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条件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管条件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影
响因素及防控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在逐步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我国监狱医疗防疫的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也有较大提高,但与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期望值还有一定的距离。
按照建设“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监狱运行机制要求,正确认识当前监狱医疗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弊病,探索和创新发展监管条件下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是重要又迫切的现实任务。
关键词:监狱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对策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艰巨任务。
而监狱又是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刑罪犯与社会人员同样具有合法的生命健康权。
《监狱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监狱应当设立医疗机构和生活、卫生设施,建立罪犯生活、卫生制度,罪犯的医疗保健列入监狱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计划。
”监狱的职责包括着负责监狱罪犯的教育、生活卫生、医疗防疫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监狱医疗和防疫工作与监管秩序稳定、政治社会安宁密切相关。
尤其监管条件下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其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我们应把其当作一件重要的执法内容来对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罪犯的医疗保障水平。
1.主要影响因素
1.1医疗和防疫经费不足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新时期,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花费不断提高,而罪犯的生命健康权的保障要求和医疗花费也同样不断提高,但目前财政上予以监狱医疗上的经费支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状,很多监狱仍然按照罪犯每月人均10元左右的保准执行,罪犯实际医疗经费明显相对不足,另外,有限的医疗经费也基本用到了罪犯患病后的诊断与治疗上,在疾病的预防方面,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控方面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1.2监狱医疗防疫人才不足
监狱医院的医疗人员相当一部分学历较低,或者毕业即到监狱医院工作,医疗临床经验匮乏,加上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特别缺乏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人才。
目前绝大多数监狱单位都把医疗干警列为管教执法类进行考核管理,放松了对他们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忽略医疗人才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1.3监管场所的特殊性
多数监狱服刑的罪犯无论劳动还是居住都过度集中,罪犯为部分疾病高发人群,各种传染病极容易在狱内发生流行,结核病、肝炎、性病、艾滋病的发病比例也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部分监狱设施老化,劳动车间空气流通差,人口密度极高,对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防控更是难上加难。
1.4服刑人员自身原因
监狱目前服刑罪犯人员不断增多,造成老弱病罪犯比例
逐年提高。
罪犯普遍营养相对较差,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对传染病知识了解不足等等原因,使得罪犯身体素质偏低,防病抗病能力下降,直接导致传染病发病率增高。
另外,个别罪犯犯罪后情绪低落,对社会不满,消极改造,患病后不配合监狱医院治疗,给疾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困难。
1.5病犯、家属、社会期望值过高
随着罪犯权益的保护愈来愈受到重视,也开始有部分罪犯及其亲属对监狱医院的医疗过程提出这样和那样的要求,有的对监狱医院的医疗持怀疑的态度。
然而罪犯的医疗经费十分有限,应给予的人道主义基本医疗与监狱必须包治百病的现状矛盾凸现。
部分媒体不断报道监狱的负面影响,一旦有疫情发生,更是夸大渲染,对监狱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持否定态度,在舆论上监狱处于了极其不利地位,使得此项工作得不到正面宣传与健康发展。
1.6卫生制度管理职能淡化
《监狱法》虽然规定,罪犯的医疗卫生保健按属地原则列入监狱所在地区的卫生、防疫计划,而监狱系统内的行业卫生管理职能淡化,缺少专门的组织和技术力量指导,结果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
不少监狱医院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防控对策与建议
2.1规范管理
制定科学、规范的监狱防疫制度,以及严格的落实与实施措施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
对监狱医院门诊,住院部,传染病区要分别进行不同的规范化建设,对从业人员规范化
管理,做到罪犯患病就诊及时,治疗有效,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同时由于罪犯是在监狱接受刑事惩罚的这一根本性质以及刑罚的强制性特征,决定了罪犯疾病治疗与防疫也带有强制性的特征。
对罪犯疾病的诊治以及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属于监管改造的一部分。
对与罪犯的防疫制度的落实可采取与社会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对同性恋罪犯可采取严密监控,隔离关押,并与其考核分挂钩等强制措施,可杜绝艾滋病、性病等的传播。
2.2加大保障经费投入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
不断加大保障经费的投入,包括疾病诊治方面,疾病防疫方面,改善医疗设备方面以及医疗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着力提高医疗人员业务水平。
要把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当作一项长期战略来抓,要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不断掌握先进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特别是引进和培养传染病防控与治疗专门方面人才。
完善入监体检工作,将传染病防范于监狱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染源。
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
2.3改善监管条件
监管条件包括了罪犯的生活、劳动条件,饮食条件,改造环境等。
要着力改善监舍、劳动现场、卫生间的硬件水平,同时加强日常消毒防疫、加强通风换气,减少人员聚集密度,聚集时间等,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改善罪犯的饮食条件,可给予老弱病残犯一定的生活补助,或提供专门:病
号饭、营养餐等。
这样可改善罪犯的身体素质,提高其抗病能力,控制疾病的发病与传播,减少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2.4加大教育宣传
监狱要高度重视罪犯卫生防疫及疾病预防工作,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重点加强疾病的科普知识宣教工作,经常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讲座等宣传工具宣传有关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使罪犯养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2.5完善社会帮教工作
监狱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改造罪犯不仅是是监狱的责任,也同时需要社会、家庭的帮助与关怀,罪犯的生命健康也同时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监狱的日常工作中,加强社会帮教力度,邀请媒体前来狱内参观报道监狱的工作成效。
罪犯患病后以及狱内疫情的发生,要及时告知家属,发出书面病情告知书,寻求家属的情感与财力上的帮助,并将疫情发生后监狱所采取的积极有效工作透明化,使得社会对监狱工作的了解客观化。
2.6加强社会医疗合作
与社会医院、地方卫生防疫机构开展协作,建立网络医疗。
监狱要主动与所在地区卫生主管部门或医院联系,加强协作沟通,共同商讨罪犯的卫生、防疫计划。
可将监狱的传染病防控纳入所属地卫生防疫计划,统一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对于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监狱医院还可采用联合办医、联合会诊、专家门诊或远程网络医疗等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