词繁荣的原因 (1)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 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3)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更能用词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史料论点] 宋词的特点 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 它(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 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核心论点:古代儒学束缚人性,反对对科学探究,阻碍了科技的创新与发 展。
[辨析比较] 宋代的山水画和风俗画 (1)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2)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 现了许多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课时3 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纲考点 素养解读
宋明理学与 (1)宋元儒学的转型与嬗变——理学的形成。(2)四大发明的发展与成熟。(3)宋元文学和戏
科技文化 时空观念
曲艺术的发展。 链接先秦及明清时期,从时空角度分析比较宋明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综合理 解儒学发展的地位及特点。
宋明理学是儒学成熟与定型的表现,表明儒学发展逐渐理论化、世俗化,适应了君主专制 历史解释
2.理学的成熟 (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__理__学__体__系__。 (2)概况
类别
内容
理气论 修养论
①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②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 气;③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_太__极___” ①教育要“慎思明辨,__格__物__致__知___”;②“_仁___”是一切道德价值
角度3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歧之处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 思想内 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
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 容 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
和简易性
“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 “发明本心”,即认为良知就是
修养方 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 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核心观点:宋词娱乐性强,更加平民化、世俗化,促进了词的繁荣。
[史学争论] 宋代是否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一种观点认为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依据是:经济方面:商品经济 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海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 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 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 (2)另一种观点不赞成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认为宋代虽然商品 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 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
[史料论点] 理学的成熟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 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理学将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与人的个人欲望需求(人欲)对立起来, 从封建伦理道德角度扼杀人性,儒学发展走向成熟。
①发明: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②使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武器。 (2)火药③ 至世 外界 传各 :地在。12、13世纪,首先传入_阿__拉__伯__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 ④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 了条件。
①发展:宋代毕__昇___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 又发明转轮排字盘。
——史学家侯外庐、邱汉生
考点二 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 1.四大发明的成熟与外传
①应用:_北__宋____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__阿__拉__伯____, (1)指南针然后再传入欧洲。 ③意义: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 哥__伦__布___发现美洲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