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形成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问题形成的原因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五点
一、复杂的历史变迁
◆在汉代中国人便发现了南沙群岛,此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
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中均有记载。
元代,明代,清代,中国可能对南沙群岛行使了行政管辖,但是缺乏实质性的证据。
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 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 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 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上均显示了可能是南沙群岛的地区。
这一系列的历史材料证明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等九个岛屿,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岛生
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渔民强烈反抗,中国政府也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
◆1935年,中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
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
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
个,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
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在南海行使主权的表示,当时南海周边的其他国家并没有提出过异议。
◆1951年,美国在主持草拟、制定、召集《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西
沙和南沙群岛问题,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但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而南越在法国的支持下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两群岛的“权利”。
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这都是弱国无外交,如果有强悍的实力与坚固的国际地位那么就南海问题就不会开始。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不论哪个朝代或年代,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南沙,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二、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南海的问题的驱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了利益的诱惑,就有了矛盾的起源。
(一)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
中国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
蕴藏量约200亿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二)200多种高等植物生长在南海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
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
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
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
(三)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
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
(四)海鸟是可观资源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鸟类在这里繁衍生长。
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
海鸟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标本工艺品供观赏,是一种可观的资源。
(五)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南海群魔乱舞背后是利益纷争,不仅仅是大国角力,而且是日本军国主义构建反华圈的借口和工具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
1982 年4 月30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法的实施为确立新的海洋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漏洞百出,《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必须限制在“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 海里的界限”。
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更重要的是,在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就可以拥有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根据这一条,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四、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乘机侵入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
对大陆而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中国所有。
但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实力比较弱小,海洋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力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更谈不上在南海巡航。
从1974 年中越西沙海战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如此,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五、各方的态度
(一)、美国主张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方主张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他们想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题的面子。
制造中国恐怖论,抑制中国发展。
(二)越南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
虽然,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但是海上边界非常复杂。
越南想霸占所有岛屿,故而希望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又因为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就借助东盟的力量对抗。
加之,东盟不以自己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他又找了美国做靠山。
于是就有了邀美国军演。
(三)东盟国家“不需要美国”
东盟国家清楚,引美国参与南海问题,如同引狼入室,养虎为患。
除了越南,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的利益较小,甚至很多国家没有利益。
故大部分东盟国家不愿意对抗中国。
南海的几个岛礁,大部分是不能居住,且土地没什么利用价值。
主权只是个虚名,资源、利益才是真的。
所以,现阶段主要是捞利益,而不是去得罪中国。
(四)中国主张南海问题双边谈
我方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遇事双边谈判。
因为某个岛屿争端是中国和某个国家的争端,不是与东盟所有国家的争端。
反对国际化。
要解决南海问题,核心是解决与越南的海上领土矛盾。
南海争端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问题。
在南海战略博弈中,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被边缘化为“名义主权”,南海周边国家的反而成为“实际控制”。
目前,一些南海周边国家正在从“一国单独行动”向“多国集体协作”、从“实际控制”向“永久占有”转变。
如果中国不采取有力措施,在区域外大国的干预下,南海周边小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或许将已经侵占的“成果”永远窃为己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